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中華電信VS.台灣大哥大 p. 24

中華電信VS.台灣大哥大 p. 24

中華電信國內自然人釋股九月六日正式登場,這件高達一百三十三萬張、一千三百多億元、堪稱國內上市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 IPO (初次上市)案, 未演先轟動,原本冷清的股市,也在大眾釋股之前,悄悄漲了起來,成交量衝到久違的千億元水準,似乎一點也不怕中華電信的超強吸金效應。

無獨有偶,不讓中華電信專美於前,台灣大哥大搶先在九月十九日掛牌上櫃,成為國內證券市場第一支電信股,台灣大哥大每股八十六元的掛牌價,和中華電信一○四元的承銷價,已經成為最佳的比較題材,有人認為台灣大哥大至少值百元以上,有人認為中華電信將來爆發力可觀而壓寶中華電信,這兩支電信股將會如何比價,外資又是如何看待這兩家公司(詳另文),都是股市的焦點。


唯有抓到清楚的目標 中華電信才能很快轉型


不過,沒有人會否認,以釋股的複雜程度來說,沒有一家公司比得上中華電信,從底價訂定,再引發副總經理李清江自殺、在電信事業將近四十年的董事長陳堯請辭,以及將來是否會引發資深員工的離職事件,加上強勢的工會,一件件突發事件,在在都影響國內外法人對中華電信的評價,時值中華電信國內自然人釋股、海外承銷商團名單公布,本刊特別訪問甫上任的中華電信董事長毛治國,及經營團隊,包括總經理呂學錦、副總經理張豐雄、謝俊明,詳細描繪中華電信的現狀及未來。

剛剛接掌中華電信十多天的董事長毛治國,一上台就面對員工街頭抗爭、國內法人競拍成績不理想、國內自然人的超級釋股大案、海外承銷商的選定等,無一不是國內、外法人、投資人睜大眼睛注目的焦點,毛治國接受本刊專訪時強調,他現在是一天當兩天在用,中華電信未來只要有很清楚的目標,螺絲鎖下去,競爭力很快就會出來。

毛治國說,他以前是搞運輸的,運輸業的目標很清楚,但是,電信業很複雜,因為它的基礎是科技,目標是移動的,所以,唯有抓到清楚的目標,中華電信才能很快轉型。

第一次法人釋股競價拍賣部分,並不熱烈,以至於競拍剩下的股份,必須拿到自然人釋股階段一起出售,針對這點,呂學錦也有看法。他說,這次法人競拍百分之三,相當於二億八千九百多萬股,等於二十八萬九千多張的量,若以一股一○四元來算的話,超過三百億元,這陣子股市的成交量約五、六百億元左右,所以在這種大環境下,能夠競標到六○三三件,合格標單金額總共有兩百七十七億元,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員工對三年集保興趣缺缺


另外,呂學錦也說,中華電信釋股案是在八十七年下旬審核完成,那時候的股市狀況很好,現在的指數約是當時的七折,所以三百億元的七折是二百一十多億元;其次,呂學錦不諱言地說,八月出現的意外事件,確實有影響到法人及投資者的心理,整體看來,這樣的成績,雖不滿意,但是可以接受。

事實上,造成國內龐大的釋股壓力在於立法院,當初規畫是散戶部分百分之六,海外百分之十九,結果案子送到立法院去就推翻了。以八十八年底指數在九千多點的環境來說,呂學錦和中華電信高層主管不斷詢問立法委員,請他們評估國內股市的胃納,結果,許多證券專業立委,當場推演的結果認為這釋股案絕對沒問題,沒想到現在大盤反轉直下,造成釋股重重壓力,連員工認購意願都十分低落。

中華電信在員工釋股部分,也比照中鋼模式,設計員工釋股優惠措施,只要股票存放集保三年後,員工平均每一股的成本約五十九元,但是,不少員工都是打算上市後有價差,立刻賣掉,落袋為安,對於三年集保的規定,興趣缺缺。

至於中華電信的最大優勢,毛治國和呂學錦不約而同地指向數據業務。毛治國說,新經濟的原則是大者恆大,目前 Hinet 是龍頭,也是唯一賺錢的 ISP 業者,爆發力還沒有完全發揮,未來這塊很重要,中華電信未來成長最快的將是數據業務,他認為 Hinet 要搶占至高點。

呂學錦認為, 網際網路公司真正賺錢的沒有幾家,但是 Hinet 的業務賺錢,未來將以 Hinet 為基礎,將網路寬頻化、高速化, 跟網路內容提供者合作,並且發展各式各樣的業務,現在已經跟國內前十大網站,包括奇摩、蕃薯藤等,幫他們作主機代管的業務。


民營化後呂學錦、張豐雄、謝俊明是一條龍


呂學錦說,在寬頻網路的基礎上,他們的方向是保留市話的業務,只是調整比率,但在非語音包含數據業務會蓬勃發展,因為根據美國一般的了解,照這樣的發展,每個人的通訊金額比以前大,台灣也是,中華電信要在這樣的成長空間裡面,盡量替客戶服務。

不過,一切的關鍵還是在於「民營化」,中華電信副總經理張豐雄斬釘截鐵地說:「民營化後,我們三個人(呂學錦、張豐雄、謝俊明)就是一條龍!」呂學錦也說:「民營化後可以讓我們做過去所不能做的事。」而且,他有信心,讓中華電信三萬五千名員工從公務員變成生意人。

