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高綠覆率宜居首選 中路特區純住規劃受青睞

高綠覆率宜居首選 中路特區純住規劃受青睞
桃園中路特區擁有純住規劃、綠意優質環境,深受購屋者喜愛。桃園地政局提供

2024-09-26 12:07

桃園擁有許多重劃區,其中中路特區,以純住宅區、20公頃公園綠地打造優質的生活尺度,被譽為「桃園副都心」,國道便捷的交通網絡,吸引包括雙北、新竹等外區客群,近期中路特區根據官方數據,房價漲幅保持一定動能,專家指出,目前該區新案供給量充足,近期亦有總銷百億建案即將登場,地段預計能挑戰區域的房價新高紀錄。

三大主題公園綠意環繞 打造宜居優質環境

 

桃園市因親民的房價陸續吸引雙北、新竹等周邊購屋族跨區買房,加上原有的在地買盤,交易始終熱絡,除舊市區開發案以外,重劃區新穎的街廓以及整體舒適性也讓人趨之若鶩,各行政區內均有指標重劃區,以桃園區來說,擁有包括經國、小檜溪、中路、藝文特區等指標區域,當中中路特區,面積約121.06公頃,相對於其他重劃區,屬純住宅區規劃,生活環境宜居是其最大優勢,區域內主要以萬坪風禾公園為中心點發散,加上6500坪向陽公園以及1400坪水秀公園,綠地面積達20公頃,環境綠覆率高,打造綠意中的純住新興聚落。

 

萬坪風禾公園提供中路特區大批綠地,拉升生活品質。

 

以生活機能來說,就學便利也是不少首購、置產等自住族群心儀此區的重要關鍵,再加上文山國小、中興國中再加上私立康萊爾小學,教育資源多元可供選擇,生活機能倚靠緊鄰的藝文特區,有中小型商場及連鎖品牌店家,再加上離台鐵桃園站站前商圈不遠,生活機能佳,真正打造離囂不離城的優質居住環境。

 

中路特區離台鐵桃園站前商圈不遠,採買便利。

 

逐國道而居 大眾運輸機能逐步實現

 

中路特區也以交通機能磁吸外區購屋客群,鄰近國道2號南桃園交流道,快速連通國際機場,甚至新北鶯歌,來往南北便利,因此越來越多「逐國道而居」的購屋族來此購屋,換取更大的生活空間,以大眾運輸來看,現在中路特區車行10分鐘可接駁到台鐵桃園站,未來還有捷運棕線、綠線,鐵路地下化等開發議題,其中捷運棕線一線直達北捷中和新蘆、萬大線等,大眾運輸機能逐步建構中,拉近縮短發展時間成本,實現北北桃便捷共榮生活圈,。

 

捷運棕線未來起點與台鐵、綠線交會,終點則與北捷萬大、中和新蘆線連通。桃園市捷運工程局提供

 

官方數據證實 中路特區房價漲幅穩定

 

細看中路特區近期的交易表現,根據桃園市不動產E指通資料顯示,中路特區近年來交易量雖有趨緩之勢,但新屋交易價還是維持一定的漲幅,除2019年與同期相比增長略減以外,每年都向上提升,最高年漲幅有突破15%,且拉長來看,若2019年與2023年相比,5年成交均價年漲幅高達43%,相當驚人,再來近年來最高價均在6~7字頭徘徊,可見中路特區房價保值又兼具增長空間。

 

中路特區歷年交易情形

 

中路特區歷年交易情形
 年份  交易數量(件)  新案交易最高價(萬元/坪)  新案交易均價(萬元/坪)  新案交易均價年漲幅
 2019  1653  60.54  26.92  -2%
 2020  3039  66.96  28.1  4.4%
 2021  2134  72.91  31.74  13%
 2022  986  68.74  36.74  15.7%
 2023  791  65.69  38.72  5.4%
 資料來源:桃園市不動產交易E指通

 

指標建商精華地段推案 有望探房價新天花板

 

