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延燒,為了縮短發病後投藥治療時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本周起開放「全民」適用家用快篩檢測陽性,即可經醫師診斷後確診,只要對象符合口服抗病毒藥物適應症,都可由醫師直接開立藥物。
針對快篩陽視同確診,衛福部次長石崇良週一(5/23)受訪時表示,過去民眾確診需要做PCR,大部分沒辦法在基層醫師與診所判定;未來快篩陽視同確診的工作,因為不需要PCR的關係,為了民眾方便性,將朝向基層醫師與診所扮演更重角色;此外,醫護人員不用支援做PCR,也有助於舒緩第一線醫療量能。
此外,「快篩陽=確診」政策正式上路後,有高風險因子的民眾也能更快拿到藥物,根據《TVBS》報導,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也贊同表示,「如果能夠快篩陽性就確診的話,最少能省2到3天時間,這個對於及早治療是非常有幫助的。」
不過,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強調,「篩檢站並非等於快篩陽性自行領藥的地方」,他描述流程,快篩陽性者到篩檢站,經由醫師診斷後確診,進行相關通報,再依據每人情況給予適當藥物,若輕症或無症狀的民眾也可能不需領藥,「篩檢站不是自行認知確診就去拿藥的地方」。
「2類人」移除口服抗病毒藥條件 孕產婦可經醫師評估後使用
日前,指揮中心陸續公布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使用對象,一度把吸菸納入風險因子,不過,陳時中今在記者會上宣布,專家開會後一致同意,把「吸菸」或「已戒菸者」從風險因子中移除。
陳時中解釋,之前有把「吸菸或已戒菸者」納入風險因子,但5/21專家開會討論後,認為證據不足,所以要把條件移除。「國外事實上有列吸菸和已戒菸者,都有搭配其他風險因子,因此即使把這兩個風險因子拿掉,在台灣並不會有太大影響,範圍也不會變小,因為只要符合其他任何一個因子就可以用藥。」
此外,針對孕產婦的部分,陳時中表示,經專家討論決議,孕婦和產後6周內的婦女口服抗病毒藥物的適用條件,要經臨床醫師評估使用效益大於風險,充分告知並獲同意可以使用,並不會強制使用。
針對國內疫情連4天有下滑的趨勢,至今仍尚未達到各界專家預估的「單日確診10萬」,陳時中對此表示,「目前控制得宜」。不過,有媒體在記者會上提問,宅神朱學恒質疑,指揮中心有2個不敢面對的事實,第一是我國篩檢數從沒達到指揮中心宣傳的理想值,「一天能完成22萬」,反而量能一直塞車;第二,累積已經採檢送驗卻沒有檢驗結果的人數已經接近10萬人。
對此,陳時中回應,所謂「10萬件已送未驗」的狀況,是因為採檢總計包含了確診者在住院之後的後續篩檢,例如中重症後續追蹤PCR檢驗結果,這些檢驗量是會被算進到檢驗總計數字中。
「但因已被研判確診,所以不會再被判是新確診,因此中間有差異量是正常的,這指的就是『確診者後續的檢驗』,並非為新確診個案。」陳時中這麼說。
兒童確診重症併發腦炎「比周邊國家多」!羅一鈞揭原因
國內疫情持續,孩童染疫數也日漸增高,根據統計,目前已累計14例兒童重症,其中有6例腦炎、4例死亡,其中最小的個案是今日公布的1歲男童。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的確有觀察到兒童腦炎有增加的狀況,但只有香港跟台灣,鄰近的日本、韓國似乎還沒看到類似報告;他推測原因可能有三,分別為華人遺傳、代謝和環境。
羅一鈞解釋,這是否跟華人遺傳或代謝等有關,還是環境因子等還要進一步研究,專家也有考慮成立研究平台跨院,針對腦炎進一步探討。
此外,羅一鈞再次提醒,兒童腦炎重症前驅8大症狀,家中確診小孩若出現以下症狀,家長一定要特別留意。
這次的疫情也燒到不少小小孩,讓許多家長相當擔憂目前6歲以下孩童尚未有疫苗可以施打,對此,發言人莊人祥指出,「有關6歲以下兒童的疫苗,已經有請美國提供莫德納(Moderna)臨床試驗資料,要先看看他們EUA的情形,如果美國通過EUA,會再請莫德納儘速提供資料給食藥署,另有7月後莫德納也會有新的劑量產出,從原來的全劑變為半劑。」
針對6歲以下兒童何時能最快施打?莊人祥透露,應該7月後比較有可能提供給6歲以下兒童施打。
BNT兒童疫苗的部分,陳時中強調目前量一定夠,「現在5-11歲有77萬劑,12~18歲成人疫苗第三劑也先進了185萬多劑」,會先提供給青少年先施打,剩餘數量才會讓成人施打,因此12-18歲要打BNT疫苗也會足夠,請大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