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嘉良生物科技_大健康產業加速器計畫》整合在地力量,開拓健康產業市場商機

嘉良生物科技_大健康產業加速器計畫》整合在地力量,開拓健康產業市場商機

2024-12-23 11:17

為照顧員工健康,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早於2008年成立嘉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簡稱嘉良生技),近年來,嘉良生技聚焦在健康產業,並與嘉易創創育中心(後簡稱嘉易創)合作成立「大健康產業加速器」,致力協助健康相關產業的新創公司從草創期躍升到成長期,加速創新技術的應用落地,共創市場商機。

聚焦健康產業,獨具南部特色的企業加速器

 

嘉良生技供應鏈處長高裕翔表示,會從傳統產業跨足成立加速器,主要是想把握健康產業轉型的機會,為南良集團尋找新的發展契機。以農業及食品業為優勢基礎,健康生技產業已成為南部地區重點發展項目之一,「大健康產業加速器」聚焦扶植生物科技、醫療科技、保健食品、農業科技、健康照護等領域的新創團隊,在中小暨新創企業署創育機構發展計劃的支持下,不僅成為南部唯一的「企業加速器」,也是唯一由傳統產業成立的加速器。

 

嘉良生技供應鏈處長高裕翔

 

嘉易創創辦人兼執行長黃振瑋深耕育成產業十餘年,他觀察到,南部與北部成立加速器的方式顯著不同,「北部的新創團隊樂於引入外部投資以加速發展,但南部的新創團隊傾向保有更多自主性,對外部協助接受度較低。」黃振瑋坦言,這種現象導致「大健康產業加速器」推動初期遇到瓶頸,參與活動的人數有限,然而隨著經驗累積,加速器逐漸發展出屬於南部特色的運作模式,「例如北部新創常用Pitch或Demo Show的方式來呈現創業理念,但在南部,我們採取戶外野台競賽的方式進行,稱之為Pitch Battle,展現自由開放的獨特風格。」

 

嘉易創創辦人兼執行長黃振瑋

 

結合在地力量,創造四贏成果

 

克蘿伊生物科技(後簡稱克蘿伊生技)是嘉義大學第一個成立的衍生企業,這個由一群生化科技學系的教師們成立的新創團隊,以自主開發的超音波萃取結合綠色溶劑的專利技術,多次榮獲國家新創獎等殊榮。張心怡教授笑道:「我們團隊都是老師,擅長技術研究,總是專注將產品最佳化,卻對成本和市場運作毫無概念。」在加入「大健康產業加速器」計畫後,嘉良生技針對克蘿伊生技痛點,指導團隊如何控制成本,避免入不敷出,同時協助團隊在行銷與品牌化的不足,而非強人所難要求研究專長的老師們在短期內熟悉商業領域。

 

(圖右)克蘿伊生物科技張心怡教授

 

「老師在學術領域通常是帶領者的角色,但當與廠商對接時,角色地位就互換了。」張心怡認為,這種角色互換對教師組成的新創團隊來說極具挑戰,她認為,克蘿伊生技能夠在第一年快速成長,甚至有所盈餘,離不開嘉良生技與嘉易創的支持與指導。「我們的責任就是幫助新創團隊將創業風險找出來,再手把手地指導,希望新創團隊能少走一點彎路,提早讓產品落地。」高裕翔表示,每家新創公司都有自己的理念與堅持,如何透過溝通與輔導,協助他們解決問題,找到產品進入市場運作的最佳途徑,正是加速器的首要任務。

 

張心怡表示,克蘿伊生技原先也想開發商品,做出自己的品牌,但經過「大健康產業加速器」的輔導與磨合,克蘿伊生技更了解團隊的優勢與弱點,決定放棄開發產品將其品牌化的路,轉而主打加工,將專利技術製成的原料品牌化,並與在地小農、企業廠商結合,協助提升種植面積,改善農產品產銷失衡問題,「結合克蘿伊生技、嘉良生技、嘉易創以及在地小農的力量,可以在植萃保健原料國產國造的目標,創造出四贏的成果。」

 

將輔導新創團隊的經驗,內化為企業成長養分

 

「在協助新創團隊解決問題的過程,企業也能找到可持續活用的技術與行銷資源,這些回饋都能內化為嘉良生技成長的養分。」高裕翔舉例,有一家專門生產櫛瓜製品的新創團隊,苦於沒有銷售管道,於是黃振瑋動用人脈資源,請來藝人進行開箱介紹、開團銷售,短短兩週內成功銷售7500包產品,將倉庫中的庫存一掃而空,而此次全明星平台的合作模式,未來也將成為企業的銷售通路資源。高裕翔表示,加速新創團隊的技術或產品成功進入市場後,企業也會反過來與新創公司配合,「例如克蘿伊生技的專利綠色溶劑萃取技術,能幫嘉良生技萃取出超級水果的營養成分,又能符合企業推動的綠色有機、無毒安全、健康養生的經營理念。」

 

