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市場上擔憂已好一陣子的房價泡沫化問題,在今年夏天以來的美國房地產市場上,終於開始明確浮現。依據今年六月底的統計數字,美國幾乎全面性地,包括西部、中西部及東北部,中古屋的房屋銷售量不但沒有持續過去六年來的增加,甚至較一年前下跌一一%。另外,七月分美國新屋的銷售量較六月下降四.三%,較前一年更是下跌了二一%。
美國房地產市場衰退的現象目前尚未擴及全球。許多歐洲國家仍持續去年驚人的房價漲幅,例如丹麥、比利時、紐西蘭、法國等,都上漲一○%以上。相對地,除了美國外,亦有如香港自二○○四年漲幅三○%之後,去年下跌三.二%的情況。
許多人對全球房地產保持高度關切,除了因為房地產本身外,更因為房地產自二○○一年至今,在全球各國經濟成長皆扮演最重要的火車頭地位。因此,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即使是時間問題,仍有許多後續值得關心。例如,房價的下跌究竟會是硬著陸或是軟著陸?較美國市場早一步走緩但卻表現平穩的英國及澳洲市場讓大家稍稍放了心,但即使美國房價軟著陸,卻仍不知其所引起的經濟衰退是否會過於嚴峻。
雖然許多人認為當初葛林史班的低利政策造成今日的問題,也有許多人批評認為聯準會這兩年來的升息「太晚且太少」,甚至最近一次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決定暫不升息也並未得到認同;但事實上經濟政策無法同時達到所有的目標,因此當初為避免經濟衰退所造成的房產後遺症,也只能一步步消化。
耶魯大學的席勒教授(Robert J.Shiller)認為房地產泡沫如果開始破裂,美國聯準會的持續升息應該不是主要原因。今年美國三十年期房貸利率較去年僅上升一個百分點,而且仍處於歷史低點。因此,席勒教授認為最主要的還是「自我實現」的心理因素造成房地產市場的疲軟。房產泡沫化的疑慮,已存在至少兩年,而且房地產的價值占現代人財富的一半以上,因此也會對房價是否能持續多頭特別敏感。
當然,就像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所描繪的「價格僵固性」一般,房價亦有「易上不易下」的特性。今年夏天美國房產市場存貨的大量增加,其實也顯示買方觀望、賣方卻因不願降價因而惜售的狀況。因此,並非所有人皆認同美國房地產榮景已到了波段尾聲,有些人因而認為僅是需要一段時間消化餘屋。
影響未來的變數太多,因此不容易預測。但有趣的是今年五月以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已推出「房產價格」期貨商品,看多房市的人可以做多,看淡者也可以站在空方,可見即使美國房市露出疲態,還是多空互見。
有人更強調「存量」僅反映過去,所得與房價比率,或是就業量與房價比率,才真反映未來,因此觀察美國房產是否泡沫破裂,可能還要看上一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