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384)
索馬利蘭人民正在忍受四十年來最嚴峻的大旱,他們沒有喪失希望,而人道團體世界展望會更前進當地,讓希望的苗更旺盛。
掛著螺旋槳的小型飛機,從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機場緩緩升空,很快就飛得比東非低垂的雲朵還高。從窗外往下看,那是一片完整、幾乎沒有現代建築物的磚紅色土地,仔細再看,這片土地上也零星錯落些閃著金箔光芒的人跡,就像珠寶,明晃晃地點綴著非洲大陸。
然而,當小飛機終於降落在索馬利蘭,羅曼蒂克的美夢瞬間就碎了。
應台灣世界展望會之邀,我們第一次踏上這個位在非洲之角的地區,前往位在首都哈爾格薩附近的「卡拉流離失所者營地」,以及小鎮歐德韋旁的另一個流離者營地。
1.5萬人蝸居 五成家庭沒烹煮器具
旅程中,總會經過一些稱作「buul」的索馬利棚屋,那是種相當克難的暫時居所,用一些奶粉包裝、鐵皮和布料搭建起來,蓋一間要花五百美元,住戶每個月要付十五美元,直到付清。
「以前我們是富有的,至少家裡有床。」住在歐德韋營地buul裡的阿妮說,「因為旱災,我們失去了一百五十頭羊,這是巨大的改變,我心都碎了。」
卡拉營地二十四歲的年輕母親卡黛拉,則抱著她才五公斤重、嚴重營養不足的女兒來到一棟稍有規模的一層樓建物,這裡是「兒童營養不良及健康中心」,每個月總有不少嚴重營養不良的孩子來這求助,女孩是卡黛拉第四個孩子,眼睛又黑又大,小小的身體卻極瘦。
索馬利蘭當然不是個應許之地,但現在我們才發現,原來從飛機上瞭望到的金屬亮點,就是這些buul的鐵皮,日日反射著毒辣的日光。
而住在裡頭的流離者,正面臨東非近四十年最嚴重旱災,他們暫時棲身於此,隨時擔心著朝不保夕的食物、水、buul的費用,也隨時要擔心著天上紅燙燙的豔陽,和突如其來的細菌或病毒。
「二○一七年,旱災開始了,動物死在路上,人們也開始受苦……。」蘇韻璇是香港人,她已經定居在肯亞首都奈洛比好一陣子了,之前擔任世界展望會「索馬利地區項目發展及監察總監」,現在綜管整個東非人道救援的任務。她跑遍索馬利亞、索馬利蘭,聽過青年黨擊發槍枝,子彈呼嘯而過的聲音,也見過因小傷口感染而逝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