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艱澀難懂,對貨幣政策提出檢討更是動輒得咎……;這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題目類型。但,對於台灣貨幣政策的討論與質疑,我們一路堅持了十餘年。
2010年1月,《今周刊》以「彭淮南的困局」封面故事報導,首度挑戰中央銀行的匯率政策。固然,題目是從當時馬政府與中央銀行在對外引資上的政策矛盾著手,但探討的主體,即是央行對台幣匯率長期「阻升不阻貶」的畸形現象。
2010/01/25
隨後,《今周刊》持續在此議題深入探索,層層剝開貨幣政策對經濟、產業,甚至是民生的重大影響。在「無感復甦」、「苦勞經濟」的封面故事報導中,我們拆解央行刻意阻升台幣匯率對台灣內需產業的殺傷力,影響所及,是台灣逐漸走向了重出口、輕內需產業失衡的死胡同。
在「揭開央行賺錢神話」的報導中,我們分析央行「穩定」創造盈餘、每年上繳國庫1800億元的背後秘密。當手握利率、匯率兩項政策工具的央行,必須扛起每年貢獻10%以上歲入的重擔時,以壓低利率賺取利差、以壓低匯率避免匯損,難免成為決策過程的潛在考量。自然,這將扭曲台灣原本該有的經濟與金融環境。
2012/01/02
這個重要議題,台灣社會長年以來缺乏討論,於是,我們也曾探討央行的主事者、人事結構,以及民間學者在針砭貨幣政策時所遇到的壓力,以封面故事的規格,揭露台灣對此重大議題長期缺乏公開討論的原因。
一次一次衝撞政策主事者,難免必須面對來自各方挑戰,但也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公開討論的空間逐漸被打開,如同2021年,我們看見民間學者與現任央行理事共同出書,質疑長期以來的貨幣政策……。
攸關全民的問題,終究需要被關注、被討論,《今周刊》在此議題堅持十餘年的初衷。
2016/07/18、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