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有點像文革前夕的感覺。我打個比喻,大家像吃了迷幻藥,在習近平面前高興地跳舞,追隨一個領袖,一起去進行一場偉大的鬥爭、突破。」在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20大)、一中全會落幕、7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亮相後,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員蔡文軒,如此描述20大給他的感受。
不諱言這次「入常」人選讓他「跌破眼鏡」,蔡文軒認為,本次入選中央政治局常委者,皆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親信,「政治能力不再是重點,取而代之的,是對習近平的絕對忠誠。」
根據蔡文軒觀察,20大後,中國共產黨內,已沒人敢對習近平有異議,「(20大)甚至有點像為了宗教意識型態而努力,大家膜拜、跟隨教主的活動。」
致理科技大學國貿系副教授張弘遠表示,7常委見面會後,外界已開始重新修正對習近平的認知,「你可以看到,一個執政10年的領導者、這麼重要的國家、這麼重要的領導人,大家原本以為,他的第3任期,應該是某些『確認事情』的延續,如今,我們卻要重新建構對他的認知。」
▲中共20大猶如一場膜拜、跟隨「教主」習近平的宗教活動。(圖片來源: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官網)
政策方向不明 中國成了「失速列車」
不只人事安排出乎意料,事實上,自習近平上任以來,其政策也常令人摸不著頭緒。張弘遠直言,「我可以負責任的講,當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時,沒人知道他在講什麼。政策的內容是什麼?(後來才)出現很多詮釋、定義、再說明。」
「過去5年、10年,習近平講的這些政策、願景背後,哪些有具體規劃、清楚步驟?現在看來,就是解決貧窮問題,在這件事上,中共有展現出政策規劃和具體步驟,但多數政策都只是願景;例如,習近平提出『中國式現代化』,並沒有清楚方向。」張弘遠說。
既然政策缺乏具體措施、方向;那麼,未來中國將走向何處?從20大可看出,習近平已將中共「黨內多派、互相制衡」的機制徹底破壞,黨內已無對最高領導人的權力制衡,中國現在就像一台由習近平擔任列車長的「失速列車」,「就算把中國帶往懸崖、掉下去,也沒剎車。」蔡文軒形容。
▲現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被認為可能是習近平的備位人選。(圖片來源:翻攝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
「入常」者皆為習親信 其中一人可能是備位人選
習近平破例3連任中共總書記,「入常」者全為親信,集所有權力於一身,猶如皇帝;但,即使是皇帝,若遭遇特殊情形(例如健康出狀況),勢必得指定接班人。值得注意的是,在20大前,據各方觀察,習近平似乎沒有接班人,不過,7常委出爐後,已有可能人選浮上檯面。
「從常委名單來看,我覺得,丁薛祥(現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是備位。」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指出,20大前,外界便預期丁薛祥會「入常」,且職務應是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或中紀委書記(兩項職務已確定分別由蔡奇、李希出任),「但他(丁薛祥)卻被擺在國務院常務副總理的位置,那個(備位意涵)很明顯。」
王信賢解釋,今年60歲的丁薛祥,一直以來都是習近平的左右手,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一職,「基本上,就是習近平的大秘書」;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只要習近平有出訪行程,丁薛祥一定跟著去,所有的地方考察,他也隨侍在側,「所以,丁薛祥對習近平應該最熟悉,也是習最信任的人。」
▲在7常委見面會上,習近平率領丁薛祥(紅圈處)等人「出場」。(圖片來源:翻攝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
刻意安排補資歷、建立「大局觀」
就經歷而言,丁薛祥出身黨務、幕僚單位,缺乏地方一把手、二把手經歷,也沒有中央職能部委經驗;因此,王信賢判斷,這次丁薛祥「入常」,擬出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就是為了讓他熟悉全國經濟、社會、民生、農業等事務,建立「大局觀」。
坦言之前判斷,習近平應無接班人,王信賢強調,丁薛祥被安排在國務院常務副總理的位子上,確實令人意外,因為有太多人比丁更適合擔綱該職務,「丁薛祥資歷不那麼足,(國務院常務副總理)應該不是他,但卻是他,所以我才想,會不會有這個可能(備位)。」
基於以上看法,王信賢說,「到了2027年,習近平74歲,如果他身體沒狀況,當然繼續連任;但,如果有狀況,還是有一個人,可以遂行習近平的意志。」
中共20大特別報導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