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無非就是看戲、看故事,即令是看新聞也不例外。不同的節目有不同的敘事方式,同樣是講故事,也因為方式之別,有了高下。
螢幕上的節目介紹的是位於倫敦的流浪動物之家,一隻隻有名有姓的貓犬,環繞各個身世的故事線穿梭來回,故事最後,方才被拾獲的癩皮狗渾身是傷,動物之家的員工準備好好整治,主持人說「欲知後情,下回分解」。母親一直讚歎:「我就是喜歡這種節目」,看著看著還拿自己家裡養著的、歷來出入家中的貓犬照片對照。陪伴一旁的我覺得好像重讀小時候慣念的讀者文摘||災難恰能惕勵人心、激揚人情,通篇讀完,深覺人間有溫情。
只是,從早到晚的動物頻道,加上晚上八點檔的韓劇,「要不要看看新聞?」我試著問,母親皺眉以對。電視新聞與報紙扮演的也是一樁樁故事,只是故事主角是本來理當出現在國會殿堂的立法委員。蜚短流長,故事線數線並行,一會兒立委辦公室、一會兒助理私宅;晚報上偌大的照片,左半邊是進駐辦公室的立委太太擋不住伸長了麥克風的記者們,狼狽地被擠逼在一角,低頭不語。欲知後情?看整點新聞就有了。今天錯過?明天繼續。故事的教訓是什麼?故事還沒完,教訓始終不清楚。
隨著媒體科技的發達(像是現場直播的技術〉 、新聞時段的增加,新聞專業人員持守的典範也有了變化。就以新聞報導為例,新聞報紙傳統的倒金字塔型新聞寫作方式,也曾是電視新聞報導的圭臬,主播簡短說明事件內容主旨,影像隨之,一如報紙首段直接點出人、事、時、地、物等主要新聞元素,其後資訊遞減;有人稱這種新聞報導傳統為「資訊傳統」,新聞旨在交代資訊。
相對於此, 「溝通傳統」( communication tradition 〉 強調的是播報者娓娓道來,整樁新聞引領觀眾身涉其中,讓觀眾難以自拔;其中一種手法就是記者走入故事,像個說書者似的在畫面之外就事情發展另加敘述;國外研究指出,連公共電視新聞也不例外,依循溝通模式的新聞報導大行其道。
但是,新聞不是只是一則漂亮的敘事;敘事涉及動機、意圖、幾種可能發展的選項(壞人何時何地被好人打敗?從旁協助的智者在敘事中要不要現身?〉 ,從這幾點觀之,新聞這文類就和動物星球頻道節目大大不同||事實未必整齊漂亮,而記者天職如果沒變,恐怕不應該以說故事者自居,因為觀眾除了對好故事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之外,資訊依舊重要。
歐洲有關新聞報導文體的研究大聲疾呼,不要大剌剌地宣稱說故事的時代來到,直將故事與新聞混為一談;這種因為解除管制、市場競爭、科技發展之後的轉向和研究新聞工作主旨之後有意識的決定不一樣;新聞可以是故事,但不是無的放矢,還直說這也是說故事的方式之一。
近來本地新聞中的主角都是影星,新聞裡他們的故事都不是戲。本地新聞與故事夾纏不清的原因還有報導文體以外的因素||從新聞「選角」開始,我們的媒體好像就已經著手寫劇本了;小人物是不入戲的。
還是動物星球頻道好看,不會大小眼,如果觀眾看得到的話。
(作者任教於政大新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