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任一年的卡森發現這樣不但沒用,被罰的人還將「受苦」當光榮,拿來吹噓。受罰次數越多的人,在監獄的地位越高,紀律因此更難維持。
卡森看出少年犯想用「硬碰硬」來強化男子氣概,如果使用反向思考呢?他得到法庭許可,實施新規定。凡是違反規定的人,要吃三天嬰兒食品!一開始,犯錯的人都拒吃。但餓得受不了,只好乖乖吃。因為沒法吹牛,只會招來嘲笑,江湖地位崩潰。
這招成效明顯,其他少年監獄也紛紛跟進,卡森因此還被選為「警長之星」。唯一缺點是嬰兒食品的價錢太貴。這就是面對一樣的問題,有不一樣的解法。

創意需要有不同領域的思惟模式,互相連結與整理,才能觸類旁通,解決問題。
(插畫/李俊健)
不同解法換專利 台灣靠免削鉛筆走天下
再來看鉛筆,鉛筆可說是完美的書寫工具,但這項工具有個缺點──使用時必須麻煩地削鉛筆。
台灣有位洪勉之,他是造船工人,每天辛苦工作,回家還要給女兒削鉛筆。他心想:能不能有個免削鉛筆?他以斗笠為靈感,把鉛筆芯做成像斗笠堆那樣一節節的,要用時再一節節地「擠出」。
他在一九六○年代以八百萬新台幣,將專利賣給紡織大王莊金池先生。而莊金池在一九六七年開設百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六九年六月將免削鉛筆推向市場。上市後行銷全世界,取名Bensia,就是台語「免削」的發音。Bensia還登上大英百科全書,是第一個聞名全球的台灣話。不一樣的解法創造龐大商機,更造福全世界的人。
為什麼會有不一樣想法、不一樣的解法呢?並不是腦子有什麼不一樣,而是一樣的腦子,思惟模式不一樣。老話說:「一次可能是意外,兩次可能是巧合,三次、四次就一定是模式。」
如果我們的思惟模式是創意型,那創意就會源源不絕。反過來,就算有運氣,我們也認不得。好像人家在下圍棋,如果你不會圍棋,黑黑白白你不知道在下什麼?因為你腦子裡沒有圍棋的模式。如果你不會打麻將,電影演到麻將,你就不知道人家在做什麼?
要有創意的思惟,必須有來自不同領域的思惟模式,組成相互關聯的框架,整理間接和直接的經驗。像查理.蒙格說的:「最少要有八、九十種模式,才不會被人當傻瓜騙。」
也如費茲傑羅說:「要評斷一個人是否具備第一流的智慧,就是看他有沒有能力在心智中,同時存在兩種對立的概念,而仍能保持正常運作。」
反過來,如果只有單一的思惟模式,就會扭曲現實,讓現實符合你的模式,變成「削足適履」,像手裡拿著錘子,眼中的世界是一根釘子!
創意是,看一樣東西,有不一樣看法。創意是,有一樣問題,有不一樣解法。
創意是,一種思惟模式,不是一個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