近年來全台房市大多頭時代,中路優質住宅聚落也深受購屋族群喜愛,當然建商也頗具信心勇於推案,591房屋交易網新聞公關組主任畢務潔指出,中路特區推案從2016年開始,供給量始終穩定,目前中路特區在售建案約23個,住宅產品供給量體逾2500戶,新建案平均開價已達5字頭,建案多樣,包括宜誠、定泰、中悦、京懋及昭揚等桃園品牌建商積極插旗推案,今年928檔期更有興富發百億建案進場炒熱市場,600戶的量體,購地之初就受到市場許多矚目,推估成交價以站穩6字頭、挑戰7字頭之姿,一舉帶動中路特區房價天花板新高點。

 

所以微軟立刻大動作,在台灣成立AI研發中心。同樣的Google、Amazon、IBM也都來台灣成立AI中心,所有的科技大廠嗅覺是一樣的。最近UW(美國華盛頓大學)有個研究,台灣的人才能力,在亞洲是第一名,勞工水準在亞洲地區是最高的。這不只是工作態度,包含教育程度、素質養成,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

 

科技大廠來台招募人才

▲點圖放大

 

全球二五○億個晶片 設計、生產都在台灣

 

台灣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估計到二○二○年,全世界會有超過二五○億個裝置,這些晶片不管是設計還是生產都在台灣,做裝置最好的地方就是台灣。你要做這些人工智慧的革命,想要資料的蒐集,台灣會是一個最好的起始點。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找了台灣的三個機會,也就是三枝箭,是台灣發展人工智慧可以加強火力去做的。第一個就是醫療領域,台灣的醫療水準是世界領先的,台灣很早就把醫療資料數位化,這中間涉及隱私、資料處理的問題,肯定需要一些政府法規的配合,需要科技部門一些相關的預算,把這些資料標注好,變成有條有理,可以做到世界頂尖的結果。

 

第二是智慧城市,台灣政府數位化已有多年,過去我在台大時,就在做數位博物館數位圖書館,現在所有的街道,都有路口攝影機,只是大家不知道怎麼運用這些數據,其實這後面有很大的機會。

 

第三個部分,我覺得台灣很有機會的就是在人機介面的部分。未來的人工智慧時代,就是AIOT時代,這個時代的人機介面,一定會往人機自然交互去走,全世界主要科技公司,微軟做Cortana、蘋果做Siri、亞馬遜做Alexa,都是朝這個方向。

 

未來每一輛車上面都會有一個對話的機器,每個家庭都要有可以對話的裝置,人機介面應該要怎麼樣,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我們剛回到台灣時,想做醫療資訊研究,我們就先從疾病管制局開始;疾病管制局的資料是法定傳染病,裡面有一個瘧疾專家叫做明珠,她想要退休,我們就建立一個AI模型學習醫生怎麼去看瘧疾影像,做AI瘧疾影像自動分析,今年已做到人的能力,讓明珠可以退休。這個訓練模型,我們就命名為明珠。

 

以後,如果誰要退休了,我們就把這個人的決策能力,用AI來取代,讓大家記得。如果來一個很厲害的人,做什麼事情都一流的,看能不能用人工智慧把他的精神留下來。

 

台灣AI發展機會

▲點圖放大

 

台灣醫材或藥品研發 要跟著FDA的法規腳步

 

美國一六年就訂定了二十一世紀醫療法規,FDA(食品藥物管理局)不管是對製藥或是醫材的部分,有非常多修改。一六年法規通過到今年,已經有醫療設備可以不需要醫師就可以確認視網膜病變。

 

我今年在台灣參加BTC(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大會時,就提到台灣未來不管在法規還是政策,一定要大力擁抱人工智慧。資料的蒐集一定要幫助人工智慧的發展,而且不管是醫材的研發或是藥品的研發,一定要跟FDA的法規與時共進。

 

這幾年,基因研究又火熱起來,因為基因定序的技術,過去花好幾年、五十億元才做得到的事,現在一千美元一個人就可辦到,未來成本宣稱還會降到一百美元,可能跟抽血驗血的成本差不多。這也代表未來有很多基因,可以從基因大數據裡看到相關的資訊。

 

但基因這種東西,完全靠人去找出它的關聯性,是非常困難的。光是基因相關的論文,成長速度很快。這個問題我們就用AI解決,跟台大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合作,請他們的醫師們教AI讀論文,用AI去建立基因變因跟疾病之間的關聯性。

