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圖書館獲得台灣建築獎優勝,不僅在建築上有巧思,實質內涵更是一棟永續建築的代表。坐落於林木茂密、生態環境豐富公園內,宛如一座社區中的大樹屋……
內外兼具綠建築
連外地人都來讀書
北投圖書館,擁有古典的外型,卻是座不折不扣,走在時代尖端,講究環保、節能的綠建築。
所謂綠建築,不是外表種滿植物或是塗上綠色就稱做綠建築,得真正達到節能環保的效能,才稱得上綠建築。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針對綠建築提出的審核標準,綠建築有九大認證標準,針對基地綠化、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汙水垃圾改善、生物多樣化與室內環境等九項條件。符合內政部九大指標標準,才能獲得綠建築的標章認定。
早在一九九五年,台灣建築界即開始推廣綠建築概念,政府的公共工程也需符合綠色建築的標準,如今,新的公共工程不僅符合綠建築的認證,連許多豪宅、住屋也因應環保潮流,陸續推出綠建築概念的房子,綠建築的概念慢慢在台灣蔓延開來。
今年,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獲得台灣建築首獎,得獎的理由不僅是因為建築之美而已,也因為其完全符合獲得九大綠建築標準,是一棟既擁有建築之美,又有環保概念的綠建築,可說是一棟內涵與外表兼具的綠建築。
不過,六年前開始改建翻修的北投圖書館,一開始差點難產。當初,北投分館被鑑定為海沙屋必須拆除,北投當地居民還反對重建在公園當中,認為何不索性拆除以換取更大的公園活動空間。經過館長與當地居民不斷商量、溝通,才說服當地居民建造一座全新的北投圖書館。
而接下北投分館這個超級任務的,是九典建築事務所的主持建築師郭英釗。他貫徹以綠建築的概念為主軸,將建築設計與北投公園既有的樹林、水池等自然環境相融合,建材以木材搭配鋼架為主,建構了北投社區中最自然的建築物。
保留自然建材
減少不必要裝修
在郭英釗的設計下,北投分館的建材全以鋼構、木造為主,幾乎不使用混凝土,目的是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傷害和負擔。而且為降低不必要的裝修工程,又力求使用木材等建材上,保留木材等元素的自然質地,一面做白蟻防治與防水處理外,一面也選用生態塗料,減少汙染及有毒物質釋放,每一個心思都用在避免影響人體健康,達到環保的目的。
郭英釗笑說,早期委託的業主都沒有建築物得永續環保的概念,也沒有節能概念,很少想過利用太陽能、雨水回收這類節能設備,甚至還會有抗拒綠建築的念頭。不過,北投分館成了郭英釗實驗的場域,在這裡大量運用節能設備來架設節能的綠建築,「將房子蓋得漂漂亮亮,讓每個人都認可這棟建築。」呈現出美好的成果,自然而然地讓外界體會且贊同綠建築的概念。
如今,北投圖書館坐落於林木茂密、生態環境豐富公園內,宛如一座社區中的大樹屋,自然融入在公園環境,完全擺脫制式的圖書館印象,不僅成為當地居民休閒閱讀的好地方,隨時舉辦各式導覽歡迎各單位來參觀,假日時更有不少攝影同好相約在此外拍攝影,儼然成為讀書休閒的好去處。
一進入北投圖書館,絲毫感覺不到以往圖書館鬱悶的空氣感,也不是強烈的冷氣從頭頂吹過,而是一種舒適、通風的感覺。整個圖書館挑高夾層的設計,運用高低窗產生的對流通風,配合氣體交換機,不僅節省電費,還可降低室內約四度的溫度,並將戶外空氣引進,避免在室內閱讀時,產生昏昏欲睡的狀況。
圖書館外觀採用大量且大片的落地窗,運用南面公園、北面臨溪的地理環境,讓陽光能直接透射進室內,館內不用開太多燈,亮度依舊充足。
