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一個高度都市化的國家,但首都台北市有高達7成是超過30年的老屋,為避免地震產生的安全疑慮,推動都市更新刻不容緩。不過統計至2022年底,重建戶數僅有2萬戶,解決公部門、建商與民眾間的矛盾,是推動都更重要的關鍵。
「台北市共有65萬戶老舊房屋,全部拆完大概要380年。」耕薪建設董事長黃張維表示,台灣都市更新推動30年,但完成的更新戶數2萬戶,近年雖然有逐步加快,但仍然面臨緩不濟急的狀況,問題出在哪裡?
都市更新的發展瓶頸
公部門、民眾、建商都有責任
黃張維認為,都市更新推動緩慢主因有三:
首先,公部門政策執行效率問題:都市更新本身就屬於「多數決」條例,即使達到80%的人同意門檻,進入審議階段時,少數20%反對住戶往往會通過抗議、訴訟等手段延緩進程,當公部門接受到壓力,執行一定會更謹慎,也連帶造成效率低落
第二、民眾的認知:北市自從落實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後,住宅區、商業區的建蔽率容積率規定不同。過去民眾購買的房子,可能因為現今分區劃分不同,產生都更後換得不同坪數。「如果大家都是在容積管制前買的房子,經過了三十、四十年後,有人能換兩戶房,有人卻換不到原來面積,這就容易產生爭議。」黃張維表示,如何全面提升民眾認知,也是課題之一。
第三,建商誠信:黃張維指出,過去不少建商予人資訊不透明印象,會私下簽訂對地主不利條款,影響民眾的信任。然而隨都市更新條例於2018年修法後,將原先流於人為或人治的細節內容制定更加完善,現在所有權利變換、獎勵制度都必須明確記載於法規中,讓住戶能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能獲得的權益。
完成都更三步驟
劃定、事業計畫、權利變換
許多建物和土地所有權人期望透過都更計畫來重新建造老屋,進而提升居住品質。然而,許多民眾對於都更流程並不熟悉。黃張維說明,都市更新程序之規定涵蓋相當廣泛與複雜,大致上可分成劃定、事業計畫與權利變換三個階段。
劃定階段是都市更新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確定哪些區域符合都市更新的條件。根據《都市更新條例》的規定指標,符合更新條件的基本要求包括:
基地面積需達到1000平方公尺以上(約303坪)。
建築物需有兩面臨路
建築物屬鋼筋混凝土建造,年齡超過30年。
此外,還需考慮停車位和電梯等細項指標,當符合這些指標後,便可申請劃定。
在劃定完成後,進入事業計畫階段。這個階段通常會舉辦多次公聽會和聽證會,包含實施者自辦的公聽會、送件後的公辦公聽會、審議過後的聽證會,期望透過充分揭露都市更新計畫的細節,讓參與的住戶有機會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意見,確保計畫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權利變換是都市更新最後一個階段,涉及到住戶在更新後的權利分配問題。這一階段核心在於確保住戶能夠公平地獲得更新後的房產。一般來說,住戶希望能夠一坪換一坪,但實際上,由於現代建物公設比和建築成本的增加,實際上不容易達到。
黃張維特別指出,台北市長蔣萬安上任後,針對都更頒布5項行動措施,其中一項「防災型都更」,特別針對民國63年2月15日以前建造建物,重建後只要達4面向:包括結構安全、耐候減碳、都市減災、環境友善,及耐震設計、綠建築、智慧建築等5項規劃設計條件,就可獲得原建築基地基準容積30%的容積獎勵。
相對於都市更新有基地的限制,許多民眾也會考慮使用危老重建。他分享,有一位高齡90歲的呂媽媽,想將父親留給她的兩棟透天公寓,傳承給5個小孩。原先這塊基地屬於公司都更的範圍內,但因為其他社區的部分住戶不同意,未達通過門檻本來打算取消計畫,為了想替呂媽媽圓夢,於是幫她申請危老重建。
「因為基地很小,建築成本非常高。」黃張維透露,原先抓工程成本是一坪18萬,實際發包後漲了一倍變成36萬,對照當時附近的行情,完全不敢預售。好在這幾年房價陸續上漲,讓建案回到有利潤的空間,「好心還是有好報!」他笑著說。
台北市30年以上老屋有65.5萬戶,但目前只有約2萬戶間完成改建。黃張維表示,無論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都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過程,儘管政策逐漸完善,都更的步伐有望加快,仍然面臨很多挑戰。他坦言,台灣都市更新程序仍有很大改進空間,日本相較之下更新效率更高,這是值得台灣借鑑的。「誠信和專業是關鍵,只有建立住戶與開發商之間的信任,都市更新才能真正成功。」
老房重建該選「都更」、還是「危老」?黃張維也透過節目進一步分享兩者申請條件的差異,歡迎收聽本集《毛利小姐變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