 

我們有很多金山銀山,但是需要有人去挖礦,還要先把這些路開通。台灣現在有好幾個Bio Bank,我們要把它們整合起來,跟著醫院、全民健保的資料整合起來,就可以有很多好的研究。

 

在智慧城市部分,當初賴院長在當台南市長時,我們在台南市啟動無人機的空拍活動,過去一年已經把台南市的安平區空中影像全部都拍完。我們建立了一個空拍標準系統,對空拍影片做標注,當我們完成這個空拍區域,警政系統、交通系統需要辨識什麼,都可以透過這個自動巡檢、自動運鏡、自動標注去把它做完。今年年底十二月,這個交通AI系統就會有一個簡單的展示。

 

最後講到人機介面。人機介面有很多是你我生活中會用到的,像我們跟PTT合作,做了第一個用AI寫新聞的記者快抄網站,網站一天可產生五百個新聞,但沒有一個記者,只有一個AI記者。

 

台灣AI發展不足之處

▲點圖放大

 

有國網大聯盟 台灣可領頭解決問題

 

台灣有一個國網的大聯盟,不管是醫療影像、智慧城市、人機介面,我們從它的資料訓練,到它的服務,都在我們自己的雲上面做實驗。

 

台灣現在有了第一個世界級的AI大聯盟,我希望全世界遇到最難的問題,台灣可以找到解法。而且我們要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解決這些問題的地方。

 

我自己是一個做軟體的人,台灣絕對是一個全世界,可以做人工智慧實驗的地方,甚至不僅可以,而且是一個最好的地方。

 

很多人說網路時代我們錯過了,其實在網路時代我們很早就做出很好的東西,只是我們沒有把它當作一個產業在做。為什麼台灣沒有軟體產業、沒有人工智慧產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好好把這些人留下來,我們沒有找到好的題目。

 

AI產業才剛萌芽 抓準機會 創造新的價值鏈

 

台灣的人工智慧時代現在才剛開始,還沒有所謂的錯過。現在人工智慧時代,就像一九九八年的網路時代一樣,才剛開始可以到應用面,才剛開始可以到市場,各行各業都有應用的可能。我們一定要掌握這個時間、掌握這個利基去做創造,你才能創造新的價值鏈。而創造新的價值鏈,這才是台灣轉機的機會。

 

杜奕瑾

出生:1976年

現職:台灣AI實驗室創辦人

經歷:PTT(批踢踢實業坊)開發者與首任站長,美國衛生研究院人類基因所研究員,微軟亞太區研發總監

學歷:台灣大學資工系、台灣大學資工研究所碩士

知名事蹟:被鄉民譽為PTT創世神、PTT之父,以及在微軟中文市場被譽為Cortana之父 

延伸閱讀
50多歲男「勞退分紅」入帳近160萬、靠1招「退休金上千萬」!達人3點分析:遇1情況別放勞退帳戶
50多歲男「勞退分紅」入帳近160萬、靠1招「退休金上千萬」!達人3點分析:遇1情況別放勞退帳戶

2025-03-15

「被披薩耽誤的炸雞店」拿坡里炸雞竟要改名「三商炸雞」:高層竟沒人阻止,三商餐飲親曝為何要改
「被披薩耽誤的炸雞店」拿坡里炸雞竟要改名「三商炸雞」:高層竟沒人阻止,三商餐飲親曝為何要改

2024-10-25

新制勞退分紅如何一次入帳57萬?「關鍵1動作」免存千萬退休金!拆解60歲該一次領還月領
新制勞退分紅如何一次入帳57萬?「關鍵1動作」免存千萬退休金!拆解60歲該一次領還月領

2025-03-05

勞退自提6%能省稅?退休金月領、一次領超過「這數字」仍要繳稅!一文看課稅級距計算方式
勞退自提6%能省稅?退休金月領、一次領超過「這數字」仍要繳稅!一文看課稅級距計算方式

2025-03-29

退休金怎麼存?勞退自提6% vs. 自行投資ETF,每月投入2千多元,15年後誰領更多...自提優缺點一次看
退休金怎麼存?勞退自提6% vs. 自行投資ETF,每月投入2千多元,15年後誰領更多...自提優缺點一次看

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