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周一(2/20)公布,國內新增1萬1808例本土個案,較上周下降4.8%,社區防疫組長莊人祥表示,目前屬於疫情低點,本周將持續觀察走向。
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近日批評前指揮官陳時中和現任指揮官王必勝不聽建言,錯失降低Omicron死亡率的先機;王必勝回應,「指揮中心已有許多專家團隊提供意見」,並說台灣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40個國家裡,致死率和百萬人死亡數都是第6低的,表現算不錯。
此外,指揮中心表示,為監測新冠病毒血清抗體陽性率變動情形,血液基金會將針對今年1-6月期間捐血者的血液留樣檢體隨機抽樣約7000件,並將無從識別特定捐血人資料與0.5c.c.血液檢體,提供疾管署檢測新冠病毒抗體與分析資料。
視2情況口罩令5月有望全面鬆綁
睽違811天室內口罩令解除,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所有出席官員也在相隔646天脫下口罩;王必勝表示,高興看到一起工作的夥伴長什麼樣子,未來朝向自主,願意戴就戴。指揮中心亦宣布自下周開始,只會在周四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現況。
指揮中心也說明口罩令鬆綁採取三階段鬆綁,先是去年底放寬室外免戴口罩,今日再度放寬除交通運具、醫療院所外,室內免戴口罩;第三階段則將是採取全面自主配戴口罩。
王必勝說明,5月有機會全鬆綁口罩管制,但仍然要看疫苗施打狀況以及國內外疫情。
新冠死亡率高將登「十大死因」?指揮中心有話說
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批評指揮中心,漠視未接種長者死亡占比過高的事實,也不聽學者對於降低死亡、謀求防疫新方向的建議,在臉書發文表示, 2022年一整年台灣Omicron新冠總死亡數是14388人,高死亡數讓新冠肺炎成為2022年台灣前十大死因之一。
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對此表示,個案死亡人數還是要用個案致死率來比較,台灣的致死率是0.17%,和澳洲差不多,低於日本的1.22%,雖確實輸給韓國、紐西蘭和新加坡,但仍在全球致死率偏低的一端。
王必勝於疫情記者會上再次解釋,新冠致死率台灣在OECD國家、新加坡共40國中排名第六低,致死率0.18%,表現算還不錯;若以百萬人口死亡數,也是第六低,當然有其他國家表現更好,但數據觀察也要注意疫情趨緩,防疫後期許多國家不做檢驗,統計數據已不精確。
同時王必勝認為,指揮中心虛心接受指教,且團隊已有不少專家,像是召集人張上淳、ACIP召集人李秉穎,以及VICP召集人邱南昌等人,都提供指揮中心許多專業意見,其他專家不論公開或私下提供意見,指揮中心都重視,只要合理和邏輯有建設性,都會納入參考。
疾管署展開「血清抗體監測」 隨機抽樣7000件
指揮中心表示,為監測新冠病毒血清抗體陽性率變動情形,血液基金會將針對今年1-6月期間捐血者的血液留樣檢體隨機抽樣約7000件,並將無從識別特定捐血人資料與0.5c.c.血液檢體,提供疾管署檢測新冠病毒抗體與分析資料。
指揮中心指出,衛福部係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26條、「傳染病流行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實施辦法」第3條及第6條規定,指定血液基金會配合辦理,而疾管署於檢體收件後僅檢驗自然感染新冠病毒產生的抗N抗體,不會進行其他檢驗。
另外,因檢體是透過隨機抽樣取得及處理致無從識別特定捐血人,且抽樣檔案已由血液基金會按程序銷毀,檢驗後的剩餘檢體也將由疾管署依感染性廢棄物處理銷毀,因此血液基金會與疾管署均無法自檢體辨識特定捐血人,也無法通知其檢驗結果及進行防治,但統計分析結果將適時公布。
指揮中心提醒,捐血者檢體被抽到利用的機率不到1%,血液基金會預計今年2月下旬起將以電子郵件通知被抽樣到的捐血人,無電子郵件者則以紙本郵寄通知。
指揮中心強調,民眾如不願意提供檢體給監視系統利用,請於收到血液基金會信件通知後2週內,致電疾管署1922或0800-001922防疫專線,並請留下「血袋號碼」或「姓名、身分證字號及生日」資料,以利轉知血液基金會排除該檢體給疾管署使用。
若捐血人不同意提供該監測系統利用其檢體,將不影響其於捐血中心的任何權益,亦不會被註記,請民眾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