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一向被視為「無冕王」,手上握的那支筆,足以左右一家企業或一個人的「生與死」,企業會因被媒體誇讚而受重視,也會因被媒體撻伐而受唾棄,企業主、政治人物等公眾人物,對記者可是又愛又恨。但是記者本身是「用腦思﹂」,對事物一向靈敏、思慮周密,加上接觸的層面又廣,是企業出身的人所欠缺的,因此許多企業主最愛重要記者,記者一職往往成了許多人往企業界發展的跳板。
投信業最愛挖記者,怡富尤其愛
記者行動力強、思路活潑、又熟悉媒體口味,最適合轉到業界擔任行銷企畫或是媒體公關,最愛找記者做行銷企畫的,首推金融證券業,其中又以最需要包裝形象的投信最愛挖角記者,像最近轉戰荷銀光華投信的行銷企業部協理蘇怡任,就是曾任職過工商時報、聯合晚報的資深記者。
今年經濟景氣不佳,連帶影響許多衝鋒陷陣記者的士氣,開始思考人生的方向,像蘇怡任這樣當了十多年的資深記者轉任投信業的,去年還有兩個,一位是怡富投信行銷企畫部經理鍾尚熹,另一個是 ING 安泰投顧的經理吳淑美, 而轉戰元大投信協理多年的馮垂青,也是出身於工商時報。
為什麼在做了十多年記者後想要轉業?成大中文系畢業的蘇怡任坦承,記者是一個相當自由、不求人的工作,但是卻又要二十四小時待命,除了沒有生活品質可言外,資深記者的社會地位也不高,更沒有辦法做生涯規畫,她不想一輩子如此,因此決定轉業。到了荷銀光華近一個月,蘇怡任深覺,投信產業的感覺踏實多了!
其實,怡富投信最愛記者,更是挖角記者的「鼻祖」,怡富投信副總王鴻嬪、投顧副總李哲宏都是媒體出身,今年又陸續加入聯合報楊啟倫、經濟日報黃登榆與邱可君、台灣時報謝逸文等人。受怡富的影響,許多投信都愛用「記者」,像國際投信就在去年初發給線上記者一封電子郵件,公開徵求記者投靠投信業。
盧正昕、張鍾濮、沈慶京、黃崇仁身旁都有「無冕王」
其次,當過記者的人有不少被挖角擔任特別助理一職,陪在企業主身旁負責運籌帷幄的工作,也是許多金融證券界與科技界老闆的最愛,像華信銀行董事長盧正昕就找來前《今周刊》總編輯蔡致中擔任特助一職、盛華投信董事長張鍾濮特助則是前工商時報證券組記者莊經邦,還有一種企業主愛用證券記者,像曾有股市四大天王之稱的「威京小沈」沈慶京,當然記者也愛跟他學些股市賺錢門道,互得其利。
至於跑到科技界擔任特助的有前資訊傳真總編輯譚仲民擔任力晶董事長、也是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黃崇仁的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前工商時報科技組副組長劉在武在去年選擇擔任宏達國際的總經理特助、智冠總經理王俊博也找了前工商時報記者林盛隆擔任特助、擔任聯強杜書伍特助的是幫聯強出過書的前工商時報記者郭晉彰,《財訊》月刊前副總副編輯周國偉也到台灣固網旗下的台灣黃頁任副總經理,前《時報周刊》總編輯楊人凱日前也轉到鴻海任基金會執行長去了。
「學而優則仕」,有些記者跑新聞跑出心得,也認識了不少企業家,乾脆一起投資創業,如前中國時報記者、元大證券自營部經理李正霖創立嘉實資訊、數博網創辦人彭文正是前台視記者、前經濟日報記者江鎮林也去辦了典匠資訊公司。
陳正宇賣蚵仔麵線賺錢比當記者多
有些記者不愛金融與科技,反而投身「傳統產業」去,像前聯合晚報證券組記者徐永玉開了老師傅修鞋連鎖店,但因為受到去年景氣低迷的影響,「老師傅」不斷縮小經營規模,目前只剩一家總店;而經濟日報記者陳正宇則在台北市南京東路衣蝶百貨公司旁,賣起蚵仔麵線來,賺的錢比當記者多。
政治也是記者轉業的最佳選擇,像過去立委林慶安、盧秀燕都是記者出身,最近台聯黨也在新竹市推出一位具有「知性美」的女記者||自由時報跑園區記者李妍慧參選市議員,中國時報撰述委員李建榮、 聯合報政治組召集人陳鳳馨、TVBS 記者周守訓、聯合報謝公秉也都陸續投入國民黨、親民黨麾下。
既然要不斷報導資訊給大眾了解,記者本身就要不斷吸收新知,因此大學的 EMBA 也成了記者進修的管道,如《今周刊》主編蔡玉真、《商周》總編輯王文靜、等人都分別考進台大與政大 EMBA 就讀,畢竟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記者確實是轉戰企業的最好跳板,但是記者與受訪者的關係相當矛盾,如何拿捏可就得各憑本事。記者為了提升自己、不斷更上層樓,投身企業或政治,當然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