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土疫情大爆發後,燒出防疫保單理賠亂象,壽險公會週二(5/10)發布新聞稿表示,為了避免大量民眾蜂擁至醫院申請診斷書,產生醫療排擠,同意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新冠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但保險公司仍得保留事後查核之權利。
而產險公會下午發表聲明,「建議所屬會員公司於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之書面診斷證明,並請考量受理同一性質足資證明效力之數位證明文件」,與先前表態不配合,有明顯的讓步。可說是壽險、產險公會都同意,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可取代醫師診斷書。
防疫保單之亂已延燒成保險業者與政府間關係緊張,金管會9日澄清當天並沒有安排要與保險業者開會,並痛斥仍在放話的保險業者「誠信最重要」,這次依契約理賠雖可能損失重大,但換回保戶信任,還有翻身機會,若要「博歹筊」,賭輸不認帳,損失的將是保險業的信譽及60年來的市場。
保險局局長施瓊華一連怒斥產險業者「五個沒有」,一是沒有人叫產險公司拿掉依單據理賠的定型化契約精神,改採定額保險;二是沒有人叫產險公司不查閱投保紀錄,不好好核保,衍生保戶大量重複投保;三是沒有人叫保險公司在看見Omicron病毒的高傳染力時,不停售或改款保單,依舊隔離、確診都定額給付;四是居家照護等同住院,沒有人說保險公司不可以設計保單理賠須檢視視訊開立的處方箋,以減少無症狀理賠風險。
五是沒有人說依數位健康證明作為確診依據下,保險公司不可以請保戶授權事後審查,在疫情減緩後再搭配調閱相關資料或實際查核,辦理理賠。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9日在立法院指出,防疫保單基本上是一個保險合約,保險合約經過金管會核准,就有照合約履行的義務,不管數額大小,業者必須有履行義務,應該合法的證明都可以使用,呼籲保險業者不應造成民眾恐慌。
陳時中說,若引發民眾恐慌,就會造成大家擠兌,而現在是醫療院所正忙的時候,呼籲民眾不用急,擠爆衝擊醫療量能,保險效力有兩年請求權,凡確診、隔離情況,政府都會提供足夠證明,保障民眾權益不受損害。
施瓊華表示,現階段應該是保險公司靜下心來,想辦法如何依契約精神理賠,不是一直放話、找藉口不想賠。施瓊華說保單設計總有誤判風險的時候,就像國際再保公司也會遇上百年難得一見的巨災或首見的承保風險,但這些公司也都會依約理賠,只是隔年保費大幅提升,但只要誠信,公司就有機會再翻身。
施瓊華表示,保單風險是滾動式檢討,來不及滾動,就停售、改版,再來不及就只能依約理賠,下次重新來過,但只要承保,就不能毀約,現在政府所有解釋及防疫措施絕對有所依據且合法。
由於仍有產險公司對接受數位健康證明有意見,造成其他公司觀望,因此保險局未答應保險業者要求再次開會,而是讓產險業者自己去形成共識,施瓊華說,以免又說金管會「強壓業者接受」。
※本文授權自中時電子報,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