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外流人口找到回鄉工作希望,嘉義縣築巢引鳳,轄內產業園區預計2025全數完工,可望創造6萬個工作機會,加上最新成立的嘉義科學園區,吸引三低一高前瞻產業、全球冠軍進駐,有大廠祭出60K高薪網羅人才,大隻雞晚啼的農工大縣正全面脫胎換骨,搶賺科技財,打造下一世代護國神山群。
今年初,總統蔡英文視察中科院民雄航太園區,「台灣人在享受嘉義縣優良的糧食生產之餘,也非常高興看到嘉義縣有一個未來世代最重要的產業,能在這裡落腳生根、發展,這是對嘉義鄉親最大的回報,希望一代又一代嘉義鄉親、年輕世代,都能在嘉義縣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一段脫稿談話,讓嘉義縣大家長翁章梁當場紅了眼眶。
長久以來,嘉義縣是中南部坐擁大平原面積的臺灣糧倉,因顧及國內40%糧食自給率安全範圍,導致產業發展受限。「我常在想,嘉義縣又老又窮,是因為嘉義人太懶惰、不努力嗎?」背負產業原罪也好、歷史宿命也罷,翁章梁上任以來,首要工作就是打破現狀,全力開發多樣產業園區,吸引多元產業入駐,希望從根本改善嘉義縣的產業結構,成為自己人的靠山。
擁海陸空優勢 接軌世界產業鏈
事實上,嘉義縣的先天條件並不差,高鐵、水上機場、布袋商港,讓嘉義成為全台少數同時擁有海陸空優勢的縣市,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往返中科、南科皆便利,曾文、蘭潭、仁義潭水庫與全國面積第2大漁電共生,使工業區必備的2大命脈供應豐沛無虞,有助於串聯強化產業上下游供應鏈,成為世界工廠的灘頭堡。
尤其中美貿易戰,加速台商回流,有土地、不缺電又有高鐵經過的嘉義縣,可謂萬事俱備。隨著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馬稠後產業園區、中埔公館園區、水上南靖園區、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及民雄航太園區即將到位,也為嘉義的產業結構產生量變質變,加上中央挹注全台最新嘉義科學園區,提供「返嘉」青年人才更多元就業選擇。
以嘉義縣自主開發、近期甫開發完成的馬稠後產業園區為例,定調為台灣首座智慧健康照護科技園區與智慧機械園區,吸引低污染、低耗能、低耗水、高價值「三低一高」產業進駐,包括全球車燈大廠帝寶工業、伺服器機殼大廠勤誠興業、食品大廠大成集團、電燒刀製造王大瓏與長庚生技等,日前已有大廠祭出60K網羅人才,高薪族群進駐後也將帶動居住環境與都市風貌變革。
微型文創園區 集藝術觀光遊憩
除了拚產業經濟發展力道與硬實力,嘉義縣更要拚文化觀光軟實力,故宮南院周邊微型文創園區已完成招商,匯集民間14.5億元投資額,打造結合藝術、科技、觀光與遊憩園區,包括景點渡假villa及野奢帳篷體驗、文創DIY工作坊與產業育成中心等,連結故宮南院、蔗埕文化園區,形成帶狀藝文、文創走廊,打造南台灣藝文匯聚中心與文創觀光新亮點。
至於撐起農工大縣另一隻腳農業根基,在既有優勢基礎上,針對農業菁英開設國本學堂,透過科技農業與農業行銷課程,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轉型是深水工程,但對翁章梁來說,再寂寞也必須堅持,唯有當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並重,嘉義縣才能邁向智慧永續之都,他自信宣稱:「只要台灣在國際分工位置不變,未來嘉義勢必會在產業發展中扮演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