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台灣香蕉、鳳梨等果品,因介殼蟲被禁止輸入中國,沒料到,9月又再一次禁止台灣釋迦和蓮霧輸入。根據全球最廣為採用的農產品驗證系統 GGAP(全球優良農業規範)而言,介殼蟲只是381項檢驗中的其一,但果農卻只能摸摸鼻子,要想扭轉情勢,惟有提升品質管控、通過國際認證,才有機會讓處處受牽制的影響降到最低。
國外的訂單都已經在門口了,但沒通過認證,就連一點外銷機會都沒有。」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副組長羅國書邊說,話語中流露出激動情緒,因為他回想起果農的無助神情,仍歷歷在目。去年至今,各國紛紛限制進出口貿易,以控制疫情影響,許多農漁業外銷之路受阻,然願意進口台灣果品的國家,卻要求必須通過國際認證,這讓拿著鋤頭的農民傷透腦筋,趕緊向工研院尋求解方。
外銷訂單看得到吃不到
催生「國際預認證技術」
國際認證是產品行銷全球的必要條件,但各國認證程序不一。羅國書強調,不僅認證資料繁瑣複雜,農漁民經常因不熟悉流程,導致取證困難,或是常需要重新驗證而浪費許多時間與成本。因此,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團隊開發「智慧國際預認證創新服務」(beCert預認證服務)解決業者面臨的3大痛點:
1.產業外銷的國際標準認證資料繁瑣且多元,收集整理困難;2.業者不熟悉申請流程,導致重新驗證而錯失商機;3.疫情造成遠距離國際認證不易。羅國書強調,此計畫建構全新的智慧產銷創新服務模式、進行跨產業國際認證需求分析,並首創以AI人工智慧及區塊鏈技術遠端國際認證。
他進一步解釋,AI人工智慧及區塊鏈技術,可協助業者篩選及分析申請國際認證所需的大數據資料,並以「模擬考」方式,自動比對、評估資料是否符合認證要求,大幅節省重驗成本、包含稽核準備時間省去50%、相關人力成本33%。由於毫無前例可循、團隊只能不停摸索,研發出預認證服務,最終成功協助全台最大鯛魚生產加工業者,取得「最佳水產養殖規範」(Best Aquaculture Practices, BAP)、農業上也取得「全球良好農業規範」(Global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GAP),為台灣鯛和台灣香蕉打開國際市場
「東京奧運選手吃的都是台灣蕉。」羅國書驕傲地說。
創新服務具3大特色
協助廠商提高身價
熬了半年,研發出的智慧國際預認證創新服務,具備3大特色:數位化、智慧化、零接觸。
- 帶動業者「數位化」,建立農漁日常資料庫,羅國書解釋,「簡單說,要求農民將日常管理數位化,每天施肥多少飼料?澆多少次水?」將手抄紙本作業轉入數位登錄,累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 「智慧化」則是透過AI人工智慧分析國際認證文件,一鍵可知國際認證規章符合程度,大幅降低人力成本33%。羅國書說,過去一旦資料填寫不完全,就得延長數據收集時間,有些業者甚至花費一年多人工填表,還無法順利取得認證,如今透過AI把一切繁雜的申請手續變簡單。
- 「工研院以加速取得認證,縮減流程並提高整體效率的角度思考,資料能否只要一份就好?面對不同國家時,AI能夠快速轉換業者的資料,中文轉英文,認證條件符合與否,完全不需要人工處理。」羅國書語氣堅定地說。
- 「零接觸」。受疫情影響,團隊結合區塊鏈不可竄改之特性,取得國際驗證單位信任,共同打造遠端線上稽核(Remote[1]audit)機制與模式。羅國書指出,系統尚未出現、沒取得認證前,農民外銷農產品只能以原料身價計,「沒有認證只能賣半成品或原料,後端賣去哪都沒底,價格被中間商剝削,毫無競爭力。」因要求農藥不落地、標示區域等,通過認證後,果品品質顯著提升,外銷價更差距3成之多,未來台灣一旦進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沒有關稅,不像他國地廣可採取數量優勢,台灣只能「以品質取勝」,產量不多但精緻好吃,「精品路線的水果、價格自然提高。」他說。
