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的前身為雲林工專,工科領域十分專精,加上雲林是食農大縣,因此在成立產業加速器時,便聚焦於近年快速發展的航太碳纖維工業及食農生態鏈兩個領域。不僅希望透過育成中心的力量幫助食農加值,讓雲林鄉親擁有更好的生活,同時透過學校的力量結合產官學的資源,整合產業鏈並且逐步擴大。
聚焦航太與食農領域,透過學校的力量、結合產官學資源
「當初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後簡稱「虎尾科大育成中心」)產業加速器在擇定產業別、組成生態鏈時,就聚焦在兩個重點,第一是雲林在地的食農生態鏈,因為雲林是個食農大縣。」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涂光億處長指出,臺灣農業在面臨全球氣候變遷、國際貿易自由化、地緣政治風險、農業勞動力缺乏與高齡化的問題下逐漸浮出檯面,因此我們希望能透過學校的力量來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強化飲食、環境與農業的鏈結。
虎尾科技大學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涂光億
第二個主軸則聚焦於虎尾科大專精的工科領域,也就是近幾年發展十分亮眼的無人機、航太以及低軌衛星,虎尾科大甚至研發出一顆100%全自製、無任何外購系統零件的低軌衛星。「基於技術的考量,我們又擇定了碳纖維做為另一個技術發展主軸,因為無人機等航太產品的外殼就是以碳纖維為主。」涂光億說,過去碳纖維需要耗非常大量的人工,導致產業很難快速發展與擴展,因此虎尾科大育成中心希望透過學校的力量及結合產官學的資源,把整個產業鏈做結合並且加以擴大。
技術導入讓農產加值,成功打進知名通路
在食農生態鏈上,涂光億指出,雲林有很多單一口味的農產加工產品,像是老牌的大同醬油、飛燕煉乳等,他們很擔心隨著景氣波動而使收益受影響。育成中心不僅透過新的農產品注入到新的食品廠,提高了產品的食農韌性,加上學校的技術導入,促使他們獲得更高的附加價值。「我們曾輔導廠商導入非熱高壓的技術,他們的新鮮果汁產品就真的打進了7-11、Costco、麥當勞及Starbucks等通路。」
在碳纖維的產業鏈上,結合了上中下游的廠商,除了協助做技術升級、技術開發,強化從熱固的碳纖維轉換到熱塑的碳纖維,讓它可以回收以符合ESG相關的議題之外,也協助廠商做成本的下降。學校還承接廠商在研發時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成本,減少廠商或新創的經營壓力,讓整個產業的成本往下降、發展更多元。此外,還有一家廠商主要產品是鉛筆,但鉛筆已成夕陽產業且使用者漸少,在育成中心的協助下,廠商於筆表面加入碳纖維,其產品搖身一變成高級的精品,這項技術也讓廠商打進名筆品牌萬寶龍的代工市場。
虎尾科技大學育成中心經理王偉儒
師生創業戰力強,整合產業鏈、打造亮點企業
虎尾科大育成中心經理王偉儒指出,在食農生態鏈上「創力美股份有限公司」可說是亮點企業之一,自從四年前受輔導以來,公司從原本的3位員工成長到目前的45位;環境空間從狹小的5~8坪,擴展到現在的200多坪,年營業額也突破3千多萬。他認為,創力美經過一系列技術提升包括:資訊系統、影像製作、產品設計、數位行銷等,同時也協助做企業的數位行銷,並透過虎尾科大跟創力美的連結,一起協助工業區的輔導廠商銷售產品,目前已銷售到東南亞各國,把台灣在地的優質食品行銷到國際。
涂光億表示,除了歡迎新創或廠商前來合作之外,他們也培養了一些師生創業的模式,像是四年前從虎尾科大動力機械系博士班畢業的王議弘,就是「皓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創業者兼執行長,而他當時的指導教授就是虎尾科大現任校長張信良,皓準是由學校研究室衍生出技術,再透過經濟部架創計畫獲得投資而成立,產品以用於碳化矽鑽孔的鑽石刀具及腳踏車鏈盤為主,虎尾科大也是當然股東之一。
皓準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 王議弘
王議弘指出,虎尾科大整合校內各專長教師,透過跨領域服務教師團,提供給學生很多很棒的資源,像是專利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甚至是財務建議等,只要是對被輔導者有利的,育成中心都會主動給予建議。此外,20多年來都在做塑料發泡的「台灣永續材料科技公司」,在育成中心的輔導建議下,我們將纖維複合材料融入產品設計中,不僅大幅提升了產品的強度與剛性,還成功打入國際市場,拓展了全球版圖。
企業不用再單打獨鬥,拿出各自優勢共創美好
針對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創育機構發展計畫」,涂光億處長認為整個計畫非常完整,也感謝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不管是在資金上、廣告上或是資源上的助益。「透過這個計畫,我們從中認識了很多不同加速器的廠商,甚至是不同工業區的廠商,可以一起整合到生態產業鏈裡,將生態圈做大並讓整個產業更蓬勃。
現今企業間競爭激烈,單打獨鬥的生存方式已難以為繼。「共創」的核心價值在於匯聚志同道合的夥伴,各自發揮專長,攜手合作,共同迎戰市場挑戰。透過這種群體作戰的模式,不僅能提升成功機率,更能讓各方利益最大化,共同實現更高的成長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