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二十日, 由聯合報系投資的《 Biung 》數位求職周刊嗆聲問世,兩千萬元的促銷預算,看得人眼花撩亂,又在西門町玩起「喜從天降現金送」活動,大大打響知名度。
過去的經營模式確實有錯
業界不禁揣測:是《 Biung 》兩億元股本已「燒光」, 不得不向人力周報市場「認輸」, 還是捷運大餅實在夠「鮮美」,《 Biung 》聞香下馬,和早一步「卡位」捷運報的一○四人力銀行正面交鋒?
其實,這兩個疑問都「對」。 《 Biung 》這次轉型,由聯合報與報系所屬的人事線上( udnjob.com )接手,掌握百分之百的經營權,原來公司數位分類線上雖續存,但主要股東方正資訊,已將經營重心轉進大陸,預計未來在大陸發行類似的人力周報。
台灣部分,《 Biung 》雖未收掉,但轉型的動機,連接手《 Biung 》的聯合報廣告部經理袁士華都坦承:「過去的經營模式,確實有些錯誤之處。」也因此,今年六月,王文杉和多位高階主管經過會商,決定大踩煞車。
外界好奇,此番聯合報「認賠」多少錢,袁士華估計:「原來的硬、軟體設備,報社雖繼續承接,但粗估花掉的成本,少說也有五、六千萬元以上。」
《 Biung 》至少賠五、六千萬元
五、六千萬元,對聯合報王家來說,也許不是什麼太驚人的數字,但報業整體大環境不佳,時機歹歹,能省多省,王文杉懂得適時「停損」,相信也是報系同仁所樂見的。
事實上,打從剛開始,業界就鮮少人看好《 Biung 》的前景。 不是低估王家多年經營分類廣告的實力,而是早有前例證實,人力周報在台的市場,值得再三仔細評估。
去年,明碁集團轉投資的求才周刊《酷才周報》,出刊短短三個月就收攤,不僅賠上近一億元,整個經營團隊也搞得灰頭土臉。有前車之鑑擺在眼前,聯合報系依舊決議「出兵」,實在是因為在大台北地區的分類廣告市場,遠不敵中時報系。
只是,沒想到,有決心、有毅力,無奈市場就是不配合。袁士華明白地說:「以前的《 Biung 》,動輒數十頁,成本真的很高; 再加上同業競爭已演變到買一送十的局面,願意花錢在《 Biung 》上登廣告的廠商,比預期的還要少。」
終於認識到人力周報市場的真實面貌
認識到了人力周報市場的「真實面貌」,聯合報系又沒有完全退出市場競爭的理由,便轉向捷運族群。
改版後的《 Biung 》,十月二日全新出擊, 只有薄薄的十六頁,封面還是超級偶像 F4,採免費贈閱,袁士華興奮地說:「會鎖定年輕的上班族群, 光是這一期的廣告營收,就已超過營運成本。」
如果未來廣告情況達到理想,《 Biung 》就有可能回歸到收費模式。 「不過,這起碼得等半年以上, 才知道《 Biung 》在捷運線到底受不受歡迎,整個獲利來源對不對。」袁士華解釋。
《 Biung 》雖在捷運線發現了「新大陸」,但無可避免的, 勢必與一○四人力銀行有番激戰,才能拔得頭籌。眼看戰火煙硝四散,一○四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顯得老神在在,以自信的口氣說:「一○四早已是第一品牌,很少有人能超越。」
一○四的捷運報原和自立晚報合作,九月正式推出, 只領先《 Biung 》一個月而已,但隨著自立晚報的關門,一○四也正在考慮未來的競爭策略,「我們不是自己做,就是和最新的捷運報《風報》合作,總之,我們一定會繼續做下去。」楊基寬斬釘截鐵地說。
楊基寬十分樂見競爭者的加入,他不諱言,捷運是兵家必爭之地,但他也不禁懷疑:「捷運報的市場真的有那麼大嗎?」業界普遍存在一種心態,就是「別人做,我們怎麼可以不做?」在恐懼的態勢下,紛紛加入捷運報戰局。
楊基寬質疑捷運報市場胃納量
