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競選就像雙面刃,如同七傷拳「傷敵之前必先自傷」,必須先秤秤斤兩到底是傷敵還是傷己較多。
今年選戰的「論文門」走到現在猶如大亂鬥,在民進黨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先後遭台灣大學及中華大學撤銷碩士學位後,綠營旅為了回擊也祭出焦土策略,拚命舉發藍、白陣營也涉及論文抄襲。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遭到德明科大撤銷碩士學位,綠營看似扳回一成,但在蔡快速請辭立委「止血」後,對照林智堅第一時間選擇「對抗」台大的態度,兩相比較下民進黨反而更傷。
台灣民眾政黨偏好度強,民進黨支持度及滿意度雖有下降,但相較其他在野黨仍具優勢,偏偏在今年選戰上,一開始即以「泥巴戰」開戰,以打下競爭對手原本的「人設」為策略,營造社會「討厭對手」的氛圍,民進黨忘了其執政優勢而隨之其舞深陷其中。
林智堅「論文門」風暴,之所以會成為輿論焦點,一來是桃園選情關注度相對其他縣市高,二來林擔任新竹市長7年多的時間,無論施政還是問政能力,給予外界的形象頗正面,論文抄襲將造成「認知失調」,反轉民眾原本對林的好感,間接形成「反動員」,最終導致林黯然退選。
對民進黨來說,此案是「危機處理不當」,從一開始林陣營誤判形勢,試圖用政治語言回應,未對論文抄襲爭議循正式程序進行回應,拒到台大學倫會說明,到蔡英文總統、國安局長陳明通為了幫林背書受波及,帶動負面聲量,最終任由在野黨帶領「抄跑」風向前進。
沒把對手打趴 反助長聲勢
抄襲案本應在林退選後落幕,但綠營為了反擊不斷上演論文抄襲的檢舉戲碼,藍白營也不手軟,選戰變調成為論文及研究抄襲戰,殺得血流成河,從北到南,至少有12位藍綠白縣市長參選人或立委被捲入抄襲疑雲。
包括藍營的桃園張善政、南投許淑華、白營的新竹高虹安、立委蔡璧如等,尋求連任的藍營新北市長侯友宜的警大博士學位,也被對手林佳龍質疑。
民進黨的盤算很明顯,論文或研究抄襲案有機會把選舉對手也打趴下去,就算沒有,當論文爭議變成政治攻防議題,原對選情的衝擊至少遞減。
但是,幾位綠營主攻的對手包括張善政、高虹安,並未因抄襲風波,民調受到太大起伏,反觀高虹安甚至情勢看漲,論文風波前,高虹安的網路聲量並非特別突出,但爆出論文爭議後,討論度拉高後,讓新竹另兩名參選人綠營沈慧虹及藍營林耕仁打得更艱困,論文戰沒能打趴對手,卻幫對方抬轎。
要逆轉聲勢 快讓政策議題主導選戰
論文抄襲戰的最大減分是在「處理不當」,以高虹安為例,同樣在回擊時說了一句「不是像什麼中華大學夜間部」,也被批評是「學歷歧視」,但高選擇快速道歉止血。
近日蔡璧如遭撤銷學位案,理應是綠營給民眾黨的回擊,但是蔡儘管第一時間是喊冤,但快速請辭立委以示負責,迴力鏢又射回民進黨,讓選民又再對照想起林智堅案時的處理態度,非常「不智」。
負面選戰或許在短時間內可以逆轉聲勢,但操作不當反而令自己重傷,不只是論文案,媒體人主導的台北市選戰「滾床單事件」,同樣掀起關注及曝光度都高,但是爆料內容真實性未查證,反而傷及綠營陳時中的選情。
執政黨基本盤的支持度相對堅定,理應比照去年四項公投案,以政黨優勢主導選戰議題,反而讓在野黨設定的負面議題拉著跑,民進黨應該盡快引導民眾轉而關注回政策議題,才能重新握有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