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逛逛美術館

逛逛美術館

撰文.賴鵬翔 攝影.唐紹航、蕭芃凱、李友欽

美食旅遊

橫山書法藝術館、益品美術館 ep-museum、原間影像工作室

1366期

2023-02-22 14:41

民間書法風氣盛行的桃園,有座橫山書法藝術館,體現傳統字畫與現代藝術的碰撞。

位於南投森林中的益品美術館,能感受戴勝益變身畫家的童趣快樂。

外觀摩登的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則可一窺「畫作醫生」不為人知的工作現場。

遊逛美術館,在建築、藝術與人文環境之間探索,來一場橫跨北、中、南的文藝饗宴。

埤塘作墨池

建築為硯台

 

桃園.橫山書法藝術館

 

緊鄰桃園機場捷運A17領航站和桃園高鐵站的橫山書法藝術館,在二○二一年底開幕就引起參觀熱潮。將藝術館取名「橫山」,源自桃園大園區的古地名,這座藝術館同時也是全台首座官方經營、以書法藝術為主題的美術館。

 

在地風氣盛

催生首座書法主題美術館

 

場館設計呼應書法藝術主軸,建築師潘天壹用「篆刻硯石」的概念,將埤塘作為「墨池」、藝術館則為「硯台」的意象規畫園區,形成流動的書寫地景,桃園市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說:「書藝館負責園藝的景觀設計師吳書原,在植栽規畫也大量使用外型如同毛筆之筆觸的狼尾草,別出心裁地跟主題相互呼應。」

 

藝術種類之多,為何挑選書法當作橫山美術館的主題?

 

王麗娟解釋:「桃園因為有在地國寶級書法大師黃羣英的推動與教學,民間書法風氣盛行,桃竹苗書法結社的相關社團有十多個,對於書法之教育養成與審美鑑賞都有一定的水準。而藉由數年的田野調查,文化局同仁也發現桃園正缺乏一個書法展覽場館的規畫,透過在地書壇倡議後通過審案,進而催生了『橫山書法藝術館』。」

 

王麗娟補充,過去書法作為中國傳統古代藝術,都是以書法名家的私人個展為主、沒有一個全面性的主題規畫概念,但如果書法能用現代藝術的主軸式策展概念呈現,也許形式更新鮮活潑,更能吸引民眾進入展館感受書法之美,且新一代台灣年輕書法家的養成十分扎實、野心蓬勃,更能適應這種多元的新展覽形式。

 

因此書法藝術館也積極安排主題式策展,光二三年就有橫山書藝雙年展、巨幅書法大字作品的榜書展、台灣客籍書法家展與女性書法家聯展等多檔展覽計畫,甚至展出數位結合傳統古書法的多媒體作品,用新方式來帶旺台灣書法藝術家、藏家與民間的書藝風氣。

 

為西方抽象作品注入新意

雙年展有看頭

 

進入館內後,當期展覽「二○二三橫山書藝雙年展」由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吳超然擔任客座策展人,展出多國書法家、藝術家超過六十件的作品;其中包括台灣書畫家李茂成以行草書寫而成的「孤峯頂上嘯月眠雲,  大洋海中翻波走浪」,對於文字在尺幅近正方形構圖中的疏密安排,有如篆刻藝術在方寸之間的搏鬥,在筆墨濃淡變化與行氣推進之中,展現豪爽之情。

 

除了傳統書法名作,雙年展還展出亨利.米肖(Henri Michaux)等歐美藝術家的畫作,展現其如何借鏡東方書法之力,為西方抽象作品注入新意,也非常值得一看。

 

逛完樓上書墨展場後,也別忘了走到館內地下一樓的大園尖山考古展示館,這個隱藏版文物館裡,展示出土自大園尖山上的考古文物、遺址發掘過程、古代環境的歷史生活展覽,還有可愛的吉祥物以說故事與多媒體互動的方式,藉由文物展示及影音體感互動遊戲,邀約大小朋友踏入桃園考古遺址的世界。

 

