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巴黎奧運/被對手踩腳跌倒,「拳擊金釵」黃筱雯止步16強落淚...曾因家庭自卑:拳擊像傘遮住童年大雨

巴黎奧運/被對手踩腳跌倒,「拳擊金釵」黃筱雯止步16強落淚...曾因家庭自卑:拳擊像傘遮住童年大雨
▲黃筱雯(右)在16強敗陣,無緣奪牌。

黃明惠 整理

2024 巴黎奧運

中華奧會提供、黃筱雯臉書

2024-07-30 20:00

00:00/00:00
x1

東京奧運為台灣打下隊史首面銅牌的拳擊女將黃筱雯,本屆巴黎奧運出戰女子54公斤量級,32強賽打下蒙特內哥羅選手高耶科維奇,順利晉級16強。30日對決保加利亞頭號種子佩特羅娃,黃筱雯首回合一度落後,雖然在第二回合一度追平,但最終以1:4敗下陣來,無緣8強。

第1回合黃筱雯在5名裁判給分中以1比4暫時落後;第2回合雙方積極搶攻,黃筱雯靠著多次有效攻擊命中對手,獲4名裁判青睞扳平戰局。

關鍵第3回合,黃筱雯重拳甚至一度將對手牙套打掉,但在僅剩10秒鐘左右的最後關頭,因為被對手踩住右腳而重心不穩跌倒,被場上的裁判認定為有效攻擊,最後場邊5名計分裁判也將分數全判給對手,黃筱雯因此敗下陣來遭到淘汰,無緣闖進下一輪。

據中央社報導,黃筱雯賽後哽咽還原跌倒狀況,她說當下有跟裁判說,但看到已經開始讀秒了,整個氣勢都跑走、影響很大。

身為本屆中華隊拳擊「四金釵」,黃筱雯賽前被美國媒體《運動畫刊》點名是本屆奧運中華隊唯一有奪金希望的選手,但黃筱雯保持平常心,說自己不預設可以拿到什麼獎牌,一切就是盡全力。

1997年出生的黃筱雯,身高177公分,身高優勢成為她的致勝武器;然而,有著清秀臉龐、纖細手臂,黃筱雯和一般人認為的拳擊選手充滿肌肉、力量大不相同。

曾因為家庭狀況自卑,讓黃筱雯坦言,「如果不是拳擊,我覺得那時也許就會走偏」。拳擊就像一把堅挺的傘,替她擋下童年時的那場大雨。

 

奧運拳擊黃筱雯

▲拳擊女將黃筱雯巴黎奧運止步16強。(中華奧會提供)

 

隔代教養、父親入獄 曾對家庭狀況自卑 

 

黃筱雯父母在她1歲時離婚,她由阿公阿嬤一手帶大,「國高中的時候真的很辛苦,只有阿公一份收入在支撐整個家」;也因為爸爸吸毒入獄過三次,讓黃筱雯曾經完全無法諒解父親,「為什麼我的爸爸是這樣?那時候家人都說:『爸爸不成材,你怎麼也這樣?』」

 

當被同學問起爸爸去哪了?她都只能懦懦地說,「去外地工作了。」

 

黃筱雯過去接受採訪時透露,「爸爸在裡面時,阿公那時候晚上要跑計程車,家裡只剩下我,半夜起來上廁所都會害怕。」但因為接觸拳擊,讓她找到生活重心,努力練拳則為了希望拿到獎金,能夠分擔家計、讓阿公不要這麼辛苦。

 

拳擊黃筱雯

 

陰錯陽差加入拳擊班 曾因挫敗逃避一年

 

黃筱雯如何開啟拳擊之路,則要從她就讀蘭州國中體育班時說起。

 

小學畢業時,高人一等的黃筱雯原本想進籃球隊,但沒想到開班不成,拳擊教練劉宗泰索性把學生帶去練拳擊,意外開啟了黃筱雯的拳擊之路。

 

啟蒙教練劉宗泰,也成了影響黃筱雯最深遠的「良師」,亦是最熟知他潛力與弱點的「嚴師」。

 

國中時期總是奪冠的黃筱雯,高一的首場比賽於全國賽事以一分之差落敗;受到失敗的打擊,黃筱雯陷入低潮期,開始逃避練習,曾有長達一年的時間,她蹺掉所有訓練、拒絕任何一場比賽;甚至教練替她報名的比賽,都乾脆拒絕到場。

 

直到劉宗泰後來找上她,在堅持要求參加國手選拔的帶領之下,黃筱雯狀況漸漸恢復,最後選上2013年青少女國手,拳擊生涯才沒畫下終止符。

 

