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台灣人前仆後繼赴上海投資房地產,初估有二十餘萬人在當地置產,其中,二○○五年之前進場者,基本上都賺到了「三差」:匯差、利差與房差。
如今上海面臨嚴厲政策打房衝擊,現在是適合前進上海投資房地產的好時機嗎?
乍見台商張英宗,一身黑色防風外套,搭配牛仔褲與休閒鞋,這位低調的中年男子,在上海一口氣租下五十間以上精華地段店面當二房東,地點遍布徐匯區、浦東新區、虹橋開發區,一條街年租金收入一百萬人民幣,堪稱上海最大台籍店面投資客。
房市急凍,台灣人成為房市限購令下的首要目標之一,台灣投資客「窮則變、變則通」,轉向店面二房東及超高檔老洋房,靜待這波房市風暴過境。
在上海自創女裝服飾品牌「to. U」的張英宗,近幾年服裝公司業績上軌道,他已將投資重心轉向房地產業,「原來只是為了自用,後來乾脆整條街包租下來,其餘店面轉租給其他房客,因緣際會當起二房東。」
場景回到一九九三年,剛從美國到上海的張英宗,開車在上海大街小巷逛,發現到處都是捷運工程吊桿,「數都數不完,至少兩百座以上。」讓他想起到日本出差時,都搭地鐵前往目的地,與客戶約在地鐵站口見面。因此,當時他就相信,未來上海房地產絕對是跟著地鐵發展。
百萬二房東 沿地鐵布局包下整排店面
「我只挑離地鐵站出口三分鐘、距離五百米的店面,不用花腦筋嘛!」張英宗專挑一點都不起眼,甚至閒置許久的店面,但他堅持沿著地鐵布局,並先將服飾店開在裡面帶動人氣,再陸續對外招商。
因港澳台個人不能買上海店面,上海所有商鋪全部掌握在官方、國營企業手中,店面租金飛漲,一般人吃不到這塊肥肉。五年前,張英宗看準連鎖業在上海店面需求擴大,租金還有上漲空間,開始切入向房東包租再轉租的二房東生意。為了創造規模經濟,他包下整排店面,一拿就是十至二十個單位。因為有些商圈尚未發展成熟,也增加他談判空間,要求房東跟他簽十年租約,藉此壓低租金,也增加獲利空間。
一開始,為了找到店面的房東,張英宗耗盡心思查資料、找管道,他甚至為了建立政商人脈,還投資數十萬人民幣念上海交通大學「私募證券投資總裁研修班」,同學裡有大陸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甚至還有證交所主管,讓他可以掌握第一手的投資風向。
今年六十一歲的張英宗,用三十年來在商場累積的零售業經驗投射到房地產投資,他認為,沒有商圈當腹地延伸的店面不會成功。例如地鐵倒數第二站,往往比末端站佳;地鐵站最好是兩線交會以上,要不繁榮也難。例如幾年前他就鎖定新庄、九亭等新重劃區地鐵站附近店面,如今租金都起漲一倍。
「我看得到商圈的前景發展,包租時間一定十年以上、店面數量一定要多,後面利潤才會大。」張英宗坦言,包租店面的前三年並不如想像的那麼好做,要花時間養店面。他以閔行區吳寶路華一銀行分行隔壁整排店面為例,三年前還是一片工廠,如今已全部拆除改建為住宅與店面。他包租下來後,目前租給餐廳、腳底按摩店與專賣台灣雜貨的商鋪。隨著上海地鐵九號線通車後,他相信人潮會逐漸增加。
除了店面、商業不動產是台灣投資客的避風港外,也有台灣投資客早早轉入稀有的老洋房。有「上海版劉媽媽」稱號的鄒媽媽,就是專買有土地所有權的私有老花園洋房,再出租給高級法國料理餐廳,十年來賺足租金與土地增值財的台灣人。
上海版劉媽媽 集資億元專買老花園洋房
二○○三年,鄒媽媽趁上海市政府尚未禁止外籍人士購買前,集資上億新台幣,收購上海租界區的老花園洋房。目前旗下有六戶,地點都在市中心熱鬧商業區,每平米市價約十八萬至二十萬人民幣以上(每坪約二七○萬新台幣),不輸浦東黃浦江畔頂級豪宅。
一九八九年就到中國設家電工廠的鄒媽媽,經歷過九○年代中國內、外銷房尚未併軌的洗禮,住家與店面她全都「玩過」,而啟發她買老花園洋房的關鍵在二○○三年。有天晚上她坐在車上沿著延安高架橋走,從兩側一路看下去,住宅大樓是越蓋越多,但點燈率卻非常低,只有三分之一戶的室內電燈是亮的,讓她當下決定把手頭所有住家拋售一空,把資金轉進老花園洋房。
