美國的生技類股指數從二○○○年三月的高點,到現在已跌掉了近七成,尤其光是今年到現在就跌了五九%,不過在一片跌勢之中,大藥廠及生技藥物研發公司雖然也名列其中,卻沒有那些提供技術及資訊類的生技公司那麼嚴重。
時間往回走, 兩年前左右生技股之所以衝上高峰,主要是因為之前的 Amgen 及Genetech 兩家生技製藥公司成功推出新藥, 加上美歐生技製藥公司大量投入研發資金,到一九九五年至九八年之間開花結果,使得當時申請上市的各類藥品每年都有三百種以上,其中光是新藥每年也有一百種以上。
由於每種新藥標的都至少要經過三、五年的早期研發階段,才會嶄露頭角,研發時間與成本的投入,配合人類基因解碼,才造就了二○○○年時整個生技產業的樂觀氣氛。不過,從大放異彩的二○○○年到現在,新藥研發的數量大幅減少,今年上半年才只有四種新藥通過上市認證,而生技藥品更是少得可憐,從以往的每年約二十種,剩下三種。
從九五到九九年,很多快速篩選的新技術被開發出來,像基因晶片微陣列技術、蛋白質體的新技術等等,所以包括大藥廠、生技公司、學術界、分析師都對這些新技術抱有很高的期望,大家都認為運用這些新技術很快就會有新產品出來,甚至預期成長率應該有兩位數,約一五%的水準,不論是學術界的科學家,還是產業界的研發人員,也都「默認」了這樣的期望。
事實是,專家雖然知道這些技術的確比以前先進,但是卻沒有人真的用這些技術開發過新藥,也就是,這些技術能不能那麼快及準確,沒人知道。不過面對整個產業的樂觀氣氛已經被營造出來了,即使沒把握,但也沒有資料證明沒希望,大家也只能默認了。也因此二○○○年基因解碼公布前,在此樂觀預期之下,九八年股票開始飆漲。
針對這些帶動飆漲核心的新技術,市場投入資金,公司投入很多人力,大家預期可以因此加速新藥開發效率,應該在三、五年內就可以發展出一大堆新產品,但是五年很快就過了,事實卻證明並非如此。新技術所帶來的效率不但不如預期,甚至比以前成果更少, 追究原因,有人認為是因為 FDA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審查變得比較嚴格,也有人說是新藥臨床試驗失敗次數變多了。不論如何,不爭的結果是,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成績。
內行人看門道,難道主持這些計畫的大藥廠、生技公司內的學者,會不知道這些可能性嗎?我想他們早就比別人先知道。之所以今年大藥廠會出這麼多事,生技股會跌成這樣,其實肇因於一個很根本的問題。投資市場的預期太高,產業的期望太多,大家紛紛調高本益比之際,卻忽略了另一關鍵,那就是,較簡單的新藥標的早就被開發出來,剩下較複雜的疾病,都不是單一基因控制,或是一個單一機轉反映的,所以即使有先進的新技術,也無法快速解決,而即使新技術可以很快地縮小尋找的範圍,不過要選到最後的贏家藥品,還是得靠研發一步一步慢慢來,而無法依賴快速篩選。
不過大量運用這些新技術的結果,使得開發一種新藥的成本提高,成為十五年前的兩倍,平均要八億美元。營運成本高漲,原本預期的回收卻不見蹤影,一加一減之間,難怪大藥廠、生技公司壓力大增。在去年生技股開始下跌以前,以技術、知識為主的生技公司,多數還有二十幾美元的股價;一些純技術的公司,像是Incyte 等雖有一流的技術及能力,現在股價都只剩下個位數,相對來看, 目前股價能守在十元以上的公司,幾乎都是有產品正在開發中。
當市場氣氛好的時候,不少生技公司口袋滿滿,募資遠超過實際需求。股價大跌後產生一個奇特現象,就是公司握有的現金反而比市值來得高。雖然有些公司選擇將現金發還給股東,但大部分公司用來擴充其研發,大家都等著看這些公司能不能靠著充裕的現金,撐到公司宣稱價值的那一天為止,這也是為什麼Affmetrix 會宣布改變營運方向、Celera 換掉執行長的原因。
新發現不如預期,為了向市場交代,有些公司選擇策略性擴大產品線。公司明明知道該產品在新審查通過的機率不高, 是還是花大錢申請 FDA 認證以進行臨床實驗,大筆資源丟入無底洞,這些公司卻不在乎,重點是營造公司成長的氣氛,就當作是宣傳費,用臨時性的「假業績」來換股價絕對值得。
每一家生技公司在自家的網頁上都會公開旗下不同新藥的進度,有興趣的人可以上去瞧瞧,這五年來有些公司開發中的新藥洋洋灑灑的都有許多項,卻大都是幾年前就有的「庫存」,但為了讓投資者有成績可看,還是再投入一點研發,「撐場面」灌水的情況很普遍。
這些大藥廠及有錢的生技公司,表面上營造公司產品眾多的假象,私下卻相當清楚危機何在,只好以購併的手段來保持獲利,但是從以前的例子看起來,合併未必是好事,美國有經驗的機構投資人保守觀望,即使帳面樂觀,但是為什麼股價還是下跌?值得大家解讀。
有專家認為,在這波跌勢中,近三成的歐美生技公司將就此消失,雖然亞洲還有時差,不會很快就經歷這一段,但隨著歐美的生技公司開始承認現實,腳踏實地與投資者誠實溝通研發過程的成功及失敗機率,不敢漫天吹噓其技術及知識能力的無上價值。反觀台灣,本土的生技產業不但技術步伐比美國慢,而且台面上的生技公司,都還沒有成功商業化的產品,也就是說,如果美、歐這一次市場大調整後的慘痛教訓我們不警惕的話,將來台灣的生技公司能存留多少,那就得看投資者的容忍度而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