「對生命的尊重,對環境的愛護」是南良集團的核心價值,相關事業體開發產品時皆秉持初心,當成使命責任在執行。高裕翔說:「總裁年輕時就寫下這兩個價值,以前我們都不知道,其實南良集團一直堅持在做的事,就是以ESG企業永續發展為目標。」高裕翔欽佩總裁蕭登波的高瞻遠矚,他談起總裁總是鼓勵有發展前景的單位拆分出去,成立新事業體子公司,並由集團進行投資,「這其實就是扶植新創的概念,只不過他一直不知道自己在新創培育的事情。」黃振瑋認為,大型企業支持企業加速器計畫,就像是一個良性循環,能促進大企業與新創團隊在互動中成長,進而激發出更具前瞻性的產業生態系,推動企業保持活力不斷進步。

 

 

 

第一,僅在出現症狀才採檢。目前台灣有太多人因為懷疑與確診者接觸,或因為日託中心、學校、辦公室、工廠等單位要求而自我檢測。但Omicron的傳染性高且潛伏期很短,讓追蹤接觸者成為不可能任務,如果只針對有症狀的人檢測,就能騰出大量資源,專注於保護高風險族群。

 

第二,對高風險族群採「抗原快篩陽性即治療」原則。等待PCR檢測結果,對降低住院率與致死率是最沒效率的作法,因為太多高齡者不會立即前往PCR檢測站,失去對病況的追蹤監控。

 

第三,縮短確診到治療的時間。要達成這目標,高風險族群與同住家人必須在症狀發生後盡快採檢,最好能在醫療人員的視訊遠端指導下採檢。台灣的健保資料庫非常強大,系統理應能在高風險族群出現症狀前,提前判斷他們染疫後應該使用哪一種口服藥,幫助醫師做出最佳處置,另外要善用物流將藥物配送到高風險者手中,讓他們在確診兩小時內服藥,而非到藥局排隊等候。

 

第四,持續說服親友與長者接種疫苗與追加劑。Omicron大流行還要數周才會結束,接種疫苗的人愈多,感染率、重症率及死亡率就愈低。

 

第五,建議指揮中心將隔離規定調整為「流感程序」(Flu protocol)。只有輕微症狀的確診者不須強制隔離,自行在家休養到可以出門就好,但必須從確診發病日起,將口罩戴好戴滿五到七天。一個國家在Omicron疫情高峰的四周內、需要充裕的人力因應時,「靈活性」非常重要,美國就是因為要求醫院、航空公司等第一線工作者必須強制隔離一段時間,而付出慘痛代價。

 

第六,台灣媒體應該停止渲染那些已用盡一切努力保護自己,卻仍確診死亡的少數個案。在最幸運的國家裡,Omicron仍有萬分之五的致死率,無論怎麼做,台灣都會面臨同樣狀況。

 

新冠肺炎

五月十日國內新冠肺炎單日確診數來到五萬,全國各醫療院所嚴陣以待。(攝影/陳睿緯)

 

高風險人口約占20%

建議一有症狀就投藥

 

關於新冠病毒口服藥的數量,我估計台灣約二○%人口屬高風險族群(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約十七%,六十五歲以下慢性病患者約三%),以十五%感染率推算,約七十一.七萬人,預估其中二五%不能服用Paxlovid,所以需五十三.七萬份Paxlovid、十七.九萬份Molnupiravir。依採購量來看,有充裕的Paxlovid,但Molnupiravir略嫌不足。

 

可以考慮只將口服藥拿來治療有全身症狀(發燒、發冷、深咳)的病患,降低對藥物的需求,但對高風險族群,最好一發生症狀就投藥。

 

在疫情即將進入高峰之際,我對每個人的建議是,確保你已完全接種疫苗,如果最後一次接種疫苗至今已超過四個月,請接種追加劑。我建議高風險族群,如果和沒戴口罩的人共處一室,請戴上N95口罩保護自己;與高風險族群一起生活的人,在室內請佩戴醫療口罩保護他們。

 

根據我們從美國和歐洲國家學到的經驗,台灣在對抗疫情上已經做得很好。如果我們盡最大努力保護弱勢群體,讓每個人都接種疫苗,並在確診後立即提供口服抗病毒藥物,相信台灣會做得比日本或新加坡更好。

 

郭沛恩

延伸閱讀
00929、00713報酬逆轉正、00919也回神...小廚師2年賺進400萬,高股息持續買進:加碼「這1檔」風險更低
00929、00713報酬逆轉正、00919也回神...小廚師2年賺進400萬,高股息持續買進:加碼「這1檔」風險更低

2025-02-24

00919除息0.72元,爆量填息近3成、23.X元年線之下還能進場?兩個觀察達人算出便宜價在這!
00919除息0.72元,爆量填息近3成、23.X元年線之下還能進場?兩個觀察達人算出便宜價在這!

2025-03-19

00915配息大降3成!績效王為何扛不住?3月ETF配息比一比,00919、00713...10%俱樂部只剩這3檔
00915配息大降3成!績效王為何扛不住?3月ETF配息比一比,00919、00713...10%俱樂部只剩這3檔

2025-03-05

130張00929全賣了!從帳損20幾萬到現在小賺5萬...他月領15萬股息經驗談:換股00713「穩賺關鍵」
130張00929全賣了!從帳損20幾萬到現在小賺5萬...他月領15萬股息經驗談:換股00713「穩賺關鍵」

2025-03-10

00878、00713、0056...怎麼買賺更多?3年績效比定期定額還多17%!一表揭差異:高息ETF最佳買點
00878、00713、0056...怎麼買賺更多?3年績效比定期定額還多17%!一表揭差異:高息ETF最佳買點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