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獨家專訪》「4%超完美退休法則」30年不敗金律發明人最新詮釋:打敗通膨怪獸、安心現金流教戰

獨家專訪》「4%超完美退休法則」30年不敗金律發明人最新詮釋:打敗通膨怪獸、安心現金流教戰

黃偉柏

理財

達志勿轉

1405期

2023-11-22 09:04

(今周刊1405)

他用一篇報告,畫下了一道名為「4%法則」的標準界線,這條界線,影響了將近30年的退休理財規畫思惟,在通膨陰影仍在、美國利率居高的環境下,這位退休理財教父提出忠告:這可能是最糟糕的退休時刻,但也是最棒的理財時機。

11月14日,美國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3.2%的年增率不僅低於外界原先預期的3.3%,也明顯低於9月的3.7%,從數字來看,通膨情況正在改善;「不過,現在還不到斷言通膨結束的時候……。」威廉.班根(William P. Bengen)這麼說。

 

威廉.班根是誰?他不是什麼經濟大師,也不是縱橫華爾街的投資大戶,然而在退休理財的世界裡,他的意見,動見觀瞻。

 

29年前的1994年,他用一篇名為「從歷史數據決定提領率」的學術研究報告,撼動了整個退休理財的思惟;這篇報告的結論,日後被簡稱為「4%法則」,將近30年來,這個法則廣被各界運用、延伸,堪稱是退休理財領域的經典金律。

 

  • 4%法則:在退休前打造一個適當的資產配置組合,並於退休後,每年從資產組合中固定提領「4%」資金作為生活費。這麼做,至少可維持30年的退休生活無虞。

 

所謂「4%」,是指在退休前打造一個適當的投資組合,並於退休後每年固定從中提領4%支應生活,依據班根的計算,這麼做至少可維持30年、單純「以錢賺錢」的退休生活。反過來想,若你還沒退休,也可利用這項法則推算要努力準備的退休金,只要將預計退休後每年的支出金額除以4%,就能算出你在退休前必須存到的退休金目標數字。

 

事實上,至今國內不少金融機構在對各年齡層進行退休理財規畫建議時,仍是以4%法則作為退休金目標的計算基礎;此外,近年在全球掀起熱潮、代表「財務獨立、提早退休(Financial Independence,Retire Early)的「FIRE運動」,主要推動者、加拿大知名理財專家「錢鬍子先生」(Mr. Money Moustache)也曾表示,自己的財務自由之路,就是依循4%法則所鋪陳。

 

「我本來也一直對這個法則很有信心,直到……,」在聯準會公布最新的通膨率數字後,班根接受本刊專訪,意外的是,這位4%法則發明人,連自己都開始對他當年劃定的這條金律有了某些動搖:「直到,我們進入了高通膨時代!」他說。

 

關於高通膨、高利率年代的退休理財應變,班根就是從通膨開始談起。

 

「相較於一年前,通膨數據已經有了明顯改善,但我仍不確定通膨是否會再次惡化,」班根忍不住提出他的擔憂:「對於仰賴投資理財支應退休金的人來說,現在,確實是個艱難時刻。」

 

 

退休理財教父提五大應變

 

退休理財

 

調查》全球都怕通膨  64%台人視為大敵

 

他的擔心,呼應了台灣理財族的當下心境。今年六月,歐洲重量級資產管理公司法盛投資(Natixis)發布了調查報告,這份橫跨23個經濟體的調查顯示,全球投資者有58%擔心通膨衝擊,其中,台灣受訪者更有高達64%的比率,把通膨視為影響投資理財的頭號大敵。

 

稍早之前,美國聯準會每年5月例行公布的「居民經濟幸福感調查」結果則顯示,認為「退休儲蓄符合進度規畫」的比率,從前1年的4成驟降到31%,而影響投資的「主要財務挑戰」,33%受訪者的選擇就是「通貨膨脹」,比率居冠。

 

至於班根強調「現在是退休族的艱難時刻」,則更像是一句略帶失望情緒的告白,因為在1994年提出4%法則時,他的研究基礎,就是用「某人在最糟糕時刻退休」的極端情境作為假設。這個超級保守的假設前提,是他30年來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始終都對研究結果深具信心的原因,「但我現在無法確定,另一個新的『最糟糕退休時刻』是不是正在出現。」他略帶無奈地說。

