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連動密切的台灣股市,受到美國事件影響連續重挫,對此,怡富投信董事長許立慶認為,投資人受到心理層面的壓力很大,超跌後,通常會補漲,但是否要追漲就要憑勇氣了,他認為大多數投資人都不適合追漲。
經歷過中共飛彈危機、亞洲金融風暴,許立慶面對突發性的事件自有一套因應之道。許立慶說,投資最不喜歡的就是不確定性,但是許多狀況都是突發的,一般他不會採取立即的行動,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去賣股票可能會遇到當時的最低價,事後往往都會反悔。
事件發生時,最先往往是心理的衝擊,之後就要考慮對產業的影響,再來做決策與調整。許立慶說,但要做調整並不是在三、五天就可以決定的,必須等到沉澱一段時間後,再看市場分析來做投資的調整。
許立慶相當重視風險分散,身處在證券業的他,會將工作風險與投資分開,在證券界十多年來,他從來沒有買過一張股票,只買基金,而且不買亞洲基金,因為他認為台灣是亞洲的一部分,台灣投資太多的高科技產業他也不碰,因為如此就達不到分散風險的原則,所以他大多是買歐洲或美洲基金來分散風險,或者是寧願留現金。
一般人都認為應該買自己最熟悉的東西,但許立慶的想法則是相反,他認為,投資就應該避開跟自己工作相關的股票,要避免雙重風險,他舉例說,保險公司不應該買航空或航運的股票,此次美國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保險公司要付巨額的理賠金,若再握航空股則損失將會相當慘重,另外,營建業者也不應該以房地產做為投資。
許立慶在資產配置上偏向保守,股票基金與債券基金(包括現金)通常都維持在五比五,一旦股市大漲,股票基金部位變大,他會適時調節部分資金到債券部位,相反的,股市大跌,他就會考慮進場買股票基金,以維持在股票與債券五成的比例。
先訂定股票與債券的比例後,再考慮產業,之後才決定貨幣,這是許立慶的投資方式。他認為在全球化的結果,產業別比區域重要,以美國此次為例,高科技股特別是空運股定會遭受重大打擊,但國防、能源相對就有支撐,所以很多事件都要看後面隱含的意義。而貨幣,則是要考慮在這個時刻,資金會往哪一個經濟體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