此外,館內書架高度都在一百一十公分以下,讓整個圖書館室內的視野更寬廣,每排書架中還設有蘿蔔坑,可隨時抽下書櫃的書,坐在蘿蔔坑閱讀,更設有貼心的小檯燈,補足燈光不足的問題。
在主要的鋼架支柱附近,除了可從大片落地窗直接望見公園的古老大樹,另外又特別設計出寬敞的大階梯座位,成為兒童享受在大樹下聽故事的地方。
窗外古蹟遠山
窗內殿堂與世隔絕
天氣微涼時,一、二樓的樓層外設有長廊式閱讀空間,完全打破以往圖書館封閉式的概念,只要打開玻璃門,坐在長廊上看書,吹著涼風,遠眺出去可望見翠綠山景,與附近的古蹟溫泉博物館,成為不少當地居民消磨午後時光的休閒地。而設立長廊的目的不僅是閱讀,利用陽台的深度達到遮陽效果,以及垂直木格柵,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輕鬆降低溫度且能達到節能效果。
在一樓往二樓的樓梯間,可發現一大面崎嶇不平的灰色牆面,這是郭英釗細心選擇二手廢棄磁磚,回收再利用的成績。且牆面天花板以改用透光的玻璃取代,讓光直接照射館內,增加室內的明亮度。
三樓屋頂則設計為輕質生態屋頂,鋪滿大量的太陽能光電板發電,可發電十六千瓦電力,其供電量可在夏天提供二○%的用電量。館內一樓還設有監控能源儀板,一來可記錄、監控館內使用且消耗的能源,二來建築師可隨時依據數據資料,在建築物上做些許調整更動,達到更環保的功效。
而屋頂還特別設計成單斜方向,讓雨水可集中達到水資源再利用的功能,並種植大量植物綠化屋頂,郭英釗認為,「在屋頂種植一些低維護的植物,少量的水,即便是雨水就能輕鬆種植,簡單就能減少陽光曝曬以求屋頂降溫與涵養水分的目的。」館外除了水池,還設有生態池,除了集中雨水,也創造出多樣生物發展的新空間。
陽光雨水微風
綠建築的天然裝潢
在郭英釗的認知中,綠建築應該以永續建築的概念來宣導,不只是環保,而是一座又一座能永續居住且不危害環境的建築。只不過,想要成就一棟永續建築,跟基地條件、業主需求與工程預算多寡都有很密切關係。目前環保建材成本較高,許多業主仍不願多花錢投資於此,這時候就得靠建築師的巧思創意來補足預算不足。
郭英釗認為,台灣的建築師可多在自己接手的案子中盡量發揮創意,即便是業主不能接受永續建築的概念,每位建築師也要多想點,試著在有限預算內融入更多環保建材與巧思,因為「不做就沒機會接觸研究,沒研究自然也沒更好的技術來推廣永續建築,只有多做才能越做越好。」
不過,六年前開始改建翻修的北投圖書館,一開始差點難產。當初,北投分館被鑑定為海沙屋必須拆除,北投當地居民還反對重建在公園當中,認為何不索性拆除以換取更大的公園活動空間。經過館長與當地居民不斷商量、溝通,才說服當地居民建造一座全新的北投圖書館。
而接下北投分館這個超級任務的,是九典建築事務所的主持建築師郭英釗。他貫徹以綠建築的概念為主軸,將建築設計與北投公園既有的樹林、水池等自然環境相融合,建材以木材搭配鋼架為主,建構了北投社區中最自然的建築物。
保留自然建材
減少不必要裝修
在郭英釗的設計下,北投分館的建材全以鋼構、木造為主,幾乎不使用混凝土,目的是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傷害和負擔。而且為降低不必要的裝修工程,又力求使用木材等建材上,保留木材等元素的自然質地,一面做白蟻防治與防水處理外,一面也選用生態塗料,減少汙染及有毒物質釋放,每一個心思都用在避免影響人體健康,達到環保的目的。
郭英釗笑說,早期委託的業主都沒有建築物得永續環保的概念,也沒有節能概念,很少想過利用太陽能、雨水回收這類節能設備,甚至還會有抗拒綠建築的念頭。不過,北投分館成了郭英釗實驗的場域,在這裡大量運用節能設備來架設節能的綠建築,「將房子蓋得漂漂亮亮,讓每個人都認可這棟建築。」呈現出美好的成果,自然而然地讓外界體會且贊同綠建築的概念。
