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研擬的六年國家建設計畫,將包含一項以改善數位落差、提升英語能力為主軸的大型人才培育計畫。四月時,這新聞上了報紙頭條,這不是「 數位落差」這議題第一回登上版面;近年來有關網際網路的鋪設、推行,在商業、文化、教育、傳播、娛樂、政府建設等各方面應用的新聞所在多有,直接以「 縮減接近、使用差距」為題的新聞也時有所聞,然而,這一兩年推廣、探討網際網路的新聞開始冠上「 數位落差」的議題。
大多數的新科技研究泰半聚焦在採納新科技早晚的問題上。 James Katz 與Philip Aspden 在一九九八年的論文中,提及在網際網路的(不)使用狀態上,有四種人值得注意||完全不知曉網際網路的人、知曉但是沒有使用網際網路的人、知曉而且使用網際網路的人,以及知曉與使用之後,卻不再繼續使用網際網路的人,也就是俗稱的網路中輟生( drop-outs )。
就年齡而言,當年的研究發現,前述四種人的年齡呈遞減狀態。完全不知道網路的人平均年齡大於知曉但未曾使用的人;知曉但未曾嘗試的人平均年齡大於知而此刻仍在使用網路的人;知曉且使用的人年齡大於曾使用網路而今下網、中輟的人的年齡。曾有研究者認為當今不知曉、不使用網際網路的銀髮族,代表的只是網路發展過程的必然現象。網路起於這一群人的暮年,銀髮族在了解、使用新科技時比不上年輕人,也是自然,這差距不值得憂慮;日後,待現今青壯年人口步入老年時,就不會再有所謂銀髮族的數位落差問題了。
美國的研究結果不然。就年齡而言,以使用狀態而分的四種人口中,年紀最輕的網路中輟生點出了原有的科技自然演化論的盲點||科技問世、發展,就算自有軌跡,使用者未必緊緊跟隨,這與生理年齡無關,不再使用、拒絕使用新科技的人,原因不在中輟者個人認知能力的低落。
Aspden 與 Katz 的分析指出,中輟生與使用者相較, 前者上網的知識與指導多半來自家人與朋友,他們缺乏如使用者一般正規的、來自學校傳授的學習使用際網路的經驗,這反映了教育程度較低,代表了缺乏整體了解科技、使用科技的知識與經驗,缺乏類似資本,日後無以為繼;對於這一類中輟生而言,政策修訂與持續教育可以補救數位落差。
研究調查中,中輟原因還包括了「 沒有興趣」||不因為設備匱乏、技術低落而離網,使用者對於網路世界中的資訊不感興趣,棄網而去。過去對這現象視而不見,呈現的是另一種科技迷思||對於特定年齡層、性別、族群、教育程度的使用者有一定的想像,所以,早期資訊上網只是將按照刻板印象量身定做的資訊罐頭打開,網際網路成了自助餐台,任君取用,卻沒想到顧客看到菜色,食欲不佳,日後拒絕往來。
他國數年前的研究,對於強力推廣網際網路的我們而言,還是饒有深意。現今推展的對象是以往缺乏自主使用媒體經驗的人,是上了網路卻敗興而回的人;公部門與教育單位碰上推展的瓶頸了,問題可能出在長久以來對於這樣能見度不高的人的設想。
(本文作者為政大新聞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