埤塘

建築師潘天壹將埤塘作為「墨池」、藝術館則為「硯台」意象規畫園區,5個館體如5個硯台,形成流動的書寫地景。

 

橫山書法藝術館

        橫山書法藝術館是全台首座以書法為主題的美術館,鄰近埤塘而建,十分壯觀。

 

筆墨之美

        館內的階梯放映空間,不定期展出用數位結合書法的多媒體作品,展現新型態筆墨之美。

 

2023橫山書藝雙年展

        「2023橫山書藝雙年展」由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吳超然擔任客座策展人,展出多國書法家和藝術家逾60件作品。

 

狼尾草

        景觀設計師吳書原使用外型如同毛筆之筆觸的狼尾草,呼應書法館主題。

 

橫山書法藝術館

 桃園市大園區大仁路100號

 03-287-6176

 

藏在心中30年

戴勝益的美學事業

 

南投.益品美術館 

 

二○二二年七月遷至現址並重新開張的益品美術館,是王品集團創辦人與前董事長戴勝益埋藏心中三十多年的夢想,耗費破千萬打造的新館,由內部同仁與戴勝益親自討論館體造型。優美的白色方形鋼構建築,在落地玻璃上有鋼製的鏤空圓環帷幕裝飾,將台灣傳統鐵花窗元素意象融入。

 

館長周佳其說:「之前舊址是跟地主租賃,去年(二一年)董事長買下鹿谷這塊地並遷館至此,民眾花百元便能入場,還可喝咖啡與南投好茶,希望能將美學事業在此落腳並永續經營。」

 

美術館的主人翁戴勝益從小就喜歡畫畫,約一九八一年時開始與妻子劉採卿一同向袁國浩老師學畫,每周固定到畫室創作油畫兩小時,「那時創業壓力大,平常都在想公司策略等嚴肅的工作問題,只有在畫畫時能靜下心來、放下思緒,得到喘息空間。」戴勝益說。

 

前期創作小尺寸

退休後盡情放開揮灑

 

累積作品一多,擔心以後畫作不知會流落何方,因此戴勝益一直都有成立美術館、讓作品長久流傳的夢想,直到一五年退休後,卸下二十五年的企業經營者身分,戴勝益才在最愛的南投山林裡開設私人美術館,展放多年來累積的百幅油畫、壓克力顏料畫作。

 

分析戴勝益的創作時期前後對比,在一五年前,他偏好單幅小尺寸的油畫創作,筆觸著重於堆疊觸感和混合色塊交合之感。一五年退休之後,則喜歡以大尺寸畫布的壓克力顏料創作,使用色彩以原色為主,色調歡快繽紛、構圖也更簡單。

 

周佳其分析原因:「退休前董事長作畫時間較少,因此只能完成小尺寸油畫,也許是彼時狀態壓力較大,因此畫出來的作品色調較壓抑、構圖細節也更複雜。退休後,他有時間創作較大尺寸的畫布,使用媒材也從油彩改成能大面積上色的壓克力顏料,技法也更多元,甚至以刮畫、報紙上色等技巧創作,從構圖與色彩上,都能看出他更重拾兒時作畫、無壓力的快樂心境。」

 

周佳其舉例,館內展出的《筆筒樹》,高度約二.五公尺、寬度約四.七公尺,就是戴勝益二二年創作的巨幅壓克力作品,除了主色是大膽的紅、綠、黃配色外,畫中葉子的紋路則是由畫筆後頭的筆尖處一筆一筆刮畫而成,這幅搶眼鮮豔的超大尺寸畫作,也讓來訪民眾爭相合影。

 

分析戴勝益的創作題材,多以自然風景、花草樹木為主,帶點印象派的色塊組成構畫意象,如《溪頭》用粉嫩色彩畫出大學池之美景,《芒草》則勾勒出草穗隨風擺動的姿態,大面積的紫色背景,也有不同於其他作品的寧靜與浪漫氛圍。

 

