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選戰打得冷颼颼,猶記得2018年縣市首長選舉,韓國瑜靠著發大財的美夢異軍突起,藉由社群媒體的助力,網軍聲勢強到可以幫助讓國民黨其他地方選情,「青天白日旗」成為輔選造勢的必要象徵。
4年過去,只要參選人被扣上與「網軍」連結的帽子,儼然成為「社會流氓」,甚至為遠戰帶來不利影響。2022年選舉,找不到如韓國瑜一般高討論度的「網紅型」政治人物,保守低調、政黨色彩模糊的「佛系」參選人反受歡迎。
網紅型政治人物崛起 粉專炒作聲量
政治人物在鏡頭前談論自己的政治理念,要如何展現親和力、爭取選民認同?在網路資訊爆炸的社群時代,傳統的挨家挨戶拜訪效果有限,透過「政治小編」巧手包裝「人設」製造高聲量成為一種捷徑。
由政治小編與網軍組成的團隊,最早可回溯至2014年的北市長選戰。當時,仍是政治素人的北市長柯文哲,競選期間就有專責小組鎖定網路族群、緊盯各種網路平台的輿情,每天回報選舉議題跟民意,讓總部快速制定策略因應,同時在網路上針對輿論發展以不同帳號回應、甚至帶風向。
其中最著名的爭議,即是遭質疑在PTT八卦版有33個帳號,而曾幫台北市長柯文哲擔任網路操盤手,邱昱凱也在當時被封為「網軍頭子」。
在當時的台灣,勝選與否的關鍵就在—一個政治人物是否能聚集網路一定數量的聲量。
網路人頭匿名在PTT各大版上帶風向,網友最常酸「丞相,起風了。」這股遭控輿論走向的風潮在2016、2018年選舉站上一波高峰,八卦版上出現許多幾乎整天常駐的「推文部隊」,在各類推文下一點一滴偷渡一些文字,表達對特定政黨或人物的厭惡,淺移默化讓一般使用者誤判現實風向,動搖原本的立場。
跌破外界眼鏡讓高雄市「綠地變藍天」的韓國瑜,台灣議題研究中心等大數據公司分析都指出,他在網路的按讚、分享與評論等社群活躍度一直都遠超過其他同黨候選人。
同時,「網紅型」韓國瑜深陷買「網路水軍」的風波,如筆名「人渣文本」的輔大哲學系助理教授周偉航就曾分析,韓國瑜在網路聲量還有留言,背後疑有中國假帳號操作選情。
「在那幾年,由於政治人物的高聲量可轉換為選票,利用梗圖傳播快速及淺碟思考的特性,2018的選舉,基本上就是小編的對決,政治人物透過小編經營個人形象與人設獲得熱烈迴響。」一名資深網路操盤手。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陳其邁敗選後的「書房直播」中,他的愛貓「陳小米」突如其來地出現,兩人溫馨互動讓許多「有貓就讚」的網友買單,形象搖身一變成「暖男」,網路人氣翻漲。
接連幾年,政治小編是所有選戰團隊的標配,政治人物的「人設」是空戰的主旋律。
這名操盤手分析,過去小編的對決比較偏向檯面上正向經營政治人物的粉專,目的是炒作個人聲量,這個風氣到2020年來到最高峰,分析主因由於綠營因為2018大敗後,花了兩年時間整軍,開始佈局網路,利用梗圖傳播速度快及淺碟思考的特性,加上「芒果乾」仇中牌奏效,以及醜化韓國瑜的各種素材,一口氣收復曾被韓國瑜及柯文哲佔領的空軍優勢。
一位熟悉民進黨網路操作與側翼粉專事務者跟記者分享,先是利用總統在英文的Line官方帳號在全台吸引網路使用者,把吸引來的使用者用標籤分群、分類,再精準地以不同政治人物、議題經營;同時,也藉由不同議題的大型造勢活動,實體吸引來的選民也會被分類,並將這些網路使用者在實體與網路社群中會被互相圈粉,也會互相導流。