鄒媽媽說,上海的房價還是會漲,但漲幅一定比不上早年,而且接手人會越來越少,尤其上海的房子多數都只有七十年使用權,但只有老花園洋房沒有房屋使用年限,更顯奇貨可居。
在當年投資客瘋炒老花園洋房的年代,鄒媽媽也意識到,租金要衝得高,一定要租給餐飲業。於是她只買可經營商業活動、已申請「居改非」(從住宅區改為商業區)的老花園洋房,且專挑可用明火快炒的「大餐飲」使用類別。
「老花園洋房就像是古董,房屋雖然會老,但土地不會壞掉,放越久越值錢,沒有辦法用價錢估算。」目前上海老花園洋房市場行情一戶至少一億人民幣起跳。因為上海市政府對老花園洋房的管理與法令非常嚴格,鄒媽媽也用收藏藝術品的方法維護這些房子,「要維修絕對不能動到房屋結構,更不能拆除重建,否則房屋就會被沒收。」
購買這些老花園洋房完全沒有貸款的鄒媽媽,每月收到的租金都是實際進入口袋的現金,她再用這些租金在上海租豪宅,也讓接近退休的她,開始收成縱橫上海房市二十年來的果實。
犀利廣告人 不貸款、新裝潢鎖定外籍人士
同樣鍾情老花園洋房的還有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早在○二年就在上海置產,他認為這一年多來中國大陸宏觀調控政策打壓,「如果說中國房市生病,那上海只算感冒了。」他說,感冒讓人不好過,但「來得急、去得快」,只要客觀環境改變,上海房市很快就可復原。
這位見解犀利的廣告人認為,目前上海房市跟台北市精華地區十分類似,都是「量縮價不跌」,中國政府已經用盡狠招,在上海卻也只能阻止房價飆漲,並不能讓房價大跌,反而限購政策使房租大漲,平均一年收個八%、一○%投報率很正常,因此打房效果並不顯著。
近期銀行資金已開始鬆綁,徐一鳴表示,一旦年底中共政權平穩交接、政策鬆綁,上海房市將率先重振雄風,「絕對是一尾活龍!」
「在上海買房子,別想買在最低點了,買到相對低點就行。」徐一鳴是典型長線型投資人,買房子只進不出。近十年來,投資標的包括住宅大廈、別墅、老洋房,目前全部出租。最近一次進場,是○九年金融海嘯後買在號稱「小台北」的古北新區,「虹橋機場全面翻新,附近身價當然不一樣。」他說。
他認為,上海具備所有國際都會的基本條件,外來人口激增、市區土地稀有、租賃需求強勁等,都使上海房價易漲難跌。加上中國通膨陰影始終揮之不去、股市又持續不振,都讓上海人備感「守土有責」,房價在這波嚴打下才能屹立不搖。
徐一鳴投資方法簡單,卻不易學,第一他不貸款,完全規避信用擴張風險;其次專挑外籍人士聚集地段的房子,再以他過人的美學眼光把房子裝潢好,這一來,不但出租容易,租金也比較高。因為房子買在相對低點,加上人民幣持續升值,十年下來,他成本幾乎完全回收,「打房」再嚴也處之泰然,開開心心做他喜歡的廣告。
目前定居在上海的台資企業華敏置業人資總經理程寶慧,是典型的自住客,因為她已在上海結婚生子。○四年就買在生活環境與台北天母很類似的古北新區黃金城道旁,加上距離虹橋機場近,也縮短回台灣舟車往返時間,每平米一萬七千多人民幣(每坪約二十五萬新台幣),如今已增值兩倍以上。
看著不到兩歲的兒子快樂地在寬闊的中庭玩耍,她認為,到上海購屋前要想清楚目的,是要自住還是收租,而且一定要親自做功課,了解區域環境,才能戰勝中國房市隨政策起伏產生的風險。
程寶慧
出生:1970年
現職: 華敏置業人力資源總經理
學歷:上海交通大學EMBA
經歷: 104人力銀行事業處總經理、陽光衛視董事長特助
鎖定產品:住宅
張英宗
出生:1950年
現職:上海富邦服飾公司總經理
經歷:服飾業、零售業
學歷: 上海交通大學私募證券投資總裁研修班
鎖定產品:地鐵站附近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