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育率全球最低、高齡化逐年嚴重,台灣未來將重演希臘的悲劇。不讓台灣在民國一二○年破產,財稅改革現在就要開始;否則,後知後覺的執政者和選民,將為台灣的未來判下死刑……
民國一二○年台灣財政破產?當《今周刊》問了財政部前部長長林全這個問題時,他點了點頭。「如果其他人口條件不變,」林全說:「接下來的二三十年,(財政問題)將會一年比一年嚴重。依照現在的老年化及少子化情況,到了民國一四五年將是高峰,這種老年化的負擔,是社會無法承受的。」
「首先,老年人的社會福利支出一定會增加。」根據財政部資料顯示,今年中央和地方的社福支出已經達到七千億元,而總預算是二兆七千億元,加上給公務員的法定支出,預算空間已經很小了,「二十年後,社福支出一定還會再膨脹,老年人口增加一倍,負擔也就多一倍。」
當政府走到這般田地,社福支出又無法減少,就剩增加稅收一條路了。「我們又不像希臘,還可以靠歐洲免除一半債務。台灣的問題,只能自己負責。」曾被讚譽為「唯一成功加稅,卻未被轟下台的財政部長」,如此警告著。
更壞的情況,勞動人口減少將造成經濟成長衰退,政府稅收又更少了。這樣的惡性循環,讓台灣逐步衰退。這是水煮青蛙,一點一點惡化,等後知後覺的政府感覺到,已經來不及了。
方向一:修正所得稅稅基 應評估高所得者未納稅部分是否徵收
由此可見,稅收不足,將是台灣未來二十年必然面對的挑戰,而加稅則恐怕已是不得不走的路。
答案雖然明確,但過去三十年來,台灣租稅負擔率始終偏低,每次稅改,多半也是以減稅居多,加稅這條路,知易行難。「首先,政府要讓人民相信,稅收都能用在刀口上。」林全表示,如果行政效率無法提升,加稅之後,反而會造成更多的浪費。除了效率,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也指出,賦稅公平性得先改善。「而現在台灣的賦稅,就處在極度不公平的狀態。」
他進一步指出,現在台灣很多減稅政策,反而是減輕有錢人的負擔,例如將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兩稅合一」,能讓股東的綜合所得稅全額抵繳;另外,遺贈稅從累進稅率變成單一稅率,也明顯減輕富人負擔。
這些稅制改革不但破壞了租稅正義,讓有錢人少繳了稅,還讓財政陷入危機。「財政要繼續走下去,就不要再把減稅當政績!這樣的減稅不是造福人民,而是禍延子孫!」
王榮璋認為,台灣的所得稅是最莫名其妙的數字。「我們的受雇報酬(一般上班族薪水)只占GDP(國內生產毛額)四五%,但是在所得稅結構裡,薪資所得卻占了七五%。」這樣的情況,注定台灣所得稅收不足的體質。
林全也指出,我們的所得稅稅率和美國比起來並不低,但是稅收卻少了一大截。「所得稅占國家GDP的比重明顯低於美國,問題不在稅率,而是稅基。」
林全分析指出,台灣和美國的所得稅稅率一樣,但是很多的收入來源並未納入「稅基」。也就是說,問題不在於政府能從這些收入來源收到多少稅,而是根本就收不到稅。
「很巧的,這些漏掉的稅基,都是有錢人的收入來源。」股神巴菲特為什麼公開自己的稅單,呼籲政府加徵富人稅?就是因為在全球化下,資本所得獲利管道變多了,所以靠薪資賺錢的人越來越窮。「美國對這種資本利得的課稅很輕,但沒有資本利得課稅的台灣,租稅正義的問題其實更嚴重。」林全說。
他指出,台灣的高所得者,很多所得來源根本就不在所得稅裡面,所以提高稅率也沒有用,例如我們房地產的交易所得,就無法納入所得稅。因此,台灣稅收最大的問題不是稅率偏低,而是稅基長久以來被侵蝕,才無法收到稅。
「立即可行的作法,是先把稅基合理化,評估目前沒有納入所得稅的部分是否納入。」林全說,現在房地產利得要先納入所得課稅,接下來,就是票券利息所得要納入。「現在很弔詭的是,票券利息所得收入採取分離課稅,這並不合理,也降低了稅收金額。」
方向二:修正財產稅稅基 房屋、地價實價課稅 現在改革正是時機
