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力量讓羅崑泉在二十六年前有了創業的動力,羅崑泉簡潔有力的回答說,全是「為了生計」、為了活下去。台中師範學校畢業的羅崑泉,三十年次,嘉義
中埔人,十八歲到國小教書,十九歲就當上學校的訓導主任。父母親早逝,留下四個弟弟由他一人扶養,當時最小的弟弟年僅六歲。
剛開始,日光燈的生意不好,羅崑泉只好拿手錶去台北車站前的當鋪典當,當時當鋪老闆要當給他五十元,但很有「風險」觀念的他卻只要當二十元,他拿著這二十元買了二十顆饅頭回家,隔天錢收進來,他就拿了二十元去當鋪把錶贖回來。
那時候,生活極為清苦,為了養活家人,每晚收攤回家的路上,羅崑泉會到菜市場買剩下的白菜及肉販不要的豬皮,回家煮給弟弟們吃。手錶及豬皮成為他創業過程中最深的記憶,至今他還將這支手錶留在身邊。
由於家庭工廠打擾到鄰居,有一天羅崑泉被鄰居檢舉未報流動戶口及逃漏稅,當天晚上被等在門口的警察捉去派出所,羅崑泉馬上打電話請輔大的總教官幫他解圍,但警察還是將他的逃漏稅紀錄移送稅捐處,不常上課的他這時突然想到上營業稅課時,曾經提過「肩挑負販,沿街叫賣免稅」,找到法源後,他寫了一封信給稅捐處,化解了這場漏稅風波。
不久前,羅崑泉在第一銀行北投溫泉的招待所看到了四十年前他們組裝的日光燈,這盞燈寫滿他年輕時創業的艱辛歷程,他相當興奮,立刻向一銀要求,把這盞要淘汰的日光燈搬回台中收藏。
如今他們五個兄弟都自己擁有了一片天,早在生產舉重片賺了錢之後分家,他當時各給每位弟弟四、五千萬元,要他們三分之一置產、三分之一留現金,另外的三分之一則拿去做生意。身為老大的羅崑泉還特別規定四個兄弟必須要做不同的行業,現在這四個弟弟也在不同領域中各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