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利事業的渠道有7萬多公里,能繞赤道7圈半,這是先民一路上建設、創造的。」走在苗栗的農田間,國民黨苗栗縣長候選人謝福弘熟門熟路,熱情地介紹台灣水利現況、一邊與稱呼他「會長」的農民打招呼,展現自己與父親在水利會工作逾一甲子的累積。
謝福弘的父親謝彩和在水利會服務40多年,自謝福弘有印象以來,就經常有農民跟水利會的員工來家裡拜訪,不分上下班時間,經常有人來跟父親聊水利會的相關事宜,謝福弘回憶:「當時我就發現,大家都很尊重我爸爸,那時候我還不懂水利業務是什麼,長大後才發現農民真的很辛苦」。
苗栗縣長候選人謝福弘從小看父親在水利會忙進忙出,對苗栗農民感情深厚。(攝影:劉咸昌)
父子在水利會打拚逾一甲子 謝福弘:要當公僕、不是當官
其中一段讓謝福弘印象最深的經歷,就是因為水源不足、剛要推行輪灌制度時,他說明:「推輪灌制度當然會碰到很多農民不諒解,我就常問他(謝福弘父親)為什麼要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他回答我『對的事就是要做,總要有人做』。」
看著父親擇善固執、把農民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在做,耳濡目染之下,謝福弘不僅跟父親學到許多待人處事的方法,對水利會的工作也產生憧憬,在大學畢業後報考水利會並如願克紹箕裘,繼續服務農民。
謝福弘(圖左)進入水利會工作,受父親(圖右)的影響很深。(照片:擷取自謝福弘臉書)
當謝福弘開始投入水利會的工作,面對的挑戰已完全不同,為了更有效率解決並管理水利,「電腦化」成為重要關鍵。儘管本身是文科生,但他為了深入了解水利工程,研究所選擇資訊工程科系,希望能實際應用在改善水利效率。
「當時要自學電腦還沒有那麼方便,我都是買參考書來看,有時候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就要買一本書,看到這本書上某一個問題,又要去買另一本書來看,買著買著就花了10多萬在這些書上。」謝福弘就這樣從一竅不通到自己能寫程式。
謝福弘本為文科生,為推動水利會電腦化選擇跨界理組,最後還學會自寫電腦程式。(攝影:劉咸昌)
謝福弘文科生跨界理工科 為水利會電腦化花10多萬自學
在水利會服務逾30年的謝福弘對處理眾人之事相當有經驗,在高中時期即加入中國國民黨的他,黨齡接近50年,對這次臨危受命代表國民黨參選苗栗縣長,卻面對藍營分裂的窘境,沒有太多怨懟,只說自己一直都有忠黨愛國的情操,面對挑戰選擇把擔子挑起來。
這次競選苗栗縣長,謝福弘打算拿出以前服務農民的態度來照顧苗栗縣民。謝福弘分析:「在我出生的那個時代,(縣長)不是做官而是叫做公僕,我總覺得現在這樣的觀念好像已經沒有了。」
「我在當水利會會長時,就是用公僕的精神去服務農民。所以,我的農民來到水利會打赤腳也無妨,要拿陳情書找我們幫忙代寫也都可以,因為我是『公僕』就是要為人民服務的,幫人民做事情、想辦法在符合法律的範圍內去解決人民的困難。」謝福弘擘劃著勝選後的藍圖,希望將來不管是面對市、農、工、商,都能夠提供過往在水利會所累積的服務經驗。
謝福弘表示參選不是要當官,而是要當縣民的公僕。(攝影:劉咸昌)
最愛「忠肝義膽」小馬哥 以身為客家人為傲
有趣的是,謝福弘非常喜歡由影星周潤發所主演的《英雄本色》電影,因為其中由周潤發所飾演的「小馬哥」,就將他心目中「忠黨愛國」、「俠肝義膽」的情操表現地淋漓盡致,「做朋友就是要義氣相挺,不能隨便欺騙,人一定要言而有信,所以我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我就不會亂講,我能做到的事情我才敢講」。
身為客家人的他也對客家族群充滿驕傲,「你知道為什麼軍隊最喜歡客家人,特種部隊很多都是客家人出身的嗎?因為客家人好教、不會亂想,說打就打、忠肝義膽,只要是保家衛國,不會喊得震天價響卻沒衝出去,客家人就是如此樸實憨厚」。
已經66歲的他,當初參選前徵詢太太的意見,太太並不樂見他參選,因為選戰太耗體力,太太擔心他的身體能否負荷。但當謝福弘心意已決,太太態度轉為支持,也常常跟著一起跑大大小小的競選活動。
謝福弘與太太年輕時的合照。(照片:擷取自謝福弘臉書)
競選期間,謝福弘每天早上7點就必須出門跑行程或拜票,掃街沿路跟人握手、鞠躬,其實是件非常累的事,每當他累到想要休息,看看身後的競選團隊,每個人都比自己更賣力在拉票,他就知道自己沒有理由缺席,為了完成當苗栗縣民公僕的理想,他必須奮力走下去。
謝福弘小檔案
黨籍:國民黨籍
生日(年齡):1956年9月10日(66歲)
學歷:文化大學政治系學士、中華大學土木與工程資訊系碩士
經歷:直選第三屆、第四屆苗栗農田水利會會長,行政院農田水利署苗栗管理處處長
家庭:已婚,育有一女
重要政策:
1.經濟提升:擴大竹南科學園區、推動衛星產業專區(五十公頃)廊帶、企業總部設籍苗栗優惠方案2.醫療提升:推動「揪團健檢得來速」一日遊,重點醫院升級醫學中心級重度急救責任醫院計畫,乳癌、大腸癌、肺癌精緻化健檢補助
3.觀光提升:建立苗栗168深度遊觀光圈、推動高鐵站觀光專車轉運計畫、提振年度來苗旅客500萬人次
4.社福提升:分區成立銀髮長照園、學區型30所「社區式長照服務」計畫、優化托育青年成家計畫
5.教育提升:推動3-6歲幼兒園就讀零負擔計畫、提升50人以下小校競爭力計畫、擴大高中「雙聯學制課程」補助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