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紅自費抽血檢驗,比較不同品牌疫苗的抗體多寡,讓收費幫忙做檢驗的禾馨診所被認定違法,遭到北市衛生局開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9)日記者會上表示,不反對民眾了解自己身體狀況,但是資料運用上仍有要注意的地方;醫療應變組組長羅一鈞也對此事件進一步說明。
「我本身也是網民,所以會在網路上看到大家熱烈討論,打完第一劑疫苗之後的抗體數值」羅一鈞指出,從網路上及當事人的臉書,大致整理出5位討論度較高的數值檢驗結果,從這些報告中,除了針對數字本身的比較外,民眾應該還要留意一些事項。
羅一鈞說明,第一劑疫苗比較時,都是在比較接種後的結果,而這些結果隔了幾個星期或是幾個月,隨著抗體的產生、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數字會完全不一樣,因此才會建議大家,打完第二劑後再去驗抗體,過程才會比較穩定。
這些案例多是在7、8月份接種,檢驗時間都在近期2周內,但檢驗數字卻是從2位數到4位數都有。
「太早檢驗,抗體濃度可能不夠高,晚一點去驗,抗體濃度足夠,數字可能比較好看,這跟檢驗的時間點有關,也可能與個人體質有關。」
羅一鈞表示,有些人產生抗體較快,有些人較慢,雖然大家難免會比較數字,但「這是龜兔賽跑的過程」。此外,現在商業化抗體試劑,並不是產生保護力的中和抗體,目前還沒有商業化的檢驗試劑可以用於臨床,這些報告數字不等於中和抗體。
羅一鈞強調,對於檢驗抗體數值,大家參考用就好,數字不等同於有無保護力,而檢驗抗體只是免疫反應的一環 ,並沒有辦法知道細胞免疫是否有足夠效果。他再次表示「檢驗時機、中和抗體、細胞免疫」這3個部分是民眾需要瞭解之處。
至於網紅自費檢驗要不要開罰?指揮官陳時中說明,目前個人不涉及違法,但執行單位必須遵照《醫療法》做相關通報,以及費用上的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