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COVID-19本土疫情嚴重擴散,人心惶惶,台灣全面在5月19日進入防疫警戒三級,最近又將三級延長至6月14日。這些中央地方對防疫政策的決定,以及媒體每天的評論,大多根據指揮中心每天公布的確診資料。
但由於人力有限,疫情突然爆發後政策因應不及,造成各個環節大塞車,每天公布的確診資料無法顯示真實疫情,決策及討論當然失真,無法抓到癢處。
指揮中心以「校正回歸」將延宕資料回溯至採檢日,雖然是負責任的作法,但對「三級何時降級」、「還要延期嗎」、「延到何時」等決策,還是要有更好的資料分析。
我用以下的流程圖,來說明感染到確診公布的各個環節,可能產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感染:一個人如果接觸到有病毒的人、物、環境,沒有維持健康習慣或缺少抗體保護,就會不幸受到感染。
2、症狀:感染後有人可能不會産生症狀,也可能有各式各樣輕重不一的症狀,潛伏期平均約5天,沒有症狀的人就是「無症狀感染者」,因為自己也不知道已被感染,可能到處跑而傳染他人。
3、就醫:有症狀的受感染者中,有的人會主動/被動去看病,並接受檢驗,有的人置之不理自行解決。由於對症狀的瞭解及忍受度不同,從自認為有症狀那一天,到去看病的時間差,每個人都不同,有人稍有不適就去醫院,有人拖到兩三天,或情況嚴重才看診。
4、診斷:感染者基於各種理由,不一定會向醫師誠實而詳細地告知其活動,有些醫師若不夠敏感,沒在第一時間安排檢驗。而未採取檢體送檢的病人,也可能是感染者,到處亂跑就會會再傳給別人。
5、採檢:醫事人員採集檢體時,可能因技術差異,病人當時的狀況及合作度等,採不到有病毒的檢體,算是一種「採檢上的假陰性」。除了醫療院所針對有症狀疑似感染者作PCR檢驗外,現在加入快篩站的服務。
所謂快篩,指的是檢驗COVID-19病毒的表面蛋白質(一般是和ACE2的受體結合的部分),由於所使用的是抗體抗原結合的方式,操作方便而且速度很快(一般十多分鐘內就可以有結果)。可惜沒有PCR的放大效果,敏感度和特異度都不是很高,在感染盛行率不高的族群,會有假陰性及假陽性的困擾。
只有疫情突然在某個特定地區的特殊團體爆發流行時,才會用來快速找出感染者。篩檢站如果設置地點方便,有些被通知的民眾可以就近受檢,也有些人自行前往快篩以求心安。
篩檢站設立愈多,檢體增加愈快,但採檢人力有限,因此而加重工作負擔,甚至造成塞車。在等待篩檢結果的期間,以及篩檢後「假陰性」的病人,到處活動,反而造成另一波傳染。
6、檢驗:PCR的檢驗專業又費時,須送到疾病管制署或其指定的參考實驗室檢驗。本來台灣只有零星個案數時,檢驗人力足以應付,但現在每天送來上萬劑的檢體,也難快速補充訓練有素的人員,演變成「塞車」的情況。
如果缺乏有系統的規劃,每天的檢驗結果有新有舊,因此用實驗室確認的時間作為每日疫情資料分析,當然會產生低估及時間差。只好「校正回歸」,讓民眾一頭霧水,連中央及地方官員,也難以靠這些資訊作出最佳決策。
7、通報:檢驗人員完成檢體的檢驗後,要依規定將結果送到疾管署,作最後確認及資料整理,由於輸入的資料繁雜,累積個案又多,如果軟體又不易上手,就會讓實驗室的行政人員疲於奔命。
通報塞車的結果,等指揮中心拿到完整資料,可能又慢了兩三天。然而,這種行政缺失最容易改善,政務委員唐鳳就及時出手,把原本要輸入28項的資料,減少到8項,輔以較為友善操作的軟體,延宕的情況應很快能改善。
以上提到一系列問題,如篩檢場所的配置及方便性、篩檢專業人力的調配及不足、檢驗人力的訓練及增加太慢、報及資料確認軟體、行政流程效率等,過去看似沒問題,現在都是塞車的原因之一。不但牽涉疫情數據公布,也影響到資料分析、趨勢研判及政策決定。
