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台北政壇關注的話題,除了宗教直航、兩岸關係跨黨派小組等政治性議題外,一向鮮少為人注意的香蕉,由於外銷受阻導致嚴重滯銷,淪落到餵牛地步,一時間,香蕉由乏人問津成了政客、民代熱心關切的焦點,整個台灣陷入了香蕉症候群,只差沒發動「吃香蕉救台灣運動」罷了。
香蕉,這個代表著農業台灣的產物,在早年台灣工業發展前,就如同今天的資產業一樣,對內,創造許多的就業機會,對外,更賺取龐大的外匯,而當時,台灣的代名詞,除了福爾摩莎之外,更博得香蕉王國的美稱。但曾幾何時,香蕉的風光不再,在生產成本持續不斷攀升下,最主要的外銷市場日本,終被菲律賓打敗,再加上內銷市場又極為有限,產銷嚴重失調下,終致產地價格每公斤狂跌至一元,連採收工資都不夠,蕉農只能無言地向上蒼抗議。
在香蕉之後,取代農產品而成為台灣對外出口的主力,則是加工業。在民國六、七十年代,台灣挾著低廉的勞工成本,成為人力加工的重鎮,無論是製鞋、織襪、編傘、成衣,打著 MADE IN TAIWAN 標籤的台灣加工成品,行銷全球各地,同樣地,創造了台灣無數就業機會,也讓台灣累積傲人的外匯存底。但正如同香蕉的命運一樣,台灣的傳統產業在風光一、二十年後,生產成本過高,國際競爭力盡失,內銷市場又不足以完全支撐產業的發展,終致產業被迫出走,勞工也走上街頭。
其實,從香蕉滯銷到傳統產業的沒落,都是同一個經濟成長模式下的命定結果在全球經濟分工模式下,每個人、每個國家,只能衡量自己的實力,找到最適合的角度切入,正如同台灣早年的蕉農與傳統產業,在國際經濟舞台上,均適時地找到自己的競爭利基,及時切入到市場。
當年盛極一時的台灣香蕉與傳統產業,如今都成了明日黃花,其關鍵因素,並不在於台灣的農業生產技術或工業生產技術是否落伍,更重要的因素在於,處於全球經濟的大轉輪中,每個人、每個國家所專擅的領域,均不停地演變,而每個人、每個國家也都應隨著時代的演變,調整自己的步伐,並適時找到最合宜的切入點切入,扮演好自己最勝任的角色。
當然,這並不意謂香蕉、傳統產業完全沒有存在的價值,只不過,無論是蕉農、傳統產業老闆,或是員工都要認清楚一個殘酷的事實,在外在環境已改變時,若不能就原有基礎找到新的利基與競爭力,勢將接受市場嚴酷的考驗,一味沉湎於昨日的輝煌,只會平添今日的怨懟。
在最近這十年來,台灣在資訊產業中找到取代香蕉、傳統產業的新生命力,而今,在資訊產業仍維持繁榮景象的同時,我們也察覺到,並非所有的台灣電子或資訊產業,都能維持幾年前的榮景與優勢,其他國家也逐步趕上台灣的腳步,講得更明白些,台灣許多科技產業也像傳統產業,同樣面臨產業競爭優勢日失的困境。在此同時,我們要深切地向已面臨競爭壓力的部分資訊產業提出呼籲,應抓住新一波的產業脈動及早做因應調整,千萬不要淪為香蕉、傳統產業後的下一個無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