楊基寬建議同業,先勘察好市場情況,找到利基點,才適時切入。以一○四為例,和自立晚報的合作,從六月就試刊,有了充分準備,直到九月才正式對外宣布。
台灣失業率已屢創新高,截至八月,已寫下五.一七%的新紀錄。景氣差,工作機會少,人力網站的「人氣」也越來越淡。八月剛從五百萬元增資至一億元的一○四,每股增資只有十元,楊基寬笑笑說:「現在的時機不對,任何一種股價,不是自己吃虧,就是對方吃虧。」所以,全是員工自行認股,沒有法人介入。
關於今年營收,楊基寬不否認稍微受挫,「大約掉了一○%左右」,但他仍有信心,「年底前,每股盈餘達到五元,應沒有問題。」
至於人力周報的市場,在大陸行不行得通?業界仍持保留態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者就說:「大陸市場千變萬化,豈是派個先遣部隊停留半個月到一個月,就能掌握全局的?」
持有數位分類線上股權七○%的聯合報,對大陸新興市場興趣濃厚。袁士華說:「大陸雜誌採贈閱,非常明確地告訴廠商閱讀者的特性,只要鎖定上海的某一區塊,注意市場區隔,相信廣告量很快就會爆增出來。」
無論如何,人力市場是經濟表現的指標,市場越差,就要越懂得「保暖」,等寒冬一過,才有本錢迎接春天的來臨,在春之歌中大放異彩。
王文杉升任聯合報社長
撰文:盧燕俐
不少聯合報系員工恐怕還不知道,十一月一日,最新的人事命令一公布,原總管理處副總經理王文杉,就要接掌聯合報社長,打破聯合報創辦五十年來,王家人不任社長的慣例。
說來有些巧合,十月二日,中時報系歡度五十一周年社慶,創辦人余紀忠宣布退休,董事長一職由第二代余建新接棒,而九月十六日,才剛過完五十大壽的聯合報,竟也幾乎在同時,安排王文杉接手編務,等於正式宣告了第三代的勢力範圍正逐漸擴大中。
現年三十一歲的王文杉,被報系同仁暱稱為「小王子」,此次接任社長,最主要還是現任社長張作錦退休,基於「培植」與「磨練」,才讓王文杉盡早「出線」,速度之快,出乎業界的預料。
不少聯合報記者聽聞這個消息,第一個反應是:「這是真的嗎?」雖然有人擔心「小王子」可能不懂編務,但想到他身邊有那麼多年紀比他大上一、二十歲的「重臣」,也就不太擔心王文杉的「新手上路」。
一位主管則認為,依照王文杉過去和編輯台的互動,都是「請益」的時候多,甚至是自己親身走到編輯台來問問題,而不是隨便下個條子要人回應,「可見,他還是非常尊重專業。」
對於未來新工作的規畫,王文杉透過祕書客氣地表示:「新的人事命令尚未公布,不方便表達意見,等一切上了軌道,有新的想法,一定樂於和媒體聊聊。」
這次人事異動中,還包括了由世界日報社長簡武雄,接任總管理處副總經理,簡的遺缺由聯合報總經理林國泰調任,林的原職由聯合晚報總經理駱成接手,原聯合報廣告部經理袁士華,則出任聯合晚報總經理。
眾多調動中,以袁士華的升官速度最受矚目。袁士華還不滿四十歲,在聯合報系大多屬五十歲的「總經理」中,顯得特別突出。難得的是,袁士華沒有顯赫的學歷,靠著在業務上的驚人表現,近三年來,升官如坐雲霄飛車般,從民國八十八年升聯合報廣告部副理、八十九年升廣告部經理,如今再上一層。
袁士華和王文杉還有一段「革命情感」。當年,王文杉從美返台,先到基層學習,袁士華身為分類廣告外埠主管,整天帶著小王子到處學習,十年下來,兩人之間培養出的默契,非常人可比擬。
「王副總充分授權,且完全信任,不給我們任何壓力。」袁士華說,副總還鼓勵大家終身學習,所以,他才在工作之餘,以兩年拿到了淡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的學位。
王文杉跨足編務之後,聯合報會有什麼樣的嶄新面貌,新聞圈暨好奇又期待。且讓聯合報所呈現出的版面,來述說這個關於「王家第三代」經營報業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