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魚,會是哪一種魚?
身兼魚販與暢銷作家的林楷倫,在台中文學館常設二館「作家的房間」舉辦「偽魚販指南之魚占卜之家」特展,他結合20多年賣魚經歷與自身敏銳的觀察力,以魚的視角解析人的個性,饒富奇趣。
林楷倫以有趣的「魚之占卜」呈現他觀察體悟出的顧客心理。
早在國中時期,林楷倫就在霧峰市場幫阿公賣魚,求學與販魚之路相互交錯,交大研究所念一半,他又輟學回鄉賣魚,白天拿殺魚刀,晚上提筆寫作,2020年以〈雪卡毒〉獲林榮三文學獎,處女作《偽魚販指南》筆觸誠實直接,描寫菜市場中,市井小民活靈活現的日常,廣受好評,在台中土生土長的他,應台中文學館邀約舉辦特展與座談會,暢談魚販人生所觀察的人之心理。
從「魚生」探究「人生」
「偽魚販指南之魚占卜之家」展間內,主要展出林楷倫書中章節〈偽裝魚販的指南〉的魚販穿著介紹,以及有趣的「魚之占卜」──從魚販角度觀察體悟出形形色色的顧客心理。
「魚之占卜是好玩的偽科學,很多人說蠻準的。」林楷倫笑著透露,其實是他以前愛看星座運勢,靈機一動,決定以最熟悉的「魚」為視角,透過人們吃魚的方式與愛吃的魚種,剖析每個人的內心世界。
例如,有些人會吃有細刺的魚,有些人只吃無刺魚肉,那些願意花時間挑細刺的人是「海鰻」,謹慎細膩,帶有老派的堅持。另一方面,「紅肉魚」活潑外向,「白肉魚」低調內斂,林楷倫說自己則是隨黑潮奔流的紅肉「鮪魚」,鮪魚必須一直游泳,停下來時,體內乳酸會使體溫飆高不適,牠朝目標全力奔赴的模樣,猶如人類世界的「工作狂」。
此外,還有隨遇而安、愛待在舒適圈的「小甘鰺」,心思細膩、願意追求挑戰的「狼牙鱔」,防禦心強的「石狗公」等,林楷倫刻意選擇大眾較陌生的魚類,希望大家藉此熟悉在地魚種,畢竟身為海島居民,沒理由不認識海洋生物。
生活即創作 日常即故事
數年前林楷倫告別市場,轉往經營Fine Dining(精緻料理)供貨,為米其林主廚尋找新鮮漁獲,職涯迎向新挑戰,但不變的是對「人」的入微觀察,「透過聊天了解主廚成長背景、個性與喜好,再善用魚販專業,我才能找出展現餐廳特色與高級風味的當季食材。」他也將這段經歷寫成新書《廚房裡的偽魚販》,呈現一篇篇小說般的真實故事。
人生中的種種觀察,都是林楷倫在這次展覽與他書中呈現的概念,「職人散文經常會有強調階級、挑戰體制等寓意,我卻只想寫日常,紀錄人的生活形象。對我來說,最有趣的永遠是生活,而不是意義。」林楷倫如此總結。
(台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