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15)公布國內新增25,310例,分別為25,223例本土個案及8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14例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檢驗出1例Omicron BA.5本土社區感染個案,指揮中心已啟動相關疫調、接觸者採檢及加強監測作為。
針對首例本土BA.5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為北部20多歲女性,已接種3劑疫苗,近半年無出入境紀錄,曾於今(2022)年5月中旬確診並康復,本案亦為首例重複感染BA.5個案。
該個案因同住家人分別於7月3日、7月5日確診,個案亦於7月5日出現流鼻水等症狀,7月6日快篩陽性,並至醫院進行PCR採檢,後續定序結果為BA.5。羅一鈞表示,該個案最有可能是被當時發病的同住家人所感染,至於指標個案如何中標BA.5?仍有待從社區、職場調查結果。
目前該名個案及確診家人皆已隔離期滿,已掌握密切接觸者5人,均快篩陰性,衛生局已安排PCR採檢。羅一鈞表示,這名女子符合3個月內重複感染的定義,5月確診時並未定序,不過當時流行的是BA.2。
羅一鈞指出,國際上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分別在今年1月及2月首次於南非發現,研究顯示,該二株病毒株均有傳染力較高及免疫逃脫特性,具社區傳播能力;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7月13日資料指出,目前全球BA.4 及BA.5變異株感染國家及病例數持續增加,其中BA.5快速增加,佔比約為50%,BA.4佔比則上升至14%。
他補充,依現有研究顯示,BA.4及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較高,但傳染力已提高;羅一鈞也提及,國外最新研究顯示,感染過BA.1、BA.2的個案,與未確診者相比,在3個月內能降低76~79%感染風險。
「當BA.5發展成社區流行時,沒感染過的人、長者、孩童需要特別留意,前者是因為感染機率較高,後者是因為發展成腦炎或重症機率高,加上疫苗覆蓋率相對低,幼兒第二劑也才剛開始施打」,羅一鈞呼籲,民眾應盡快把疫苗打滿,符合第四劑資格者也要盡快施打,以獲得最佳保護力。」
今日新增之25,223例本土病例,為11,416例男性、13,786例女性、2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
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224例)、臺中市(3,293例)、桃園市(2,711例)、高雄市(2,629例)、臺北市(2,532例)、臺南市(1,842例)、彰化縣(1,305例)、屏東縣(861例)、雲林縣(742例)、苗栗縣(692例)、新竹縣(674例)、宜蘭縣(566例)、新竹市(535例)、嘉義縣(473例)、南投縣(435例)、花蓮縣(409例)、基隆市(351例)、臺東縣(327例)、嘉義市(266例)、澎湖縣(168例)、金門縣(165例)、連江縣(23例)。
今日新增11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7例男性、47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08例具慢性病史、76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7月12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2日至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