她這麼願意聽劉宗泰的話,或許是因為在她人生最昏暗的時候,劉宗泰伸出了那雙抓緊她的手。

 

啟蒙教練如第二個爸爸

 

今周刊過去報導,在父親缺席的這些日子,劉宗泰就像黃筱雯的第二個爸爸,「他也知道我們這個地方的小孩,不是單親、就是隔代教養,對我們都很照顧。」劉宗泰不僅在背後替這些孩子找可以申請的獎勵金,最讓黃筱雯感動的,是她一八年參加亞運會時腳趾斷裂,但四強賽又還沒結束,她陷入要不要繼續比賽的兩難。

 

「其實,那時醫療團隊說可以打針讓我不痛,也滿多人建議我打針上場,但教練最後為了保護我而決定棄賽,我知道的當下很感動。」黃筱雯的體育路還長,劉宗泰不想為了獎牌而冒險。她說,那刻深切感受到教練的用心。

 

也因為家庭的關係,與黃筱雯相處時間最長的是教練劉宗泰,而她對教練的態度從一開始的從敬畏到現在充滿感謝,「大學階段因為爸爸不在,我又長時間和教練待在國訓,所以他很保護我管得很嚴,以前很怕教練,所以都不敢跟朋友出去。」

 

這樣無微不至的關懷慢慢從拳擊場延伸到了生活各個角落,黃筱雯甚至以第二個父親來形容劉宗泰。

 

延伸閱讀:

臉上瘀青多了,心裡的傷反而淡了…黃筱雯拳擊人生「像堅挺的傘,擋下童年那場大雨」

 

 

無法改變家庭環境 但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接觸拳擊,讓黃筱雯找到成就感以及在家庭中缺少的那一塊,更讓她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心態正向:「就算爸爸這樣,我還是可以有不一樣的路。」

 

因為東京奧運一戰成名,黃筱雯的家庭故事被眾人所知,但就算童年過得陰鬱,黃筱雯對父親其實一點恨也沒有。

 

「最擔心的,是家庭背景遭起底後,爸爸會因負面評論而難過」黃筱雯這麼說,「我不希望大家把負面的事放大看,我們要給像他們這樣的人一點機會,而且爸爸也改變很多,應該要多鼓勵他。」

 

也因為一路上質疑黃筱雯的人不少,「我從來不覺得我特別有天分,看起來就瘦瘦乾乾的,常會有人問:『妳這麼瘦,這樣真的能贏嗎?』」不過,輿論懷疑對她並不是最大的打擊,她很好強,說會用成績證明給眾人看。

 

 

人生第一個刺青:莫忘初衷

 

黃筱雯左手臂上刺了不少個刺青吸引大眾目光,而她人生第一個刺青是18歲時,請爸爸在鎖骨位置刺上一句英文「Boxing girl remember why you started」,拳擊女孩記得妳為什麼開始,也就是「莫忘初衷」的意思。

 

父親是刺青師傅,黃筱雯過去接受訪問時談到,很多人對刺青的刻板印象是「壞小孩」,而她愛上刺青的原因來自爸爸;不過,她不想要爸爸那種傳統的「刺龍刺鳯」圖案,她刺青走的是可愛風,包括台灣圖案、奧運五環,或是美人魚公主、愛吃鬼巧達、小飛象,「誰說拳擊選手一定要很Man、短頭髮?」

 

而每當國際賽,她就會比手臂上的地圖,說她來自台灣。    

 

 

盤點黃筱雯逆轉悲觀人生5大語錄

 

一、我無法改變原生家庭的環境,但我能改變,我自己的命運,甚至,我想改變家人的命運彼此互相支持與祝福

 

二、不管他以前做過什麼,我以他為榮,也希望他能夠以我為傲

 

三、我從不覺得成功是屬於我一個人的

 

四、重返榮耀,就要先忘記榮耀

 

五、認真揮出每一拳,比奪牌更重要

 

拳擊女將 黃筱雯小檔案
 

大學就讀輔大體育系,生涯傑出表現

 

2023 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 拳擊54公斤級 金牌


2023 杭州亞運 拳擊54公斤級 第五名


2023 全國運動會 54公斤級 金牌


2023 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 54公斤級 金牌


2022 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 第四量級 金牌

 

2021 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 第二量級 金牌


2021 全國運動會 54公斤級 金牌


2021 東京奧運 51公斤級 銅牌


2018 雅加達亞運會 57 公斤級 銅牌


2014 南京青年奧運會 51 公斤級 第 6 名

本文暫不開放媒體夥伴授權

 

