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95歲老人住養老院20年、花千萬元告白:兒子孝順、還有間大房子,為何我退休自願住養老院?

95歲老人住養老院20年、花千萬元告白:兒子孝順、還有間大房子,為何我退休自願住養老院?
李宏譽老先生說,在安養中心養老是很划算的選擇。記者洪淑惠/攝影

2024-01-02 14:00

從過去無人敢接手、鮮少人願意入住,到如今已然變成台北最搶手的安養中心,台北市至善老人安養護中心今天慶祝成立20周年,除了舉行感恩祝福,也贈禮給三位入住滿20年的長者。高齡95歲的李宏譽老先生說,當年很多人不理解他為何要和老伴入住安養中心,沒想到如今住安養中心養老反而成了流行了。

 

位於陽明山半山腰的至善安養護中心屬公辦民營,是由台北市社會局委託永和耕莘醫院經營,當年這個由荒煙蔓草中蓋起來的安養中心並不被看好,最後是天主教總主教狄剛支持,認為應為高齡社會預作準備,耕莘醫療體系的陸幼琴修女及永和耕莘醫院院長鄧世雄決定接手經營。它是國內非常早期開始同時收住健康及失能失智長者的安養護中心。

 

經過幾年的艱苦經營,因為院區有其他安養中心少見的寬闊空間、處處有落地窗看陽明山景,還全天候有專業醫護人員照料,但收費是公辦水準比市場行情低,加上高齡需求快速增加,如今至善安養護中心已成為全台北最搶手的安養中心,目前共有340名長者入住。排隊等候的人難以計數。

 

天主教總主教鍾安住說,聖延節剛過去,值此這個充滿喜樂和恩典的節期,要特別感謝至善團隊二十年來照顧過無數的長輩,但更感謝長輩們願意信任團隊。在今天的祝禱中,更特別感謝外籍看護和照服員遠離家鄉,為台灣長者奉獻愛心。

 

今天現場並有平均年齡超過80歲的合唱團合唱「感恩的心」,台北市社會局長姚淑文說,長者的歌聲讓她忍不住淚流滿面, 她感謝耕莘醫療體系和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對長者尤其是失智長者盡心盡力的付出。台北市長蔣萬安也透過影片表達慶賀,也說面對快速高齡化,台北市將更積極落實老福政策,優化各區的據點及一學區一日照。

 

三位在至善安養護中心居住20年的長者張安琪(左一)、李宏譽(左二)和王鄭麗娟(右一)接受贈禮。記者洪淑惠/攝影

▲三位在至善安養護中心居住20年的長者張安琪(左一)、李宏譽(左二)和王鄭麗娟(右一)接受贈禮。記者洪淑惠/攝影

 

今天的慶祝活動並贈禮給三位入住至善滿20年的長者王鄭麗娟、李宏譽及張安琪。其中95歲的李宏譽及90歲的張安琪兩位是夫妻檔。今天穿著俊挺西裝出席領獎的李宏譽在台上站得筆直,下台健步如飛,除了說話溝通有時要借助聲音放大輔助器外,非常硬朗健談。他指著自己桌上的報紙說,他每天都還要看「聯合報」及「經濟日報」兩份報紙。

 

李宏譽說,他年輕時作成衣紡織業賺了些錢,加上孩子事業有成且孝順,日子過得還算寬裕。但是退休後與妻子兩人住一個大房子沒事做,實在無聊。那時聽說有一個在陽明山的安養中心有收健康退休族,他立即報名搬了進住。當時很多朋友都不理解,為何把好好一個房子空著,花錢搬去住安養中心。如今20年過去了,他很滿意自己當年的決定。

 

作為安養區第一批入住者,當年很多長者仍排拒安養中心,他笑說,他和太太剛搬來時好多空房可以選,所以他得以選了最靠近陽光會客室的邊間,形同不用多付錢就能享受大客廳。而且住在至善安養中心裡,不僅有很多活動安排,還有醫療人員常會檢查注意長輩的健康,還有每天三餐都有人料理。不僅不必管每日三餐、洗衣等瑣事,遇到颱風、地震及疫情,24小時都有人照顧。他說,他和太太每月每人約付2萬5千元,真的太划得來了。

 

只是算一算,即使當年初入住時費用較低,但兩人住安養中心20年,累計需繳纳的入住費已遠超過一千萬元。

 

至善安養護中心主任李艷紅說,她在至善15年,當年開辦之初,除了永耕沒有人敢接手運營;因在當年看來是一個「太大」的安養中心,大家都缺乏經驗。她曾立下心願,要讓至善翻轉國人覺得安養中心都「又老又髒又臭」的印象。

 

經過多年努力,如今至善變得炙手可熱,一床難求,但李艷紅建議,如果有打算到安養中心退休養老的人宜及早規畫。例如至善的長輩不少是軍公教退休,就可以退休月俸作為入住基金。然後提早到安養中心登記排隊,即使不是要馬上入住,但因為登記有案,未來入住時的順序就可望提前。

 

而以李宏譽老先生為例,是因為夫妻兩人一人一房,才會每月要花費約五萬元,如果兩人一房,就能省下許多錢的。

 

※本文授權自聯合新聞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影/汐止養護中心傳火警...疏散8人 疑電暖器起火

獨/重摔下顎骨裂驚爆臉變形 謝金晶拋養老計畫

永和國父紀念館爆爭議 城鄉局澄清絕無不法

 

客戶兩千多家

拼出最有利訂單組合

 

