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大地震,震碎多少家庭,多少人一夕間家破人亡,除了天災之外,這些不起地牛打擊的房子,遭人詬病已久的施工品質,及任意變更房屋結構則是不可卸責的元凶。
剛從南投縣埔里災區回來的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魏嘉甫指出,這次大地震和去年瑞里地震造成重大傷亡的原因一模一樣,原因都是施工不良,房屋興建時未參考耐震標準更是肇因。
魏嘉甫說,埔里倒塌的房屋幾乎都是懸壁梁的構造,「懸壁樑」的房子在台北市很少見,偏遠的鄉鎮卻是很普遍的建築,懸壁梁大多是二、三樓層,特色是一樓的騎樓沒有梁柱,這種構造除了展現力與美以外,因為一樓的空間比較大,廣為各地鄉下居民所偏愛,但是,卻因為一樓的強度不夠,在興建時未將地震因素考慮進去,導致今天的慘劇,連埔里農會的水土保持局第三工務所也因為懸壁梁而崩塌。
另外,國泰人壽位於埔里市的辦公大樓也在這次地震中震垮了,不過,國泰這棟大樓並不是懸壁梁結構,而是一般的四層樓辦公樓房,倒塌的原因是弱柱,強梁弱柱,柱子太弱,無法承受上面的壓力而宣告倒塌。
不過,並不是所有懸壁梁的房子都不耐地震,任何結構的房子都可能難逃地震威力,主要的關鍵就在於施工、管理的品質問題,魏嘉甫說,埔里有些同樣是懸壁梁的房子,也沒有事。
施工不良是這次災情慘重的主要原因,而死傷嚴重的台北東星大樓卻可能是結構體改變而肇禍,魏嘉甫指出,他並沒有仔細去評估東星大樓倒塌的真正原因,根據他初步評估,整棟大樓是一樓的柱子先斷,七、八樓又斷,最後全部倒塌,因此,極可能是結構體曾經變更過,比方說剪力牆被拆掉,導致無法承受重量,剪力牆較一般的牆壁要寬,大約是兩塊紅磚,二十幾公分的寬度,還有柱子的斷積變小,所謂斷面積是指柱子的橫切面,和剪力牆的道理一樣,如果變更不當,都會有危險。
根據本刊第一二八期「小心軟弱一樓的地震危害」報導指出,台灣目前在高樓建築設計上,常為了美觀及商業用途,將一樓的高度挑高,甚至將二樓的樓板去除,國內法規鼓勵建築物採用開放空間的設計觀念,更助長此類軟弱結構的產生。
專業土木結構技師認為,房子如果一定要變更結構,也必須申請許可才行,不過,由於國內不重視結構專業,不但房屋在興建時結構就不一定穩健,變更結構時更沒有仔細評估未來天災的承受能力,建築法規雖然規定營造廠一定要有牌照的技師來控制工程品質才能營業,但是,多數營造廠商都是借牌營業,租牌的風氣讓許多大樓的結構早已暴露在極高的危險當中。
事實上,根據本刊上述的報導指出,包括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墨西哥、美國國家,曾經發生過因為底層結構柔弱,或是設在一樓的無隔牆的商店、咖啡廳,或是停車場,地震一發生,都是從這些地方先垮。
魏嘉甫說,埔里有很多民眾,房子雖然沒有被震垮,卻因為害怕未來的餘震,寧願選擇住在學校操場,目前很需要透過專業的技師鑑定,消除民眾的疑慮,讓能保留的房子補強後繼續保留,該拆的危樓就拆,而正本清源,全國建築物安全檢查系統的建立必須加緊腳步推動,讓民眾可以很清楚知道自己的房子是不是安全,耐震的強度如何,目前檢查技術已經完成,就等政府一聲令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