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最後悔的事」是什麼?
首先要請大家看的是,選擇繼續受雇的人,在退休前都做了哪些「準備」〔圖表6-20〕?
前面已經看過關於退位前「準備不足」的數據,所以在這裡大家可能不會覺得太驚訝,不過還是有36.7%的人「沒有特別做任何準備」。換言之,選擇繼續受雇的人當中,有將近4成完全沒有做這方面的「準備」,就這樣直接退休。這應該也可以算是中高齡員工喪失自走力所導致的結果。
另外,雖然幾個比較重要的準備,例如「改變對工作的想法」、「和家人討論」等,排名都在前幾位,但是每一項的比例都只有將近3成左右,等於剩餘的7成完全疏於這方面的準備。
假設不需要為退休特別做任何準備,當然也就沒有必要把它當成問題拿來討論。但是實際上似乎不是這樣。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準備不足」所帶來的各種「遺憾」。
〔圖表6-21〕是後悔「早知道退休前應該準備好」的事情。
很有意思的是,當中比例最高的,竟然是「針對退休後的生活和家人討論」。由此可以推測,退休之後,家人之間彼此的瞭解落差也會跟著被搬上檯面,導致出現現實衝擊。因此,針對退休後所做的實際職涯預覽(RCP),最好應該和家人一起進行。
「打算再工作幾年?」
「收入會減少多少?」
「父母的照護問題打算如何安排?」
「可以拿到多少退休金?」
「房貸還剩多少沒有償還?」
「閒暇時想做些什麼?」
許多即將面臨退位的人,之所以不願意事先和家人討論這些問題,可能是因為不想讓家人知道「年收入將大幅減少」的事實。一方面可能是不想讓家人為錢煩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在家人面前的虛榮心和自尊心作祟。不過實際上,事後才得知狀況出現巨變,對家人來說衝擊更大,造成家人之間的感情出現裂痕。這或許就是「後悔沒有跟家人討論」的比例為什麼最高的原因。為了不重蹈前輩們的覆轍,記得一定要針對包含收入在內的退休計畫,事先明確地和家人討論。
延伸閱讀:
認真工作到50歲我連存500萬都難,怎麼網上30歲年輕人隨便就能投資賠幾百萬?關於財富你要懂3件事
如果不再為錢工作,你的消費方式會怎樣改變?46歲財務自由提早退休,她道出不工作後的人生觀察
為什麼退休之後會後悔自己「專業不足」?
另一個重點是排名第2和第3的「專業度」。為什麼退休的人會後悔「早知道就更拓展/加深自己的專業」呢?仔細想想可能會覺得匪夷所思,不過這也可能是因為以下的原因。如同〔圖表6-17〕所示,有近3成的人會考慮在退休後「轉換跑道」或「創業」。
由於「說不定自己以後也能獲得升遷」這種「日本型雇用中的利誘因子」,對繼續受雇的人已經失去作用,因為才會有不少人考慮趁著退休的機會「改變職場或工作」。就在這個時候,中高齡員工才第一次意識到「自我能力」的缺乏。40多年的辛苦努力,就算為眼前的工作拚了老命,所得到的知識和能力,也幾乎很難直接運用在「公司以外的地方」。
「早知道就去考證照,讓自己有多一點選擇可以轉換跑道……」
「早知道就多累積一些其他領域的工作經驗,現在也方便自己創業……」
要想避免這些後悔,還是必須透過跨界學習才行。因此,各位不妨別把自己局限在公司裡,而是在「本業」和「本業以外」多多嘗試,增加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深度。
籠罩中高齡期的「迷霧」頓時消散
以上介紹了退休後繼續受雇的人會面臨到的「現實」。退位也好,繼續受雇也好,基本上都會遭遇許多嚴峻的未來,因此有人或許會感到絕望。
不過,其實完全不需要感到悲觀。這一點就是新進員工不可缺少的實際工作預覽(RJP),和有助於中高齡員工的實際職涯預覽(RCP)兩者之間關鍵性的差異。實際工作預覽(RJP)的重點在於幫助新進員工瞭解進入公司之後可能會面臨到的現實問題,藉此先做好心理準備。相對的,實際職涯預覽(RCP)能夠透過事先預知將來的衝擊,一步一步確實地改變現在自己的行動和思考。換言之,面對將來總有一天會面臨到的現實,自己也能改變它,而不再只是咬緊牙關地接受和忍耐。
最後,讓我們用稍微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另一個數據。〔圖表6-22〕是退休後繼續受雇後的「感受」。相較於「提不起幹勁」、「無法接受薪資減少」等負面感受,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二的「壓力不再,心情變輕鬆了」的正面轉變。這表示,原本籠罩中高齡的「憂鬱」已逐漸消散。由此可知,「退休後繼續受雇」這樣的職涯轉變,可以讓上班族從「日本型雇用的魔咒」中獲得釋放。
作者簡介
石山恒貴 Nobutaka Ishiyama
法政大學研究所政策創造研究系教授。一橋大學社會學院畢業,產業能率大學研究所經營情報學研究系經營情報學專攻碩士課程修畢,法政大學研究所政策創造研究系政策創造專攻博士後期課程修畢、博士(政策學)。
PERSOL企管顧問公司
「PERSOL」集團中的智庫管理顧問公司,負責調查研究、組織人事諮商、人才管理系統、員工進修的提供與實施,協助員工與組織的持續成長。
本文摘自春天出版社出版《職業生涯不留遺憾的40歲後的工作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