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能否藉由「混打」不同廠牌疫苗,提升保護力,已成為各界高度關注的議題。
由英國牛津大學主導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以間隔4周的方式,混合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和輝瑞(Pfizer-BioNTech)疫苗,可產生較強的免疫反應。
混打:「先AZ、後輝瑞」 抗體和T細胞反應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免疫反應強化程度,與上述2款疫苗的接種順序有關,「先AZ、後輝瑞」所導出的抗體和T細胞反應,高於「先輝瑞、後AZ」;此外,若只看抗體反應,無論是「先AZ、後輝瑞」或「先輝瑞、後AZ」,效果都高於施打2劑AZ疫苗。
該研究也發現,完全接種輝瑞者,抗體反應最高;而「先AZ、後輝瑞」,則可導出最高的T細胞反應。
抗體和T細胞有著類似「並肩作戰」的功效,當抗體沾附在病毒上,阻止其感染健康細胞時,T細胞會找出並摧毀已受到感染的細胞。
同樣由牛津大學執行的另一項研究則指出,已接種2劑AZ疫苗者,時隔6個月後,再施打AZ疫苗,作為「加強針」(booster),抗體和T細胞對抗病毒(包括變種病毒)的能力,都可獲得強化。換言之,不「混打」,也有機會提升免疫反應。
不混打:延後接種第2劑AZ疫苗45周 有助強化免疫反應
該研究亦顯示,若把接種首劑和第2劑AZ疫苗之間的時間(WHO建議間隔8至12周),拉長至45周,可強化接種者的免疫反應,且與接種第1劑相比,施打第2、3劑的受試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機率都較低。
牛津大學疫苗研究小組(Oxford Vaccine Group)主任波拉德(Andrew Pollard)表示,民眾是否需要在秋季,施打「加強針」,目前還不確定,但就最新實驗數據來看,既有疫苗應該是有效的。
英國副首席醫療官范塔姆(Jonathan Van-Tam)認為,目前接種2劑相同品牌疫苗的計畫運作良好,沒有理由改變;但,「混打」可為大規模疫苗接種計畫,帶來更多靈活性。
包括西班牙、德國在內,有部分國家已開始對首劑接種AZ疫苗者,提供輝瑞或莫德納(Moderna),作為第2劑,但其考量並非免疫反應,而是對AZ疫苗可能造成的血栓副作用,感到擔憂。
病毒仍持續進化 恐醞釀出更強傳染力
新冠病毒一再出現變種,擴大疫苗接種已刻不容緩。紐西蘭奧塔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Otago)病毒學家蓋根(Jemma Geoghegan)表示,「如果可以,病毒總是會嘗試增加傳染力。」她估計,新冠病毒的傳染潛力,還要一段時間,才會發揮到極致。
只要有宿主被感染,病毒就會以難以預測的方式,不斷突變。耶魯大學免疫學家岩崎明子(Akiko Iwasaki)分析,病毒所面臨的「進化壓力」(evolutionary pressure),就是可傳染性,任何能使病毒加速成長的變化,都有助其繁衍,就像快速生長的雜草,入侵花園一般。
最早在印度被發現、傳染力更強的變種株B.1.617.2(被命名為Delta),已入侵全球超過80個國家;對此,美國艾默理大學疫苗中心(Emory Vaccine Center)免疫學家蘇塔爾(Mehul Suthar)示警,當這類變種株持續擴散,使未接種疫苗者感染時,就更容易產生突變,甚至會出現讓病毒逃脫有效抗體的突變。
「理論上,這可能使既有疫苗在因應變種株時,效果更差。」蘇塔爾說。
加拿大薩斯克其萬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病毒學家拉斯穆森(Angela Rasmussen )亦指出,只要有足夠時間與新宿主「相處」,可預期大多數病毒的傳染力,會變得更強,「新冠病毒或許也不例外」。
岩崎明子強調,指望病毒有朝一日變得不那麼致命,是個糟糕的賭注,就像期待敵人放慢進攻步調一樣;此時,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加強防禦(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