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價登錄制度上路起算,富比士地產投資 長李慕唐預估大約需要1年的時間,實價 登錄累積的案件與時間較完整,實價登錄資料庫的參考價值才會真正浮現。而短線上,實價登錄的數字對房市的健全發展干擾不小,尤其對高單價與高總價市場干擾極大,已經導致許多高端市場的買賣雙方延後交易,以免被媒體查出交易雙方背景,成為名嘴討論或者報章雜誌的話題。
預料等到明年下半年之後,實價登錄的資料庫漸趨完整,參考價值提高,無論是成屋市場或者預售市場,除了具備特殊規畫的建築案,一般案件裡買賣雙方開價落差勢必會縮小,也有助於加快不動產成交速度。
稅負與市價脫勾 實價課稅中長期難以避免
至於隨著實價登錄而來的實價課稅議題,建築業界普遍認為實價課稅中長期絕對難以避免,民眾只能及早因應。
舉例來說,現階段許多北市豪宅因為建築結構因素與公告地價並未合理調整,導致要繳的地價稅或者房屋稅會比新北市熱門重劃區的鋼骨大樓還要少。這種因為缺乏實價登錄基礎,只能依照過去的公告地價或者依照不同建築結構造價評定的房屋價值,造成課稅上的奇怪現象,未來很難繼續存在。
李慕唐提醒民眾,別墅型豪宅或者早期興建樓層並不高的豪宅,長期以來公告地價、房屋現值、土地公告現值等與市價差距極大,有利於進行遺產贈與稅的節稅優勢,未來也將逐漸消失。
透過實價登錄資料庫的資料,稅務機關可以逐漸提高公告地價、房屋現值、土地公告現值,讓地價稅、房屋稅、土增稅開始出現類似實價課稅的影子。而財產交易所得稅更會直接與實價登錄制度密切連動,想少繳稅就會越來越難。
在此同時,賦稅公平性則會明顯提高。利弊互見之下,民眾應及早對手中不動產的節稅重新規畫。
稅制應保障長期持有者
以海外實價課稅經驗來看,中國大陸自2010 年起推動試辦的「房產稅」,就是實價課稅的經典。配合中國大陸強力落實交易與實價登錄,被選中試辦以實價課徵房產稅的城市,持有不 動產每年要繳納房價的1.2%,房租收入則要繳 12%,對房市買氣衝擊可想而知。
不過中國大陸試辦房產稅的做法並非人人適用,還是有針對擁有第二間住宅才適用等條件規定,盡量避開對一般長期自住型民眾的影響。這一點值得台灣未來推動實價課稅時,相關單位多加參考。
完整配套 金融海嘯也穩定人心
在美、日等國的實價課稅部分,考慮到實價往往受到景氣波動影響,針對長期持有不動產必須每年繳納的稅款,計價基礎也並未全面採用實價,而是配合具備公信力的估價制度,採用「接近」實價或者實價的一定成數,作為課稅基礎。
這樣的做法在金融海嘯造成房地產價格暴跌,或者異常資金帶動短期間房價劇烈上揚等特殊情況出現期間,稅捐單位仍可以採用一個較穩定的估價數字作為稅負計價基礎,避免異常情況發生時勉強以實價課徵長期持有的相關稅捐,降低對民眾帶來的困擾。
至於實際買賣交易時的稅負,自然以實際成交價作為課稅或者退稅基礎。適合運用在課徵房產交易所得稅,只要有獲利就該繳稅,若虧損則按稅制抵稅,交易價格還能作為銀行放款的核貸基礎。
海外針對長期持有、與轉手交易兩種不同情況,在課稅採用不同的估價與實價作為課稅基礎的做法,盡可能保障長期持有者不會有過重負擔,也讓民眾能以實價計算買賣盈虧進行繳稅、抵稅。民眾不必再想盡辦法降低課稅金額,卻拚命拉高銀行貸款的合約價格以爭取更多貸款,同樣值得國內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