另外,戴勝益個人最愛的畫作,則是放於展廊入門處的《合歡山杜鵑花》。喜愛登山的他,登百岳的起點就是合歡山,因為熱愛合歡山,甚至希望將骨灰埋藏於此。此作筆觸歡快、層次豐富,後方魁梧鮮綠的山貌,襯得前方杜鵑花的色調更為嬌媚,也是來館不可錯過的必看之作。

 

絲瓜花

戴勝益將作品《絲瓜花》印在茶包鐵盒上做成伴手禮,讓客人可以買回家喝好茶。

 

戴勝益

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自小愛畫畫,習畫數十年後,退休圓夢開設私人美術館。

 

芒草

《芒草》勾勒出草穗隨風擺動之姿,紫色背景有寧靜與浪漫感。

 

筆筒樹

  館內尺寸最大的巨幅壓克力新作品《筆筒樹》,高度約2.5公尺、寬度約4.7公尺,搶眼鮮豔讓民眾爭相合影。

 

 新館

        新館為白色方形鋼構建築,落地玻璃上鏤空的圓環裝飾,致敬台灣傳統鐵花窗文化。

 

合歡山杜鵑花

        展廊入門處的《合歡山杜鵑花》是戴勝益個人最愛的畫作,山巒錯落有致,映襯前方杜鵑姿色嬌嫩。

 

益品美術館 ep-museum

 南投縣鹿谷鄉中正路二段211巷19號 

   04-9275-2203

 

「平權」新場館

揭畫作醫師神祕面紗

 

高雄.內惟藝術中心

 

高雄大美術館計畫的最後一哩路「內惟藝術中心」在二○二二年十一月開始試營運,也是繼高雄市立美術館、兒童美術館後,美術館園區內的第三個館所,距離環狀輕軌線車站步行僅數分鐘路程,開館六天就創下萬人參觀紀錄,也成為鼓山區的文化新地標

 

消弭拘謹距離感

打造藝術平權時代

 

內惟藝術中心所面向的內惟舊社區,過去為埤塘地形,舊名「內圍」,早期便是高雄平原的重要傳統聚落,也曾是平埔族「馬卡道族」的生活場域;日治時期改名「內惟」,而後高雄美術館於一九九四年在此區成立,附近形成美術館特區新住宅聚落。

 

高雄市文化局局長王文翠說:「市府團隊整合鐵路綠園道、輕軌捷運環狀系統建設,藉由內惟藝術中心的興建與落成,用美術館園區西側的開發,來帶動內惟舊社區的發展新契機。」

 

主館建築設計,由曾打造台中市政府、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的知名建築師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操刀,高低起伏的帶狀白色街廓式建築群與多角形設計,是以柴山綿延起伏的山形為靈感,日前還獲「二○二二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畫設計類」獎項。

 

有別於一般傳統美術館、博物館嚴肅殿堂式的氛圍,內惟藝術中心是一個以「平權」為理念的新型態場館,入館不收門票且不定期更換展覽主題。內部空間無柱無樑,屏除藝術給人高高在上的距離感,透過開放式動線規畫,希望參觀者邊走邊逛,讓藝術進入生活,消除民眾進入美術館的拘謹感,也消弭作品與人群之間的藩籬。

 

開館展覽秀出土文物

連結內惟土地歷史

 

一進入大門,挑高的白色迎賓廳牆上,就能見到美國觀念藝術家約瑟夫.科蘇斯的巨幅燈光裝置作品《世界地圖(台灣)》,粉色霓虹燈還原了十七世紀荷治時期古地圖《台灣海圖》中的西海岸輪廓;而大廳中的公共藝術裝置《極速飛行》,則出自藝術家陳怡潔之手,選色以卡通角色為發想,作品配色分別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柴郡貓、日本漫畫《小甜甜》為靈感,繽紛的立體裝置,成為進入藝術新世界的奇幻入口,王文翠說:「這個作品因為色彩討喜、造型可愛,也成為小朋友們來此必拍的人氣王之一。」

 