不只成交戶數與金額大縮水,房價也已從高點大跌二五%;作為香港房地產價格指標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顯示,香港房價指數在二一年創下一九一.三四點的歷史高點之後一路下挫,到今年三月十日跌至一四三.○二點,跌幅超過二五%。

 

香港房市從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後的○四年起漲,走了十幾年大多頭,一七年成為亞洲、甚至全球房價最昂貴的城市。但過去五年的房價指數走勢圖,出現股票技術分析師最忌諱的「三尊頭」(衝刺三次高價後出現大跌),即使過去兩年房價下跌二五%,香港還是亞洲房價最貴的城市,萬一跌破三尊頭的支撐,崩跌幅度可能深不見底。

 

更糟的是,房價才剛剛回跌,危害社會安定、傷害金融安全的「負資產」案例就暴增。香港金融管理局每一季公布「住宅按揭貸款負資產」,統計房價下跌造成房屋市價低於銀行房貸的案件數;二二年六月,負資產件數僅有五十五宗,第三季單季大增將近九倍至五三三宗,不過負資產金額只有微不足道的三億港幣。

 

但隨著樓市下跌,僅一年後的二三年九月底,「負資產」件數暴增至一萬一一二三宗,三個月後的十二月底,再暴增一倍多至二萬五一六三宗,列管負資產的貸款餘額,也暴增至一三一三億港幣(約五四五○億新台幣)。

 

雖然這些跌入負資產的房屋所有人,大多數都還在正常供樓(繳付房貸),連續三個月拖欠房貸的占比僅有○.○三%,但是香港房市持續下跌、成交萎縮、負資產案件呈指數型走勢飆升的現象,讓香港政府大為緊張。

 

房地產是香港最重要的產業,更是七三五萬香港居民的身家財產所繫。從一七年香港房市創下歷史新高起算,累計至今七年,總共有超過五十三萬套房子全部在天花板成交,累計金額更高達四兆八千三百多億港幣(約二十兆新台幣)!這些高價買屋的居民與巨額的房屋貸款,猶如大樓屋頂巨大的儲水槽,難以承受房價下跌的大地震;如果香港房價持續走跌,已經被譏笑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香港,恐將淪為真正的墳場。

 

港府賣地收入暴減釀赤字

財政司「撤辣招」防房市雪崩

 

香港政府自身是地產低迷的最大受害者,去年李家超政府編定的年度財政預算書,預計全年出售土地的收入是八五○億港幣,但全年標售地皮多起流標,最終全年賣地收入僅有一三四.四一億元,達成率僅十六%,而且比二二年還少了五三%。

 

賣地收入大跌造成財政黑洞,去年財政赤字突破一一○○億港幣,比原定的預算赤字翻了一倍,而且今年還要再舉債超過一千億港幣;香港政府過往以財政盈餘自豪,但是一九年之後連年赤字,至今已經連續第六年「見紅」。更糟的是,港府拍賣地皮頻頻流標,顯示地產開發商看壞未來幾年的前景,連土地都不拿了,遑論蓋房子,未來政府稅收也必然繼續下跌。

 

房地產原本就是香港政府的「核心事業」,香港官員對房市政策極為敏感,但現任特首李家超上台後,堅持港府政策出台必須與北京的政策相配合,香港房價已經跌了兩年,才在國務院總理李強逐漸放鬆對地方政府的房市政策管制後,在去年十月搞了一個半套「減辣」,可惜減辣效果有限,只好在今年二月底追加「撤辣」。

 

所謂「減辣」、「撤辣」,是指一○年之後,港府為了抑制炒房所推出的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以及雙倍印花稅(DSD)和新住宅從價印花稅(NRSD)等,向外國買家額外課徵房價十五%的附加稅,阻卻主要來自中國的境外買家炒房,這些打房政策被香港人稱為「辣招」。

 

李家超與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二月二十八日提出「財政預算案」時,宣布全面撤銷上述額外印花稅的政策,同時金管局也在同一天宣布取消銀行對購房者貸款必須先進行壓力測試的規定,並放寬三千萬港幣以下自住物業的貸款成數上限至七成,非自住物業也由五成提高至六成。藉由財稅與銀行貸款同步鬆綁,試圖重振低迷的房市買氣。

 