「網紅」勢微、側翼粉專進化 潑髒水的軍備競賽
近期,過去2014年柯文哲發跡的「網紅政治」逐漸式微,政治人物型態轉變,不會從台面上發表仇恨發言,網紅式操作,開始轉到「側翼」,各自陣營粉專與社團,這些同溫層的鞏固與活化。
台灣吧、梗綠、打馬悍將或「靠北XX」等過去匿名粉專熱漸退場,現在側翼操作「進化」,四叉貓、焦糖哥哥、周玉蔻等有頭有臉的人逐漸浮上檯面,包含醫師、護理師或律師等各行各業的素人,擴散能量更快更強。
一名熟悉網路社群操作的業界人士說明,由於每個陣營都在買「水軍」,即買假帳號帶風向,現在很快就會被發現、拆穿,匿名帳號與側翼粉專可信度快速下降後,有臉孔的網路意見領袖或網紅填補「缺口」。
他說,各陣營與公關公司慢慢發現要以素材發想與創作,「過去海量假帳號撈流量,轉而要做圖卡、素材,還要透過側翼、KOL發想,大的帶小的、小的帶更小的,彼此互導流量。」
曾參與運作的幕僚坦言,有時要牽線找網路「友軍」,安排與總統、部會首長合拍影片,或在網路上分享部會貼文,對象就包含不同平台的網路意見領袖或是素人網紅。
藍營幕僚也透露,綠營有養起網軍,佔領臉書、IG以及line等平台,等於被捱著打,「近期確實有養匿名粉專,藍營也有相關人才,不過大家過去沒有專注打網路戰,現在選戰時期有慢慢歸隊」。
周玉蔻事件成斷點 「佛系」選舉成主旋律
網軍在社群媒體製造輿論與風向,與線下實體支持者護導流量的戰略,成功的操作包含今年1月台中第二選區立法委員補選,具專業形象的前不分區立委林靜儀就成功戰勝地方勢力顏寬恆。
然而,多家輿情公司近期都觀察到,網軍的操作紅利明顯遞減,以往高聲量、高討論度即能轉換為選票的網軍操作,如今轉為一場「仇恨值」的比較競賽,誰低誰有票。
一名在網路輿情公司任職的人士觀察,近期包含恩恩案打新北市長侯友宜「打不太動」、周玉蔻掀蔣家緋聞以及高虹安的論文系列事件打出反效果,年輕選票反而快速流失。業界人士分析,「這一套空軍戰法不是每一次都適用,只有碰到顏寬恆有家族負面包袱的才有效,碰到侯友宜這種民眾仇恨值低的政治人物就無法發酵。」
這名人士舉北市選戰為例,從網路聲量來看,周玉蔻事件是具體的斷點,「當周玉蔻開始打蔣萬安時,當周蔣萬安的聲量逆勢上漲30萬、陳時中的仇恨值反而明顯增加,當周玉蔻消失時,蔣萬安的網路討論度就明顯下滑、黃珊珊的民調也回穩。」
不過,陳時中仇恨值是主要競爭者中最高的,縱使團隊在後續的議題中展現火力、打造正面人設,但負面聲量仍因各種衍生爭議居高不下。
一名在此次選戰中操盤「空戰」的黨務人事說,從滾動的民調來看,選民越來越淺碟,越來越容易受到單一事件衝擊與影響,因此各陣營的策略也變保守,開始減少網路「人設型」的曝光,開始積極回防「陸軍」,勤走基本盤。
東海大學政治系專任教授邱師儀認為,4年前有「韓流」催票,今年選情冷、選民不關心政治,預估投票率將創新低。
此外,台灣人在疫情3年多來長時間隔離在家,網路黏著度高與通訊軟體使用頻繁,也改變台灣人的性格,今年「安靜做事」人格特質反受喜愛,台北市的蔣萬安、桃園張善政都不是最好的人選,但卻是仇恨值較低的人選;侯友宜、盧秀燕連國民黨內事務都不太挺的低調首長,支持度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