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前工務局長吳孟德因為無厘頭式答詢風格,而觸動到最敏感的省籍情結,躍上報紙頭版頭條新聞。不過,高雄市議會也不遑多讓,最近竟然首創全國之先,將新聞處裁撤掉,讓各界大開眼界,原來地方議會也可以這麼夠力,馬上同樣成為媒體關注焦點。這樁意外凸顯了高雄市議會「只要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的問政方法。
這次高雄市議會突然將新聞處裁撤事件,更是凸顯議會「無厘頭」作風,因為市府組織自治條例草案在議會討論多年,都是文化局有爭議,一讀時並沒有要裁撤新聞處,但是五月三日大會卻沒有多少討論過程,在短短二十分鐘內就動用表決讓新聞處出局,實在相當令人錯愕。
新聞處當然不是什麼神聖不可侵犯的單位,但是在越來越講究「城市行銷」的現代,城市形象與媒體運作的確是越來越不容忽視,行政院就算要裁併新聞局,也做了相當縝密的配套措施,包括在祕書處下增設新聞處,掌理輿情分析、政令宣導與政府資訊提供及聯繫等事項,並保留發言人室、國際事務處與資訊政策室,又增設獨立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且實施時程明訂九十三年五月二十日||下任總統就職日。
高雄市議會在決議裁撤新聞處之後,搬出中央也有意將新聞局裁撤作為說詞,強調新聞處沒有對口單位,所以沒有存在必要,這種理由似是而非,如果同理可證,市府組織應該全盤檢討,跟著中央部會編制來架構。
議會還聲明表示,「市府組織再造步調緩慢,常遷就現實,與小而美、小而強的政府落差頗大,精簡員額距離理想甚遠,市議會職司監督責任,自應審酌實情,對業務不多、功能不彰的部門做出存廢的決議,以孚市民對市政改革的期望。」這就更值得一一印證,因為政府說要組織再造,的確常遷就現實,但是議會也沒有「審酌實情」,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沒有針對朝野都有裁併共識的兵役處做處理,同樣是在人情攻勢下做順水人情。
另外,公教人力發展中心提升為公教局,都發處擴編為都發局、新設文化局、交通局及港務局,真正裁併的只有新聞處與國宅處,與合併法規會與訴願會為法制局,整體說來市府組織只有調整,而無精簡,相較原有編制,一級單位不減反增,而且只在極敏感的地方動刀。無怪乎,部分媒體直言,議會「對人不對事」的味道很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