走向大廳左邊,可進入以三個白色半圓弧形牆面所組成的人文書店空間「內惟閱讀」,選書包括藝術、設計、建築、時尚等領域,民眾來此可購買書籍,或是在此開卷靜心閱讀。在這個半圓形空間內,也展出內惟在地紙雕藝術家Wuba Yang所創作的紙蕨作品,亦可見經典設計座椅主題展「惟椅」,精選十二件世界館藏級的經典設計師單椅作品在此展出。

 

走至大廳右邊,長廊式的多室展廳,則是以「在地土地歷史」為主題的開館展覽「解惟.解圍」,因內惟為小溪貝塚遺址,除了展出考古歷史出土文物外,還有新銳藝術家羅懿君擬仿當地的小溪貝塚文化遺跡,創作出如同攀岩場的多媒材藝術作品。

 

首創文物健診

來為傳家寶物掛號吧

 

長廊盡頭是館藏作品修復室,參觀者可以從透明景觀窗看到有「畫作醫生」之稱的修復師工作狀態,這也是全台首創的參觀方式,王文翠說:「一般美術館的作品修復室與修復師的作業場域都屬於後場範疇,並不被人們看見,但是內惟藝術中心特別將這個內部神祕空間完全展示給大眾觀看,透過看見幕後修復師的工作現場,去了解保存畫作辛苦的一面,也能藉以推廣典藏教育的重要性。」

 

而且民眾不只能透過玻璃窗遠眺,每個禮拜天下午,修復室還會舉辦預約制的空間導覽、開放二十名參觀者進入工作室,由修復師親自解說修畫設備、操作流程等細節,讓民眾能更了解文物修復的各種過程。

 

此外,工作室還會舉辦藝術修復相關的專業講座,甚至開放「文物健診掛號」,讓民眾能拿自家收藏的藝術作品或傳家老文物來此給修復師們「看診」,請專家給予修復規畫或保養建議,這也是台灣美術館對於文物修復與民眾互動的創舉,讓藝術作品的典藏進入生活,教育意義極大。

 

柴山

   知名建築師劉培森以柴山起伏的山形為靈感,打造場館主體高低起伏的建築輪廓。

 

作品修復室

        內惟藝術中心全台首創可參觀的館藏作品修復室,民眾可透過玻璃窗看見修復師的現場修畫工作。

 

內惟閱讀

        人文書店空間「內惟閱讀」可購買書籍或靜心看書,更展出在地紙雕藝術家Wuba Yang的紙蕨作品。

 

兒童互動藝術區

        館內的兒童互動藝術區,可帶孩子與作品一同玩耍,不管大人、小孩都能「平權」地讓藝術進入生活。

 

惟椅

    館方與「忠泰生活開發 JUT LIVING」合作策畫的經典設計座椅主題「惟椅」,精選12件館藏級經典設計師單椅作品展覽。

 

圓形裝置

        大廳後方牆面為約瑟夫.科蘇斯的霓虹燈裝置地圖作品《世界地圖(台灣)》,圓形裝置則是陳怡潔的作品《極速飛行》。

 

小溪貝塚遺址

 

小溪貝塚遺址

        因內惟為小溪貝塚遺址,展覽「解惟.解圍」除了展放出土文物,還有藝術家羅懿君擬仿當地文化遺跡創作的多媒材作品。

 

內惟藝術中心

 高雄市鼓山區馬卡道路329號 

   07-553-8935

延伸閱讀
石牌站最美建案 即將公開 美術館概念 昇華家的藝境
石牌站最美建案 即將公開 美術館概念 昇華家的藝境

2021-10-06

慢遊桃園地景藝術節 秋天的無牆美術館
慢遊桃園地景藝術節 秋天的無牆美術館

2018-09-11

亞洲現代美術館「無極之美-趙無極回顧展」開幕
亞洲現代美術館「無極之美-趙無極回顧展」開幕

2017-09-18

城市街區是活態美術館
城市街區是活態美術館

2011-11-17

張裕能  打造私人美術館實踐藝術品味
張裕能 打造私人美術館實踐藝術品味

201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