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前,迎廣只是一家資本額五百萬元的電腦外殼行銷商;十七年後,迎廣已是資本額四億二千萬元、一年賺一個資本額的電腦機殼製造商。
迎廣規模小、專攻組裝( Clone〕市場,成功避開委外代工( OEM〕拚價市場的策略,其以小搏大的能耐讓人刮目相看。去年,在 P4 機殼市場熱賣與成功開拓歐洲市場的情況下,迎廣營收三十一億餘元,每股稅前盈利達十二.八一元,創下公司成立以來新高,也連帶炒熱機殼類股身價。
歐美地區是全球主要的桌上型電腦市場,迎廣去年在該區的營業額成長率高達七二.二九%,是業績成長的主要來源。 一般而言,組裝與 OEM 市場互有消長,去年,歐美的組裝市場景氣好,產品品質不錯的迎廣也建立了穩固的品牌形象。歐美市場的消費者除了講究設計感,格外重視電磁波防護及機殼散熱性,迎廣的產品甚為符合市場需求。有同業說,「單價貴,還能搶單成功,迎廣產品的精緻度沒話說。」
此外,迎廣從研發到生產過程,隨時與客戶保持聯繫,提醒對方布局市場的時機;迎廣軟體研發部門也積極研發系統安全防護與警示軟體,方便操作人員使用,懂得用整體服務提高產品價值與利潤,也是迎廣的過人之處。不過,英誌與鴻海在 OEM 市場打得火熱,無暇顧及通路,也給了迎廣搶占歐美市場的時機。
近兩年,影響迎廣業績最深的莫過於和英特爾的合作。賴文賢說,英特爾是制定產品規格的市場領導者,每次研發新產品,就會問兩、三家廠商「有誰要跟?」跟著英特爾的代價是初期要砸下不少研發資金,新產品還要通過英特爾認證,過程通常得花上兩年,小廠商都不想跟,迎廣卻把握每次機會,賴文賢說,「賠本也得跟,然後再想辦法降低成本,英特爾有新計畫才會通知迎廣。」
曾與英特爾配合的業者表示,當初,迎廣為了追隨英特爾,嘗過不少苦頭。迎廣確實抓住了與英特爾做生意的訣竅「跟緊、卡位」。
縱使迎廣的經營績效亮麗, 組裝市場的生存空間日漸受到 OEM 市場擠壓是不爭的事實,高獲利時代不再,業者多靠管理與研發能力降低成本,為因應市場變化, 迎廣也積極轉型,一方面跨入 OEM 市場,一方面朝伺服器與機電整合市場發展。
賴文賢說,去年大陸電腦市場的成長幅度居全球之冠,但是迎廣在當地的成績是零。今年底前,迎廣蘇州廠即可完工量產電源供應器,未來將鎖定亞太與中南美地區的低階組裝市場。 同時,迎廣也將大舉跨入委外設計( ODM 〉 市場,與惠普、蘋果電腦等大廠合作。
有同業表示,大陸的抄襲風盛行,雖然機殼內部粗糙,但是設計花俏,價格是台製品的一半,迎廣或許第一年就能賺錢,但要站穩腳跟,仍舊得花上兩、三年。
迎廣科技小檔案
成立時間:1985年
員工數:381人
主要業務:電腦機殼及其零組件之設計、生產與銷售
近三年財務狀況
年度 2001 2000 1999
股本(億元) 4.22 3.5 1.98
營收(億元) 31.07 22.57 22.74
稅後純益(億元) 4.14 2.03 1.62
每股稅後純益(元) 9.81 4.83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