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金龍海嘯」後的房市在11、12月表現穩定,不過蛇年農曆年在1月底,放假天數又多,直接影響1月交易狀況。根據住商機構統計,全台1月交易量比上月同期減少28.3%,比起去年同期減少12.1%。又因1月工作天數較少,不少分店提前放假,讓成交量受到影響。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與12月相比,觀察七大都會區1月房市交易量表現,北市量增3%,新北減少8%,桃園量縮10%,新竹縣市減7%,台中量縮5%,台南減少11%,高雄量縮12%。
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25年1月價量變化,六都和新竹縣市,交易量比上月減,整體交易量月減7%,而比起去年同期房市熱潮,整體仍年減19.8%。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成交件數,截止到1月24日,全台交易量相較於上月同天期減少約10.3%,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2.7%。進一步觀察六都的成交量數據變化,台北市月增2.4%、年減21.5%;新北市月減10.5%、年減23.1%;桃園市月增2.6%、年減28%;台中市月增3.1%、年減21.8%;台南市月減15%、年減20.8%;高雄市月增8%、年減18.2%。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過去每年12月底會有一批資產布局和因應農曆新年的購屋潮,最晚會落在農曆年前,今年春節來得早,放假天數多,許多買家在12月已經搶進,影響所及也讓2025年開春第一個月的房市表現疲軟。
至於民眾關心的打房效應如何,由於2月份僅有28天,恐怕也要等到3月交易狀況才能比較明朗。
交易拉鋸明顯 3月房市較明朗
住商不動產統計各區表現,1月不強,各都會全面月減,年度表現僅台南較為出色,成長9.5%,北市月減27.6%,年減23.1%,新北市月減26.5%,年減5.9%。
桃園市月減31.3%,年減22.0%,台中月減26.9%,年減24.1%,台南月減18.5%,年增9.5%,高雄月減36.2%,年減8.4%。
徐佳馨表示,目前市場上銀行貸款問題不如去年年中嚴重,但買方對價格接受度仍低,也讓市場交易拉鋸明顯,同時又逢春節,也讓許多買方產生年後再說,甚至於想要觀察川普上任後帶來的政經變局再做打算的想法,是整體交易趨緩的重要因素。
願意讓利才會成交 高雄房市有想像空間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今年的農曆春節正好落在1月底,房市交易天數減少7天,勢必會影響房市量能,1月交易量較去年12月僅量縮7%,顯示1月買氣與去年12月差距不大。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今年許多買方期待賣方讓利幅度加大,買方採取「緩兵之計」等降價,唯有願意讓價的賣方才有機會破冰成交。加上去年受惠新青安貸款優惠,交易熱絡,交易量年減是意料中事。
高雄月增六都之冠 高鐵南延屏東交易回溫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從區域表現來看,除新北和台南分別出現10.5%、15%的月減幅之外,其他4都的表現較普遍較上月有所增長,其中高雄的月增幅更是達到8%、居六都之冠。
他分析,新北和台南的部分新興重劃區和外圍區域,過去幾年仰賴建設題材的推動,房價漲勢相當驚人,但配套生活設置卻未能完善,在房市趨冷的大環境下,這些區域的市場表現較可能受到抑制。
六都中交易量月增幅最多的高雄,最近幾年除科技題材的加持外,高雄的大眾運輸網絡也在不斷優化,尤其是日前高鐵南延屏東計畫確定採用「高雄方案」,也給高雄車站周遭的房市發展增加了不少想像空間,進而帶動區域房市交易量能的回溫。
換屋族一年內要賣掉舊屋 下半年到期
對於蛇年房市變化,張旭嵐認為,重點還是要觀察年後的市場氛圍和政策態度,以及國際局勢變化。首先要面對的美國總統川普甫就職,關稅政策將以貿易逆差產品為優先處理項目,包括電機、車輛、機械等零附件,雖然目前中國、墨西哥和越南等國影響最鉅,不過產業鏈上下游都須將列入觀察。
再者,根據「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暨房市景氣預測,2025年Q1、Q2仍為象徵熱絡的黃紅燈,不過Q3將下修至象徵穩定的綠燈。主要觀察接下來央行是否還會調整信用管制政策?
由於去年央行針對受打炒房影響的換屋族,提供簽訂切結書需一年內須賣掉舊屋,來爭取正常成數貸款,而售屋期限將於今年下半年陸續到期,有可能對市場價量產生變化。
房市回歸剛需 蛋黃區房價抗跌
張世宗表示,隨著投資客大量退場,市場回歸剛需基本面,對自住客群來說,開發成熟、基礎機能完善、人口穩定的蛋黃區不僅生活便利,且房價也更具抗跌保值性,是購屋首選,今年蛋黃區依然能維持一定的市場熱度。
在產品選擇方面,小坪數、總價2千萬元以內,符合自住需求的物件仍將是市場上的搶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