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產業快速變遷的時代,稍一不進步就會立即被淘汰,尤其在新經濟抬頭的今天,傳統產業如果不能在本業上有所突破與創新,不僅股價難看,連明天在哪裡都會顯得茫然,不知何去何從。
昌益、德利、大將、本盟、中福、久津與訊嘉等七檔傳統產業股,以前不是做紡織,就是搞房地產,在紡織淪為夕陽產業、房地產崩盤下,為了生存,他們開始尋找新出路。傳統產業轉型異常辛苦,但卻是一頁頁值得回味的詩章。
企業轉型說易行難,很多傳統產業大張旗鼓地進行轉型,但是卻因為始終無法擺脫傳統產業的舊思惟,最後落得鎩羽而歸的下場。相反地,一旦轉型成功,不僅能擺脫傳統產業的束縛,企業也將開啟新的生命力。兩年前,開始進行轉型的昌益開發科技,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一九九七年上櫃、一九九八年底才改上市的昌益開發科技,原來的名稱是昌益建設,是由楊玉輝、楊玉全兩兄弟於一九八八年集資兩千五百萬元成立的中小型建設公司。
養鴨人家出身的楊玉全
今年四十八歲、最近才冠上昌益榮譽董事長頭銜的楊玉全,出身在新竹鄉下農家,二十多年前以養鴨維生,為了讓自己親手養大的鴨子能賣個好價錢,他還曾經自己開著貨車,在高速公路上南北奔波。
全省跑透透,楊玉全見的世面也多了,軍中退伍之後,他看好台灣建築業的發展,於是轉入建築業,從基層工人開始做起。沒多久,他從小工人升格為小包商,開始承包營建工程,還兼做作土地買賣。
楊玉全活躍的範圍環繞在新竹縣、新竹市及苗栗縣一帶。在新竹科學園帶動下,新竹地區的發展相當快速,也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其中建築業是最大的獲利者。楊玉全投身建築業不到五年時間,他便與四哥合資兩千五百萬元成立昌益建設。
昌益建設主要推案地區以新竹市為主,楊玉全的經營策略就是精耕商圈,他在地方上建立相當深厚的人脈關係,因此可以用相當低廉的價格取得精華土地。
雙本業策略加入液晶玻璃業
而他又親力親為,自己管帳、自己監工,所以可以大幅降低營造成本達三成以上。成本低,售價就有競爭力,而楊玉全又很早就有建立品牌的概念,對於品質相當講究,昌益建設在新竹建立相當不錯的口碑。
新竹市成為科學城,昌益建設也獲得寬廣的成長空間,九八年昌益的資本額已成長到八億四千兩百萬元規模,並且取得證期會核准上櫃。
上櫃成功後,昌益建設馬上就開始準上市,九九年十二月,昌益正式掛牌上市,而引人注目的是,昌益建設在改為上市的同時,也提出「雙本業」的經營策略。
當時,營建業上市公司為了擺脫房市景氣低迷的束縛,紛紛提出雙本業訴求,如皇普建設與新世代科技簽約合作生產 CIS (接觸式影像感測器)、 龍邦建設轉投資國聯光電等。而楊玉全當時也宣布加入液晶玻璃的行列。
建築業轉型高科技產業,最常碰到的問題是人才與技術不容易取得,再加上經營者難以擺脫傳統產業的舊思惟,所以很難跨越門檻順利轉型,因此,大多數建商都採取比較取巧的方法,以資金轉投資方式介入高科技產業。
先拿兩億元投入LCD模組
但楊玉全認為,只以資金轉投資,事實上還是沒有脫離傳統產業,要做就要真槍實彈親自跳進去做,如此才能脫胎換骨,真正轉型成功。
另方面,前年九二一震災後,楊玉全體悟到,台灣房地產景氣的獲利空間愈來愈狹窄,再加上高達八五%的自有住宅率,未來市場的發展潛力已經變得十分有限。
因此,他認為昌益要繼續發展,一定要掌握到未來的大趨勢。經內部評估後,認為光電產業、生化科技及網際網路是主導未來的三大趨勢。由於長年在新竹市耕耘,楊玉全有朋友在做光電產業,有管道可以取得技術,市場也比較能掌握,因此他選擇投入光電產業, 九九年昌益對外宣示將進軍 STN-LCD (超扭轉向列液晶顯示器)市場。