呂學錦舉例說明,過去有幾個國內外的投資案,因礙於預算必須在兩年前就要編列,也就是說,假使現在決定要投資的話,必須要在兩年後才能拿到錢,才能正式參與投資,以致錯失很多機會,少賺很多錢。例如與宏碁合作的網際威信,他們一直到繳款截止日還拿不出錢來,只能請宏碁幫他們保留股票,該股票目前在未上市盤每股約三百元,當初決定投資時每股是十元。

另外,中華電信一、二年前提到立法院的三個轉投資案,只通過一個中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有一個沒被立院核准的案子是投資美國矽谷的網路公司,目前該公司已經在美國上市且股價翻了好幾番。

當初,中華電信要求立委讓他們成立投資公司,是希望在民營化之前就可以進行投資活動,但是公務員都不能兼民營公司的總經理,投資資金也必須要在兩年編列,現在已經在進行民營化,當初積極成立的投資公司變得沒有意義,電信事業變化快速,民營化對中華電信相當重要。


呂學錦下海拉生意


事實上,為了迎戰民營大哥大業者的花招,中華電信在民營化前,也開始積極布局,透過一連串的促銷,讓員工走到第一線,接觸產品,從八十五年改為公司組織開始,中華電信一步一步讓員工脫掉公務員的外衣。毛治國說,最近要求員工每人要拉到五支行動電話門號,結果,沒有想到,一天之內就進來了一萬支,連呂學錦本人回家打了幾通電話,就拉到十支。

呂學錦說,兩年前的一次促銷活動中,他到中部清水拜訪,發現有一位員工賣了上千支,還有員工到菜市場擺起了攤子賣門號。這次促銷活動,三個禮拜賣了三十萬支,把同業嚇壞了。透過這種活動,讓員工從公務員變成生意人。

張豐雄也說,中華電信員工有三萬五千人,如果每一個員工都是業務員,不得了,絕對是所向無敵,有哪一家公司能有這麼多業務員?現在的問題是公務員心態。

另外,過去中華電信都要求客戶必須帶身分證到中華電信營業處去驗證,現在反過來,只要一通電話,服務到家,派人到家裡裝機時,順便驗證,客戶不必到服務中心來。其次,在許多地方開辦夜間窗口,維修服務也延長到夜間九點鐘,和過去的服務態度比較起來,中華電信慢慢讓一般大眾覺得不一樣。

很多人不知道, 中華電信是台灣第一家率先改變收費方式的企業,與 7-Eleven結合,讓便利商店代收電話費,大大增加了民眾的方便。


脫光光給人家看


民營大哥大業者促銷花招頻傳,但是,中華電信卻受限於政府採購法,一百萬元以上必須公開招標,以最低的底價得標,但公開招標而來的手機可能會是顧客最不喜歡的,業者會拿倉底、過時的產品出來標售。所以,將來鬆綁以後,呂學錦說,要提供客戶終端設備的服務,包括電話機、手機、電腦,完整地提供整體全方位服務,所以有相當的成長及獲利的空間。

台灣人口只有兩千三百萬人,電信事業發展有極限,因此,許多外資認為,如果中華電信能夠跟海外市場連結,會加大未來的想像空間,針對這點,呂學錦認為,中華電信在美國矽谷、東京、香港、泰國等四處都設有辦事處做為據點,以了解當地的業務,目前規畫將矽谷與香港的據點改為公司,開始經營業務。

只有海纜在那邊登陸、有電路到那邊,等於是把中華電信的網路延伸到美國那邊落腳,現在就等法規及大環境成熟後,分公司就會成立。香港也是一樣,中華電信希望有機會進軍大陸,這部分需要政經條件的配合,大陸目前是中華電信最大的市場。

所有的國營事業民營化,碰到最大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尤其,中華電信工會龐大的勢力,讓外界感覺抱怨的聲音比較大,也是一個負面的因素。不過,中華電信高層認為,員工都很能配合,抱怨者是少數,中華電信的問題是促銷做得不夠多,呂學錦笑著說,現在中華電信就像是交通部長葉菊蘭講的,要「脫光光給人家看」。

中華電信員工平均年齡四十五歲,年資十多年,民營化後,會有些人退休,將來一定會引進一些年輕人,注入新血。最重要的,誠如張豐雄所說,民營化後,大家的年資都歸零,也都變年輕了。

延伸閱讀

葉倫提中國「產能過剩」衝擊南韓,台灣會被波及?謝金河示警:9石化廠「虧損8家」,幾十年來很罕見
葉倫提中國「產能過剩」衝擊南韓,台灣會被波及?謝金河示警:9石化廠「虧損8家」,幾十年來很罕見

2024-04-26

「沒ECFA台灣不會怎樣!」石化廠Q1幾乎賠錢,減關稅也沒用...謝金河看窮台策略:輝達有能力封鎖中國
「沒ECFA台灣不會怎樣!」石化廠Q1幾乎賠錢,減關稅也沒用...謝金河看窮台策略:輝達有能力封鎖中國

2024-06-02

台塑四寶股價頻新低,王文淵斥資百億拼AI,轉型之路容易嗎?謝金河:從台泥經驗看挑戰
台塑四寶股價頻新低,王文淵斥資百億拼AI,轉型之路容易嗎?謝金河:從台泥經驗看挑戰

2024-05-13

台化、台塑、南亞、台塑化...獲利悽慘還能存股?達人揭「台塑四寶地板價」,這檔CP值最高
台化、台塑、南亞、台塑化...獲利悽慘還能存股?達人揭「台塑四寶地板價」,這檔CP值最高

2023-08-01

台股2萬點攻防,公司市值大洗牌!盤點前10名台塑四寶只剩1家...謝金河:靠中國的產業一直往下
台股2萬點攻防,公司市值大洗牌!盤點前10名台塑四寶只剩1家...謝金河:靠中國的產業一直往下

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