只不過,這對長時間以傳統方式耕作的農民來說,無疑是一大衝擊。當鋤頭遇上滑鼠費最大心力取得農民信任羅國書坦言,計畫中的一大挑戰是取得農漁民信任,「初期花費好大一番工夫搏感情」。起初,農漁民懷疑服務可信度、將團隊拒於門外,更擔心被當成論文的白老鼠,心生戒備,鋤頭和滑鼠怎會有交集,甚至擦出火花?「一開始希望他們提供完整數據,但他們什麼資料都不給,認為我們是來亂的」,後來團隊花時間、用真心打動農漁民,並拿出成功案例說服,讓他們相信取得認證是可行的,漸漸打開心胸、相互對接。
台灣鯛取得國際認證第一年,外銷栽種面積8公頃,但進入第二年暴增至80公頃,認證效益明顯擴散。以香蕉來說,A級蕉、B級蕉價格就差足足1倍,種得漂亮,增加50%賣價,走外銷路價格再加30%,羅國書分享,即使誘因不小,「但台灣小農眼光不夠長遠,當有成功案例出現,才會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加入。」
堅信這項系統服務在農業領域的擴散效益,如同BAP國際認證為全球首例,遠端稽核通過之成功案例,突破疫情稽核人員無法來台之困境,開創後疫情時代新解方。突破傳統貿易代理模式,成功打入國際農漁產市場供應鏈。
未來羅國書也期許,這項服務可望擴大到化妝品業、製造業、保健食品業與電子業等各產業的國際認證,讓台灣各地的優質產品,有機會「賣」向全球。
智慧國際預認證服務系統畫面生產週期。
技術特色
- 智慧詞庫轉換知識圖譜:將廠商認證資料進行前處理及正規化,並進行檢驗值合規計算,所萃取出的知識表徵以知識圖譜方式收納於國際認證規範知識庫及廠商認證資料知識庫
- AI認證資料分析引擎:AI分析引擎基於Google T5模型、整合深度學習與知識圖譜,簡化複雜國際驗證所需準備時間。
- 預認證報告:提升國際認證資料準備時間效率50%,包含預認證合規項目檢核、回應式預稽核報表檢視、細部佐證資料調閱。
- 各國法規資料源:分解BAP(最佳水產養殖規範,Best Aquaculture Practices)、GGAP(Global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全球優良農業規範)認證規範,並將規章條文正規化與標準化,以利知識表徵萃取。
- 廠商認證資料源:支援多元異質資料,選擇申請不同國際認證時,廠商不需要重複準備共通資料,以區塊鏈存證技術,解決跨國驗證數據資料信任議題。
- 5大特性:零接觸、資料安全可信、降低認證成本、減少稽核時間、出口品質保障。
成功心法
其實一直到拿到認證那一刻,羅國書都很擔心,因為沒有相關經驗,但「我們就是憨憨的做」。從原本不抱預期到結果反而充滿驚喜,那一刻做到了,可以一個個告訴廠商,讓成效開始擴散。成功心法就是「相信自己」。
計畫執行過程受疫情影響,國際驗證稽核人員若要執行跨國實地查證,來往隔離費時且成本高昂,然過去所有首次申請BAP認證(最佳水產養殖規範,Best Aquaculture Practices)之企業都必須要進行實地查證。但經過積極與國際驗證單位協調與提議,透過計畫beCert系統完善的紀錄彙整,並結合區塊鏈技術的不可更改特性,建立產銷資料與驗證備查資料之可信度,為受限制的國際認證提供便利的線上稽核及資料快速審閱服務。
不僅大幅降低稽核人員遠端審查認證困難度,最終取得國際驗證單位信任及合作,共同打造創新的遠端線上稽核(Remote-audit)機制與模式,降低稽核人員審查認證困難度及縮短50%時間,搶先為台灣建立後疫情時代跨國驗證服務模式。
研發團隊靠AI科技助攻農漁產品,取得全台第一張國際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