一個人從被感染到發病,潛伏期平均約5天(3到7天或更長);從症狀發生到去看病的時間差,平均約2至3天;醫師依病人説明旅遊史等因素,會有不同的診斷,及是否採取檢體作PCR檢驗的決定。
快篩的方便與否也會影響採檢的時間(1至3天);疑似個案的檢體得到檢驗的時間,決定於檢驗的數量及檢驗人力,可能又慢了3天(從校正回歸的日期來看,可能不只三天)。最後從實驗室將結果通報到疾管署做最後確認,因行政流程也可能拖延1至3天。
依上圖流程整理如下:
感染→症狀:5天
症狀→就醫:2天
就醫→採檢:1天(3天)
採檢→檢驗:1天(3天)
檢驗→通報:1天(3天)
通報→公布:0.5至1天
括號內是在數量龐大時,可能造成塞車所延宕的天數。從感染後發生症狀,到就診、採檢、檢驗結果出爐,過去可能花上10天;現在案量突然暴增,每個環節塞車,延宕時間更長,甚至高達半個月。我們今天得到的資料,可能是16天前的感染狀況。
因此,我一直強調,解讀每天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確認感染數字時,要考慮上述的各種因素,不宜逕行決定政策。
每天看指揮中心公布的確診資料,大家恐怕都很困惑,我們討論的究竟是16天前的感染發生率?還是11天前的症狀發生率?還是探討篩檢日的確診個案變化?而陽性檢出率是代表今天數字,還是一周以前?分母是一周前還是昨天的檢驗數?
這些因各種因素被延宕的個案,當然要「校正回歸」到實際的日期,否則就是不負責任。有些人因此批評指揮中心掩蓋真相,其實正好相反,如果「不校正回歸」才是掩蓋!
原本看似上升的疫情趨勢,因「校正回歸」而下降,使得大眾難以理解,政客見縫插針,甚至歸咎指揮中心配合總統的就職周年而掩蓋疫情,這種刻意抨擊防疫系統來謀取政治利益的手段,根本不值一駁。
另一方面,即使將塞車的個案「校正回歸」,也只是回歸到「篩檢日」,和感染發生曲線,仍然有8至10天的偏移,且各地方政府推動篩檢的力道不一,在誤差穩定時,用採檢日曲線來看,還可以代表感染發生日曲線變化,但在變動快速時,還是會因塞車,而使資料誤導判斷。
最準確的情況,是直接觀察感染發生的流行曲線,但卻不太可能做到,因為在已有社區散播的現況下,包括無症狀感染者在內,有不少感染者並不知道何時被感染。
退而求其次,觀察有症狀患者的「就診日流行曲線」(相差7日),或更好的「發病日流行曲線」(相差5日),也可以了解感染流行的趨勢,以及用來判斷政策效果。
我們要知道的是,有症狀感染者可能只占總感染人數的60%,但只要這個比例保持不變或變動幅度不大,流行曲線的趨勢仍值得參考。
建議指揮中心增加以下資料:每日各地篩檢人數、每日「有症狀」的確診人數、每日「住院」的確診人數。這些資料遠比每天重症死亡的案例,更有助瞭解疫情變化。
決策者及國人最想知道的是,每天新增感染的個案(發生率)有沒有增加,以及國內的防疫政策,如二級、三級警戒是否有發揮效果?要不要改進或加碼?既然指揮中心每天公布的確認感染數據,離事實相差甚遠(16天),中央與地方官員不如都用「發病日流行曲線」來作判斷。
當然,防疫政策必須考慮行政量能、民眾感受甚至政治攻防,指揮中心料敵從寬,強調疫情的嚴重性,加強防疫警戒,於政治上是聰明的作法;但還是要禦敵從嚴,快速配置防疫的人事地物,嚴加落實可能感染者的檢疫控管(必須比從外國回來居家檢疫者更嚴格),加速找出可能感染者,縮短感染到確認的流程時間,嚴格執行防疫警戒三級,持續呼籲全民主動配合:自主禁足及健康作息。
相信以台灣一流的公共衛生及醫療體系,加上高水準展現自主健康管理的公民精神,疫情一定有望順利解決。大家加油!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