港府宣布撤辣之後,地產商與房屋仲介業者士氣大振,發動一波新聞熱炒,原本觀望的自住客開始出手,中國買家也進場掃貨。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在三月分的前三個禮拜,罕見連續出現漲升走勢,連續三周累計上漲二.六%,三月的第四周成交價再度下跌,四月初的成交紀錄又見回升;總之,算是初步止住了持續兩年的跌勢。

 

不過,撤辣之後的樓市成交處於「低檔放量」的狀態,成交價格則都在低價,顯示建商趁著政府利多政策加速清理庫存,而掛牌已久卻難以成交的二手屋賣主,則藉此出手離場。

 

Sevva

位在中環太子大廈頂樓,擁有無敵景觀、名人必到的熱門「蒲點」Sevva,4月17日正式歇業,前一天的最後營業日下午「保險女王」王玉環邀集數十位名媛聚餐,晚上則被「香江才女」俞琤包場,明星、企業家、富太太、藝文人士齊聚紀念,承載柯林頓、碧昂絲以及幾乎所有香港名人回憶的餐廳,就此走入歷史。(圖/翻攝自星島頭條網站)

 

BNO累計近19萬港人移英

港推「高才通」加速內地化

 

根據香港媒體報導,中國買家、特別是深圳南下的買家,占了三月至今成交案件的三成。跟香港的勞動市場型態一致:港英時期的白領陸續離開,而南下的中國白領遞補,香港與英美脫鉤、與中國加速結合的趨勢,同步反映在香港樓市的交易。想也合理,現在願意在香港購房的買主,都得承擔二十五年、三十年的房貸,都會跨過四七年「五十年不變」的門檻,屆時香港不論如何都會成為中國的一個內地城市。

 

我們觀察一個現象,就可知道香港正在快速內地化,英國在二一年元月推出專門為香港人打造的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計畫,到去年累計批准了近十九萬香港人到英國居住;香港政府的統計顯示,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連續三年錄得人口淨流出,二○年中統計一年移出二萬七千餘人,到二三年年中已經增加到十一萬三千人。

 

相反的,港府則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畫」(簡稱高才通計畫),吸引主要來自中國各省的白領南下香港工作。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去年底統計顯示,高才通計畫施行一年,已經批准十二萬件申請案;另外,在大灣區整合的國家政策下,也有超過一成的香港人有意移居深圳或是廣東其他地區。

 

香港政府「撤辣」政策能否扭轉拯救房地產頹勢,最終還是得看這波大移民潮、人口大置換的成效而定,這也是對李家超與北京政府徹底接盤香港、脫鉤歐美的全民公投。

 

回到文章最初,因「房租到期」而歇業的SEVVA,它的熄燈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終結,在香港娛樂圈呼風喚雨五十載的俞琤與老友們即將謝幕。郭志怡早前接受《南華早報》的訪問時就說:「I am sad about my city.」(我為香港傷心。)鬼佬的香港已經結束,離開是最自然的選擇。

 

但是中環太子大廈的頂樓還是會出現新的租客,而新餐廳的樣貌,將會是香港新主人的風格,一個符合「中國香港」的新面孔。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 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延伸閱讀
退休前竟診斷出癌末,打拼一輩子的辛苦錢「勞保」該怎麼領?「生前領vs.死後領」:選錯少領64萬
退休前竟診斷出癌末,打拼一輩子的辛苦錢「勞保」該怎麼領?「生前領vs.死後領」:選錯少領64萬

2025-04-02

小4兒憂「媽媽老病就我一人怎麼辦?」主播目標當「全配老人」:自帶保險不拖累,保護自己也放過孩子
小4兒憂「媽媽老病就我一人怎麼辦?」主播目標當「全配老人」:自帶保險不拖累,保護自己也放過孩子

2025-04-02

人口快速老化、照護悲歌不斷、支出落後國際⋯       全民長照不漏接  保險、稅收可雙軌並行
人口快速老化、照護悲歌不斷、支出落後國際⋯ 全民長照不漏接 保險、稅收可雙軌並行

2025-04-09

勞保年金60歲還是65歲領得多?達人解密最佳時機:黃金交叉歲數是它!同場加碼「幾歲能領」對照表
勞保年金60歲還是65歲領得多?達人解密最佳時機:黃金交叉歲數是它!同場加碼「幾歲能領」對照表

2025-03-31

00679B存股3年還在虧!失去「資金避風港」功能,20年美債CP值太低,連巴菲特都搖頭:投資債券你該注意的事
00679B存股3年還在虧!失去「資金避風港」功能,20年美債CP值太低,連巴菲特都搖頭:投資債券你該注意的事

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