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持續延燒,在染疫人數激增的狀況下,中重症患者也不斷增加,近來有一起受到社會矚目的死亡個案,一名日前才通報重症的24歲女子,從發病到死亡僅6天,加上打過三劑BNT疫苗,且無慢性病史,卻依然併發重症死亡,對此,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台大醫師李秉穎表示,一定要注意是否出現重症可能的初期徵兆!
有感染科專家也透露,雖然施打疫苗可以預防九成重症,但還是有5%-10%的機率引起重症,「Omicron不是想像中友善,你以為他是溫馴小狗,還是會咬你。」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這名染疫過世的24歲女性在今年2月下旬已完成第三劑BNT疫苗接種,死因為新冠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重器官衰竭。從發病到死亡僅有6天。值得注意的是,該個案年紀輕且目前已知無其他疾病的情況下,仍確診重症,引發各界關注。
對於該個案的情況,根據《聯合報》報導,感染科專家、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直言,新冠病毒不是感冒病毒,仍有可能引發重症;施打BNT疫苗可預防九成重症機率,但仍有5%~10%的機率引發重症。
邱政洵表示,若要與病毒共存,必須注意老年人等重症高危險族群,其他年輕族群若出現呼吸喘、神智變化及高燒不退等危險徵兆,就要提高警覺,他認為「Omicron不是想像中友善,你以為他是溫馴小狗,還是會咬你。」
除了邱政洵,李秉穎5/5在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上受訪時,也針對這名個案提出分析,他表示,該名患者最後產生敗血性休克,代表病毒已經跑遍全身、破壞許多器官,器官發生障礙後最後多重器官衰竭。
李秉穎說,敗血性休克發生的2天內,只能靠病患自身的免疫系統跟器官看是否可維持生命,用藥並非是關鍵因素,他認為,該案例最重要的在於是否當初有出現重症的徵兆,但卻沒有被注意到。
李秉穎指出,「有些徵兆可能民眾不是很注意」,他舉出民眾很有可能會忽略的狀況:喘,「當你出現無法好好走路、臉色蒼白,甚至走幾步路就喘、樓梯沒辦法爬,這是心肺衰竭的跡象」;此外,如果在沒有發燒卻心臟亂跳、跳很快等一不小心就會引起嚴重的心律不整,馬上會有休克。
居家照護的輕症或無症狀民眾,如果出現呼吸快速,或者是要用力呼吸才吸得到空氣,「呼吸太快就是有問題」,這時一旦有這種初期症狀就要盡快就醫。
李秉穎提醒,確診者千萬不要覺得情況「沒那麼嚴重」,但事實上某些徵兆是代表你可能相當嚴重了。
此外,李秉穎也提到當前的疫情狀況,他指出,高峰將持續3至5個月,且這次過去不會就此「天下太平」,過一段時間,可能會有另一個高峰出現,因此醫療機構一定要做好妥善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