胡連今年前九月營收六○.二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兩成,公司預估全年營收挑戰八十億元新高。至於獲利,上半年稅後純益六.二億元,較去年同期猛增一.一倍,當中雖然包含了近一.五億元業外收益,但即使只看本業的營業利益,仍比去年成長四三%。「胡連最厲害的,是在高度競爭的市場裡,不靠拉低價格仍能找到立足之地。」國內某連接器業者如此表示。

 

胡連長期以來毛利率均維持在三成左右,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推升到三三%。背後有著公司一路堅持「巨量分散客戶」的謀略,而面對中國近年過度競爭的壓力,胡連也已提早布局,著手產品整合、提高單價的新戰略。

 

先看「巨量分散客戶」的謀略。攤開去年年報,十大主要客戶沒有任何一家占胡連全年銷售額的一○%以上。雖然截至今年九月,來自中國的營收占比高達七七%,但今年上半年,就連全球電動車銷售之王比亞迪,占胡連銷售額也僅九.六%,長安汽車約六.二%,比率稍高的吉利是十一.四%。

 

這並非中國汽車大廠下單保守,而是胡連的客戶總數已達驚人的二五○○家之多。張子傑坦言,廣泛抓取客戶,就是胡連的策略之一;過往,公司對客戶就是「不分等級,一視同仁」,而今即使已站穩腳步,也毫不排斥「小單客戶」,能接就接。

 

「賺錢之餘,還能分散風險。」對此策略,張子傑先從「防禦力」解釋,「如果某客戶占我們的營收兩成以上,對方一旦開口要求降價,假使我們不同意,就等於必須放棄一大塊市場。」接著他從「攻擊力」說明,當客戶夠多,胡連也能從利潤空間、未來潛力等角度評估,適度選擇,拼出對公司長期發展最有利的訂單組合。

 

線束結合控制器

線束結合控制器(攝影/陳睿緯)

 

 

線束結合控制器出貨

朝一階供應商前進

 

但光是做到分散客源還不夠,隨著中國市場競爭愈趨激烈,早在二○二一年年報,胡連就把「電子大廠與中國地區性小廠加入競爭」列為未來威脅,當時年報中載明的應對方法,是「建構線束開發、生產團隊,以及高頻、高壓零件開發能量」。胡連內部解釋,雖然做連接器的廠商只會愈來愈多,但能做垂直整合、一條龍服務的廠商很少,這就是胡連未來的突圍關鍵。

 

去年,胡連併購汽車零件廠上河工業,便是為了接手其線束廠,擴大胡連產能,朝垂直整合邁出一大步。

 

汽車零組件的產業生態中,胡連所屬的連接器廠被歸類在二階(Tier 2) 供應商角色,而線束廠則是一階(Tier 1)供應商。過往,胡連是將連接器端子出貨給一階供應商客戶製成線束成品,接著才交貨給車廠,近兩年則逐漸改變銷售模式,以「線束結合控制器」的模式打包出貨,朝著晉升至「一階」的方向前進。

 

  • Tier 1 :在汽車供應鏈中,Tier 1具備話語權,可直接面對車廠,偕同開發設計,關係緊密,並將所需零組件發包給Tier 2生產;Tier 3則是零組件的原料提供者。

 

業界分析,躋身一階供應商就能掌握更多「制定規格」的話語權,也有機會取得更有利的訂價權,從而確保、甚至拉高產品毛利率。而相對於業界看法,張子雄對垂直整合的效益仍然先從「防禦」角度出發,「綁在一起販售,不是只做單個連接器的生意,也就不容易被客戶汰換掉啦!」他說。

 

胡連新的打包銷售模式,已取得美國鏟雪車、歐洲比雅久機車線束訂單,另外也已有中國汽車自主品牌表達興趣。而線束產品占整體營收比率,也有望從今年的六%到明年突破一成。

 

不過,即使對激烈競爭態勢有所準備,在同業眼中,高度仰賴中國市場的胡連,仍須積極開拓其他地區市場,才能進一步淡化中國車市波動對公司的業績影響。對於一路用心維繫利潤空間的張子雄來說,這部分,或許就是下一步必須積極建立的「防禦工事」。

 

胡連精密

延伸閱讀
2024年「月月配」全攻略!00878、00919...想躺平提早退休,股海老牛推薦2種組合安心領息
2024年「月月配」全攻略!00878、00919...想躺平提早退休,股海老牛推薦2種組合安心領息

2024-01-02

「退休生活沒想像中美好」不光是為了錢,退休後3個人有1個回去工作,60歲他們都做哪些工作?
「退休生活沒想像中美好」不光是為了錢,退休後3個人有1個回去工作,60歲他們都做哪些工作?

2024-01-02

下山膝蓋痛?50歲後必學「下坡4個技巧」:這樣走路不傷膝蓋,66歲退休阿伯半年改善腰痛
下山膝蓋痛?50歲後必學「下坡4個技巧」:這樣走路不傷膝蓋,66歲退休阿伯半年改善腰痛

2023-12-29

中高齡退休想繼續工作?政府發錢了!最高領6萬,須符合哪些資格、門檻一次看...雇主、勞工都有份
中高齡退休想繼續工作?政府發錢了!最高領6萬,須符合哪些資格、門檻一次看...雇主、勞工都有份

2023-12-27

退休每月多少錢夠?專家揭露數字,除了勞保、勞退…靠3條件再領「第三筆退休金」:1年領1次
退休每月多少錢夠?專家揭露數字,除了勞保、勞退…靠3條件再領「第三筆退休金」:1年領1次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