除了所得稅,林全也指出:「我們有很多稅的徵收狀況就是不如其他國家,其中最常被詬病就是財產稅。」例如台灣的房屋稅、地價稅稅收是遠低於美國的。
林全接著指出:「許多人以為我國稅收不足,原因出在財產稅稅率偏低,但問題不是出在稅率,而是估價。不動產的稅收建立在估價,長久以來,估價和市價嚴重脫節、偏低,也就收不到稅。」然而,現行不動產估價是地方政府負責,若地方政府沒有加稅動機,中央也無法干預,這是中央和地方財政的問題,也是高房價的元凶之一。
「現在好的一面是,民眾已經看到了這個問題,而兩黨也開始行動。」林全口中的行動,就是國、民兩黨總統參選人不約而同端出的「不動產實價課稅」。若將不動產以市場價格作為稅基課稅,將大幅提高持有人要繳的財產稅。
方向三:開徵消費稅 徵收容易成本低 且較易取得大量稅收
王建煊時代連立法院都進不去的實價課稅方案,好不容易受惠於民氣可用而成為政黨寵兒。林全說,「以國家稅制合理化來看,實價課稅是改革的極佳契機。長期以來高所得者利用房地產來規避所得稅的情況,現在終於有望終結,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
林全呼籲兩黨,一定要以「課稅」作為最終目標,而不是做半套的「實價登錄」,否則,最後還是一場空。
至於豪宅稅,林全認為對稅收的幫助可說非常小,只有象徵意義。「我們看到國外在徵財產稅,不分富人或窮人,一律以財產價格來區分。」在林全眼中,豪宅稅只是民粹產物,可能沒有太大效果。
然而,執政者總是把「民意」和「稅收」兩件事搞反了。現在的政策以選票為主,當民意的仇富心態攀升,就端出對國家財政幫助不大的豪宅稅,反而忽略了「增加稅收」的基本方向。林全就指出,「以間接稅來說,與其思考豪宅稅,不如從消費稅下手。」
他舉例,像是能源稅,能夠達到增加稅收的目的,也符合抑制能源使用的世界潮流。理論上,所得較高者使用能源相對較多,因此也符合「高所得者課稅較多」的基本精神,「是否開徵能源稅,很值得大家仔細討論。」
「消費稅可以當成財政的重要來源,因為靠所得稅不容易充實財政的時候,消費稅是比較容易課徵、比較容易取得大量稅收的。」而且,林全指出,相較於所得稅,消費稅的稽徵成本低很多。雖然它對所得重新分配沒有任何幫助,但是考慮到成本問題,消費稅將是較易成功的增稅方案。
以老年化最嚴重的日本來說,政府為了籌措沉重的社會保險財源,新任首相野田佳彥在近日G20高峰會也表示,將消費稅由五%提高至一○%,並在二○二五年前再提高至一五%的明確增稅方案。就算民怨不止,日本政府也只能提高消費稅,足以顯示消費稅為挽救老年化社會重要的財政收入之一。
治本之道:回歸財政紀律 現在政府花光祖產 連子孫的錢都借來花
財政不是單一的問題,而是收入與支出兩方面問題的綜合結果。台灣連續十三年的財政赤字,反映稅收明顯偏低與支出缺乏紀律已是長期問題。「敗家子是把祖先賺的錢花完了,但現在的情況是,政府不但把祖先累積的錢花完了,連子孫的錢都借來花,真不知該如何形容!」王榮璋說。
不斷飆高的債務餘額已經拖累下一代的發展空間,若要扭轉財政的破產結構,財政紀律的把關固然是先決條件,但透過三大方向擴大稅基,一方面能夠加速改善赤字與債務,另一方面,也能為面臨勞動力短缺的下一代,至少多存一些老本。
擴大稅源三大方向
a 所得稅 納入不動產交易所得
占總稅收比重:18.78%
我國如不動產交易所得這類巨額收入,不但稅基極低,且尚未納入所得稅收中,造成我國所得 稅率雖高,但卻收不到稅的窘境。
b 財產稅 以實價課稅
占總稅收比重:18.09%
我國財產稅增加空間仍大,原因在於不動產的稅基遠低於市價,讓持有不動產成本低,是造成高房價的元凶之一。
c 消費稅 增加徵收比率
占總稅收比重:17.78%
我國消費稅,如非民生用品的營業稅收,稅收和OECD國家平均30%相比,還有相當的成長空間。且在稅收不足的情況下,比起所得稅消費稅,較易大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