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股市走勢幾乎是跟著美國股市而來,今年影響美國股市最大的因素就是葛林斯班打算調高利率,我們從美國股市最近的一些跡象,可以掌握今年台灣股市的發展。
這個現象告訴我們,美國資金從寬鬆開始轉緊,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將不是全面大漲的局面,高本益比的觀念也會面臨考驗,這種趨勢促使基金經理人開始尋找小型績優成長股票,這就是羅素二○○○指數開始上漲背後的動力。
美國股市的現象,對台灣股市的意義在哪裡?台灣會有什麼改變?談這點必須回到台灣競爭優勢,台灣真正的核心競爭優勢在哪裡?
荷蘭人來台灣統治的時候,原住民有一萬三千人左右,荷蘭人離開以後,原住民剩一萬兩千八百人,也就是荷蘭人統治台灣是殖民式的管理,沒有讓子女有未來,所以成長趨緩,可是,英國到印度去經營的時候,把制度留給印度,讓印度有文官制度、基礎建設,今天印度在各方面人才輩出,英國貢獻很大。
台灣兩大鳥巢在中部、南部
來看看台灣,日本人統治台灣也是學習英國方式管理台灣,來台灣以後,日本把最精華的製造技術留在台灣,在哪裡?在台灣的中部、南部,形成兩個特殊的鳥巢,留給台灣人以後,台灣 COPY 了日本模組製造技術,還學習了衛星都會區的複製,使得台灣最大的命脈集中在中部,中部地區所有衛星城市離母公司的通勤時間不會超過兩個小時,通勤距離不超過十九公里。
今天日本人成功的最原始製造技術植根在台灣,所有投資者在台灣看到新竹科學園區高科技這麼發展,是日本人留下的種苗。台灣往後上漲的動源在哪裡?從PC 到筆記型電腦,這個部分當初發酵的關鍵在這些尾端、零組件的廠商,成就了鴻海、台達電。
今天的鴻海、台達電已經跟日本的大商社一樣,成為電源供應路、連接器的系統廠商,基本上,商機再來的時候,這個族群往上漲的動能已經沒有了,因為它跟日本大商社一樣,已經變成一個部分而已。
尋找 OTC 裡的鴻海、台達電
PC 的成長往後不過兩千萬台,可是未來手機一年成長一億支,到二○○三年將近七.八億支,在一九九九年才一.八億支,台灣才生產兩百五十萬支,用這個邏輯來看,從 PC 到筆記型電腦,回到手機代工,誰能進入手機代工這個族群,開始翻版鴻海、台達電成長的軌跡,誰就是贏家。
我認為兩千年股票成長的來源在這個族群裡面,但是,它必須是純的,不是鴻海、台達電這個族群,因為連接器給的貢獻無法像早期鴻海、台達電一樣,已經質變了, 看趨勢,我一直很欣賞 Business Week 裡面報導,影響這個世紀的二十五位電子商務人員,亞洲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孫正義、一個是陳丕宏,陳丕宏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掌握未來的趨勢。
台灣兩千年最大的動力,不在手機代工方面,我看所有的分析,從來沒有提到Qualcomm 裡面的權利金有多大,今天手機代工,台灣絕對沒有辦法像 PC、Notebook 一樣,比韓國優勢,但是,只有零組件部分,是韓國沒有辦法跟台灣比的,這個族群已經在 OTC 裡面形成。
AOL 從「本夢比」回到「本益比」
AOL 和時代華納合併,仔細分析,是時代華納的董事長去當新公司的 CEO,而且合併之後新公司的總市值竟然比 AOL 低,現在問題來了,天上的精靈掉到人間當凡人,也就是說,這些公司從「本夢比」的時代回到「本益比」時代,這就好玩了,因為,AOL 必須回到傳統的本益比觀念,和所有公司評比,過去的「夢想」優勢將面對投資者嚴格的檢驗。所以市場開始在反應,從羅素二○○○指數開始反應,這個部分因為我觀念還在形成,有機會再說明。
所以,我認為今年股市的主流不是在 IC 代工、也不是在手機代工,是在這個族群裡面,台灣 COPY 日本的模組、技術以後,台灣的競爭優勢在哪裡,在速度、彈性,日本人的管理、台灣的彈性,大陸、泰國的廉價成本,台灣今天開始進入另外一個硬體製造的開始,鴻海、台達電模式會再大發酵,這才是爆發點。
IC、通訊、網路、軟路、軟體四大族群會獲利,而在大資金潮裡,誰都會獲利,而大家要比較的是,誰的 timing 的 performance 最強?我認為這個族群應該在 OTC 裡尋找。
大日、百榮、西華、美律、環科在漲什麼
從今年以來,我每個禮拜有五天都在中部、新竹園區,沒有回家,我覺得這次是比十年前更可怕的,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OTC 有一家大日建設,本來股價八塊,後來改為大日數位聯合科技以後,從八塊漲到四十六塊,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它的經營團隊我談過,是很強的建築經營團隊,它從上市的二十八塊跌到八塊,風向一轉,又從八塊變四十六塊。
這是一個資金潮的時代,投資人如何在別人賺三塊時你賺五塊,去年電子股的指數漲九十五%,一百塊賺七十塊,你不是很行,一百塊賺九十五塊只是擊敗指數而已,今天所有的主題都在四大族群裡面繞,把台灣最強的競爭優勢忘掉了。
OTC 裡面才冒出頭的百榮,沒有人知道它在做什麼,西華在做什麼,美律只知道在做大哥大零組件而已,環科在做什麼,博達在漲什麼,這是一個族群,外銷族群裡面,新台幣匯率升值的影響下,還有一個成霖、鑽全,這就是一個鳥巢,這個族群串聯出來的,才是今年最大的爆發力所在,它們的平均股本沒有超過十億元以上,大約三、四億元左右,和早期的鴻海、台達電差不多。
這種動力才大,台積電晶圓再好,能漲多少,我心目中的投資組合裡,晶圓是放在很後面的,因為晶圓代工的投資這麼大,營收和股本幾乎是一比一,每股營收幾乎沒有超過十塊,就投資的報酬而言,我 timing 的 performance,絕對要捨掉這些,在資金潮裡,它還是會漲,但是,漲三步會退一步、兩步,可是 COP鴻海、台達電的公司,它是漲五步、再漲五步,報酬就出來了,所以,如果掌握到這些公司,財富絕對是重分配的。
我的意思是,這四大族群也是主軸,但不是台灣的競爭優勢,如果你去訪問的老闆,你會發現順德的老闆是鴻海的師傅,後來為什麼會差那麼多,今天這種股票在 OTC 裡很多,只是百榮、西華、博達先爆,接著美律會爆,經營團隊的追尋是今年的重點,經營者腦筋在想什麼,在今年這種匯率的變動下,成霖、鑽全仍然能夠創造那麼高的獲利,同樣的力山、堤維西為什麼沒有辦法創造,區隔就出來。
等到你懂的時候,它已經不知道漲到哪裡了,所以,從台灣競爭優勢裡尋找好的競爭團隊,才能創造比別人多的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