二○○○年二月,董事會決議通過更改公司名稱為昌益科技開發公司。起初為了降低風險, 從比較低階的 LCD 模組開始切入,昌益董事兼總經理周樑鐘說:「投資的金額只有兩億多元,相當於一個小工地的規模,先試看看再說。」
而他又親力親為,自己管帳、自己監工,所以可以大幅降低營造成本達三成以上。成本低,售價就有競爭力,而楊玉全又很早就有建立品牌的概念,對於品質相當講究,昌益建設在新竹建立相當不錯的口碑。
新竹市成為科學城,昌益建設也獲得寬廣的成長空間,九八年昌益的資本額已成長到八億四千兩百萬元規模,並且取得證期會核准上櫃。
上櫃成功後,昌益建設馬上就開始準上市,九九年十二月,昌益正式掛牌上市,而引人注目的是,昌益建設在改為上市的同時,也提出「雙本業」的經營策略。
當時,營建業上市公司為了擺脫房市景氣低迷的束縛,紛紛提出雙本業訴求,如皇普建設與新世代科技簽約合作生產 CIS (接觸式影像感測器)、 龍邦建設轉投資國聯光電等。而楊玉全當時也宣布加入液晶玻璃的行列。
建築業轉型高科技產業,最常碰到的問題是人才與技術不容易取得,再加上經營者難以擺脫傳統產業的舊思惟,所以很難跨越門檻順利轉型,因此,大多數建商都採取比較取巧的方法,以資金轉投資方式介入高科技產業。
先拿兩億元投入LCD模組
但楊玉全認為,只以資金轉投資,事實上還是沒有脫離傳統產業,要做就要真槍實彈親自跳進去做,如此才能脫胎換骨,真正轉型成功。
另方面,前年九二一震災後,楊玉全體悟到,台灣房地產景氣的獲利空間愈來愈狹窄,再加上高達八五%的自有住宅率,未來市場的發展潛力已經變得十分有限。
因此,他認為昌益要繼續發展,一定要掌握到未來的大趨勢。經內部評估後,認為光電產業、生化科技及網際網路是主導未來的三大趨勢。由於長年在新竹市耕耘,楊玉全有朋友在做光電產業,有管道可以取得技術,市場也比較能掌握,因此他選擇投入光電產業, 九九年昌益對外宣示將進軍 STN-LCD (超扭轉向列液晶顯示器)市場。
二○○○年二月,董事會決議通過更改公司名稱為昌益科技開發公司。起初為了降低風險, 從比較低階的 LCD 模組開始切入,昌益董事兼總經理周樑鐘說:「投資的金額只有兩億多元,相當於一個小工地的規模,先試看看再說。」
被時間追著跑完成轉型
生產模組只是試金石,由於成績還不錯,小賺了七百多萬元,於是楊玉全緊接著開始建立自己的生產線及自行研發能力。建廠的第一選擇,當然是科學園區,可是竹科已經廠滿為患,土地成本又貴,因此昌益便遠離北台灣,來到南台灣高雄的臨廣工業區,設立生廠基地。
周樑鐘表示:「臨廣工業區的廠房成本便宜兩成以上,而高雄的人力成本也比北部便宜兩成」,因此在南台灣設廠可以降低不少成本壓力。
另外還有一個好處是,由於日本人投資成立以生產光電產品為主的日立電子,生產基地就設在高雄,二十多年來,也培植了不少高科技人才,因此昌益亟須的技術人才,也不虞匱乏,目前昌益電子事業部就有十幾位中階幹部來自高雄日立電子。
買廠地花掉三億元、向日本人買技術及生產設備花掉十億元、周邊設備花掉兩億元, 昌益投入總共十五億元的資金,終於建立屬於自己的 LCD 生產線,也成功研發核心組件「彩色濾光片」新產品,短短兩年間,昌益終於轉型成功。
周樑鐘說:「市場變化很快,稍一不慎就會被淘汰,昌益的轉型等於是在被時間追著跑的情況下完成的。」
生產模組只是試金石,由於成績還不錯,小賺了七百多萬元,於是楊玉全緊接著開始建立自己的生產線及自行研發能力。建廠的第一選擇,當然是科學園區,可是竹科已經廠滿為患,土地成本又貴,因此昌益便遠離北台灣,來到南台灣高雄的臨廣工業區,設立生廠基地。
周樑鐘表示:「臨廣工業區的廠房成本便宜兩成以上,而高雄的人力成本也比北部便宜兩成」,因此在南台灣設廠可以降低不少成本壓力。