如今,北投圖書館坐落於林木茂密、生態環境豐富公園內,宛如一座社區中的大樹屋,自然融入在公園環境,完全擺脫制式的圖書館印象,不僅成為當地居民休閒閱讀的好地方,隨時舉辦各式導覽歡迎各單位來參觀,假日時更有不少攝影同好相約在此外拍攝影,儼然成為讀書休閒的好去處。
一進入北投圖書館,絲毫感覺不到以往圖書館鬱悶的空氣感,也不是強烈的冷氣從頭頂吹過,而是一種舒適、通風的感覺。整個圖書館挑高夾層的設計,運用高低窗產生的對流通風,配合氣體交換機,不僅節省電費,還可降低室內約四度的溫度,並將戶外空氣引進,避免在室內閱讀時,產生昏昏欲睡的狀況。
圖書館外觀採用大量且大片的落地窗,運用南面公園、北面臨溪的地理環境,讓陽光能直接透射進室內,館內不用開太多燈,亮度依舊充足。
此外,館內書架高度都在一百一十公分以下,讓整個圖書館室內的視野更寬廣,每排書架中還設有蘿蔔坑,可隨時抽下書櫃的書,坐在蘿蔔坑閱讀,更設有貼心的小檯燈,補足燈光不足的問題。
在主要的鋼架支柱附近,除了可從大片落地窗直接望見公園的古老大樹,另外又特別設計出寬敞的大階梯座位,成為兒童享受在大樹下聽故事的地方。
窗外古蹟遠山
窗內殿堂與世隔絕
天氣微涼時,一、二樓的樓層外設有長廊式閱讀空間,完全打破以往圖書館封閉式的概念,只要打開玻璃門,坐在長廊上看書,吹著涼風,遠眺出去可望見翠綠山景,與附近的古蹟溫泉博物館,成為不少當地居民消磨午後時光的休閒地。而設立長廊的目的不僅是閱讀,利用陽台的深度達到遮陽效果,以及垂直木格柵,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輕鬆降低溫度且能達到節能效果。
在一樓往二樓的樓梯間,可發現一大面崎嶇不平的灰色牆面,這是郭英釗細心選擇二手廢棄磁磚,回收再利用的成績。且牆面天花板以改用透光的玻璃取代,讓光直接照射館內,增加室內的明亮度。
三樓屋頂則設計為輕質生態屋頂,鋪滿大量的太陽能光電板發電,可發電十六千瓦電力,其供電量可在夏天提供二○%的用電量。館內一樓還設有監控能源儀板,一來可記錄、監控館內使用且消耗的能源,二來建築師可隨時依據數據資料,在建築物上做些許調整更動,達到更環保的功效。
而屋頂還特別設計成單斜方向,讓雨水可集中達到水資源再利用的功能,並種植大量植物綠化屋頂,郭英釗認為,「在屋頂種植一些低維護的植物,少量的水,即便是雨水就能輕鬆種植,簡單就能減少陽光曝曬以求屋頂降溫與涵養水分的目的。」館外除了水池,還設有生態池,除了集中雨水,也創造出多樣生物發展的新空間。
陽光雨水微風
綠建築的天然裝潢
在郭英釗的認知中,綠建築應該以永續建築的概念來宣導,不只是環保,而是一座又一座能永續居住且不危害環境的建築。只不過,想要成就一棟永續建築,跟基地條件、業主需求與工程預算多寡都有很密切關係。目前環保建材成本較高,許多業主仍不願多花錢投資於此,這時候就得靠建築師的巧思創意來補足預算不足。
郭英釗認為,台灣的建築師可多在自己接手的案子中盡量發揮創意,即便是業主不能接受永續建築的概念,每位建築師也要多想點,試著在有限預算內融入更多環保建材與巧思,因為「不做就沒機會接觸研究,沒研究自然也沒更好的技術來推廣永續建築,只有多做才能越做越好。」
綠建築未來不再只是指標,而是建築必備的最基本條件。
郭英釗小檔案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築碩士,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築碩士,
美國加州註冊建築師,
現任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曾設計石牌圖書館、阿里山賓館、福隆度假酒店等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