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都市安全、市容等問題,《都更條例》於1998年通過,雖然一度因為「文林苑事件」冷卻,但由於台灣地震頻繁,危險老舊建物容易倒榻,加上高齡化社會對無障礙環境需求增加,因此2017年政府再公布實施《危老條例》,期能加速促成老屋換新。但是否能「一坪換一坪」、遇到不同意戶該如何進行等問題,《都更危老大解密》作者黃張維在Podcast《Today來讀冊》中一一為聽眾分析。
《都更條例》與《危老條例》經常讓大眾霧煞煞,對此專營都更案的耕薪建設董事長黃張維解釋,都更條例有基地規模與同意比例至少80%的規範,符合相關標準方能進入都更,程序較為複雜;而危老條例為了加速危老建築的汰換,因此沒有基地面積限制,凡是屋齡超過30年以上,經過結構鑑定為危險建築,並經所有權人100%同意,即可開始程序,相對而言更加簡便快速。
雖然只要掌握相關流程,住戶也能自辦都更,但其中過程繁複,需自行整合住戶意見、遴選建築師、營造廠、與銀行融資、監工等等,不僅耗時、耗力,同時住戶還要具備相關背景,才能摸透其中眉角,黃張維開玩笑說:「等到有經驗的時候,房子都蓋完了!」他仍建議「讓專業的來」,不僅能夠省下心力,由於建商也會期待改建後的價值遠高於成本,因此自然會用心建設。
過去,大家認為蓋著一層神秘面紗的建築業,也因政府規範、資訊流通而逐漸透明,因此改建後住戶實際可拿回的坪數,都有公式可計算,最終都市更新計畫也必須送到地方政府的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審議,沒有灌水泥的模糊空間。也因此用公式計算後會發現,其實「一坪換一坪」是難以達到的目標。原因是房屋重建後,屋主可分回的面積是以「持分的土地面積」換算,而非以目前建物的實際坪數換算;換言之,土地持分大小才是關鍵,而土地可創造出的坪數,又與容積率、持分人數多寡等因素有關。
黃張維舉例,假設住戶希望可獲得原先居住30坪室內坪數,建商會依照計算,設計出高權狀坪數的產品,同時也有22、25坪等較小坪數。但通常到選屋階段,黃張維觀察,由於台灣從過去三代同堂的家庭模式轉為「分巢化」,小家庭不再需要過多空間,因此住戶多半會選擇小坪數,藉此將房產進行重分配、或讓下一代有新房可住;也有人將多餘坪數轉換為現金,可安心過退休生活。因此,在黃張維眼裡看來,「一坪換一坪是假議題」。
只是,都更要整合的何止住戶對坪數的期待,還有可能會遇到的「釘子戶」。對此黃張維正色道:「我們不稱釘子戶,而是不同意戶,因為不同意的住戶都有他的原因跟背景。」他統整不同意戶可能有三個原因,第一可能不容易相信別人,但並不代表不想改建;第二個是認為自己的權利跟建商給的坪數有落差,因此不同意。只是由於這些都經過計算並審議,數字並非憑空而來;第三個原因則較難以說服,因為通常有「情感議題」。
黃張維指出,台北市精華區域當中有許多80、90歲老夫婦或獨居長者,他們可能曾經過戰亂、撤退來台或日據時代,對於政治不穩定性有很大恐懼,造就他們「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信念,因此都把小孩送到國外定居,期望孩子能有平穩生活,自己在必要時也有逃難處所。當小孩在國外落地生根有下一代之後,更難回到台灣與年邁長輩同住,加上過去有「重土安遷」觀念,長者並不希望搬出去後回不了家,房子於他們而言不只是鋼筋水泥,而是充滿回憶的地方,因此更難說服,只能盡量在過程中讓長者安心,取得雙方共識。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都更危老大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