另外還有一個好處是,由於日本人投資成立以生產光電產品為主的日立電子,生產基地就設在高雄,二十多年來,也培植了不少高科技人才,因此昌益亟須的技術人才,也不虞匱乏,目前昌益電子事業部就有十幾位中階幹部來自高雄日立電子。
買廠地花掉三億元、向日本人買技術及生產設備花掉十億元、周邊設備花掉兩億元, 昌益投入總共十五億元的資金,終於建立屬於自己的 LCD 生產線,也成功研發核心組件「彩色濾光片」新產品,短短兩年間,昌益終於轉型成功。
周樑鐘說:「市場變化很快,稍一不慎就會被淘汰,昌益的轉型等於是在被時間追著跑的情況下完成的。」
獲利能力勇奪上市營建公司寶座
周樑鐘表示:「昌益的生產線上下垂直整合得相當成功,又掌握核心技術,如切割及彩色濾光片等,因此不會受零件組供應廠的牽制,又可具有價格優勢,而且又配合客戶需求提供各種不同規格 size 的 LCD,所以相當具有競爭力。」目前,昌益正積極爭取國際客戶的 OEM 大額訂單。
在轉型過程中,昌益的營運表現在同業中顯得相當出色。去年,全年營收為三四.六七億元,稅前盈餘為五.四六億元,稅後淨利為四.九元,每股盈餘二.九元,為充實營運資金,今年董事會決議配發二.五元股利,其中股票一.五元、現金一元。昌益的獲利能力,勇奪上市營建公司的冠軍寶座。
今年度昌益公布的財務預測,營收目標為四二.三八億元,較去年成長二二.二%.稅前盈餘六.○二億元,年增率一四.二%,稅後淨利五.二三億元,每股盈餘為二.六一元,獲利能力又可望蟬聯第一名。
而今年一到四月,累積營業額已達一一.五億元,較去年同期的六.八億元大幅成長六九.八五%,並達全年財測的二七.二五%。
昌益轉型成功,接下來的目標是改掛電子類股。周樑鐘表示:「去年營建部分占整體營收的比率還有六成以上,今年將會降低到五○%以下。」他並透露,昌益營建事業今年將以出清土地及餘屋等存貨為主,如果順利,明年就不再推出新案,而營建占營收比重也會在一兩年內由目前的規模迅速降到零。
昌益的轉型,展現企業經營團隊的決心及毅力,只要掌握趨勢及方向,就義無反顧地去達成,才是不二法門,並能在極短時間內脫胎換骨成功,開闢出一條新的企業之路。
周樑鐘表示:「昌益的生產線上下垂直整合得相當成功,又掌握核心技術,如切割及彩色濾光片等,因此不會受零件組供應廠的牽制,又可具有價格優勢,而且又配合客戶需求提供各種不同規格 size 的 LCD,所以相當具有競爭力。」目前,昌益正積極爭取國際客戶的 OEM 大額訂單。
在轉型過程中,昌益的營運表現在同業中顯得相當出色。去年,全年營收為三四.六七億元,稅前盈餘為五.四六億元,稅後淨利為四.九元,每股盈餘二.九元,為充實營運資金,今年董事會決議配發二.五元股利,其中股票一.五元、現金一元。昌益的獲利能力,勇奪上市營建公司的冠軍寶座。
今年度昌益公布的財務預測,營收目標為四二.三八億元,較去年成長二二.二%.稅前盈餘六.○二億元,年增率一四.二%,稅後淨利五.二三億元,每股盈餘為二.六一元,獲利能力又可望蟬聯第一名。
而今年一到四月,累積營業額已達一一.五億元,較去年同期的六.八億元大幅成長六九.八五%,並達全年財測的二七.二五%。
昌益轉型成功,接下來的目標是改掛電子類股。周樑鐘表示:「去年營建部分占整體營收的比率還有六成以上,今年將會降低到五○%以下。」他並透露,昌益營建事業今年將以出清土地及餘屋等存貨為主,如果順利,明年就不再推出新案,而營建占營收比重也會在一兩年內由目前的規模迅速降到零。
昌益的轉型,展現企業經營團隊的決心及毅力,只要掌握趨勢及方向,就義無反顧地去達成,才是不二法門,並能在極短時間內脫胎換骨成功,開闢出一條新的企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