 

事實上,今年76歲的班根並非財務背景出身,他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我學的是航太工程,本來一心希望去探測火星、金星,」在1973年,他還曾與其他兩位作者共同寫過一本《先進火箭模型技術》的專業書籍,目前在博客來書店查到的售價是2850元新台幣,「但顯然,我探索太空未知領域的幻想最終還是破滅了。」班根打趣地說。

 

雖然探索太空的幻想破滅,但他卻利用高深理工訓練出的數據分析能力,解答了困擾普羅大眾的退休金準備難題。畢業後,班根先是回到家族經營的飲料裝瓶生意,幾年後結束經營,「手上忽然多了一大筆錢,本打算找財務顧問幫忙管理,後來想想,為何不自己學習財富管理、打理資產?」就這樣,他用工程學的技巧搭配電腦數據分析,「算」出各種理財問題解方,並且成立了「班根財務顧問公司」。

 

在投入財富管理領域後,班根也在1990年取得了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畫師)資格,還在2006年出版了《退休投資組合保護手冊》一書,這本書目前在亞馬遜書店的售價只有17美元,遠遠不如當年那本關於火箭技術的著作……。不過,若論對世人的影響,他在理財領域的鑽研,顯然是比太空科學成功得多。

 

那是在他46歲的那年,「一位與我差不多年齡的客戶忽然問我:如何確保30年後退休金仍不虞匱乏?」班根回憶,在建立了許多分析模型後,他決定以「最慘退休年」作為計算結果──「在1968年10月退休的人,都歷經了一場可怕的完美風暴,當時股市表現不好、通膨率極高。」幾經計算,經典的4%法則就這麼誕生了。

 

4%法則20年實證

 

善用債券甜蜜點為退休加值, 95%國人恐仍無感?

 

4%法則還管用?  微降提領率應戰

 

「其實『4%法則』是媒體下的簡化標題,我一開始算出來的數字,是4.15%……,」到了2006年,他又將這個比率上修至4.7%。班根曾說,「我最害怕的投資理財建議,就是『買進之後一路持有』。」因為,無論法則怎麼說,終究須根據市場變化來與時俱進適度調整。如今,似乎又到了他認為必須微調法則的時刻了。

 

「退休時刻的好或壞,取決兩個要素,」這位退休理財教父,開始解釋基於長期數據研究的結果。兩個要素,分別是退休時的通膨率及股市評價水位(席勒本益比)。而之所以認為現在可能是最壞的退休時機,問題就在於兩大因素中的通膨,「高通膨,是退休者無法忽視的重大威脅!」他說。

 

班根認為,高通膨環境下,恐會使你退休初期的生活支出提高、減少了投資組合的期初本金,以至於影響未來退休金的滾錢能力,長期下來,影響巨大。「投資組合內的本金減少得愈多,未來能繼續創造的收益就會愈少;幾年下來,對退休生活的支撐也就愈少。」他曾形容,若在退休初期就因過度消費,造成投資本金明顯減少,「這就像是……,你正在創造自己的熊市。」

 

假如不想太快消耗本金,該怎麼辦?一開始,班根僅提出一句建議:「現階段,只能先請退休族盡一切可能保存自己的儲蓄,每年從退休組合提領的金額須盡量保守。」但隨後他又很快補充了一個更具體的建議,對於在去年退休的族群,「保險起見,我可能會把提領率下調0.2個百分點,」已於2013年正式退休的他,用自己最新版本的研究結果舉例,就是「從4.7%降到4.5%。」

 

下降0.2個百分點,代表退休族必須稍稍地縮衣節食;而對於正在準備退休金的理財族來說,若用4%法則反推計算退休金目標,循著數學公式,也代表著「必須上修退休金目標」。不過,雖然通膨情勢可能營造一個「最糟的退休時刻」,但班根話鋒一轉,強調現階段的整體環境,也是他鑽研長期數據所看到的一個罕見特例:一個有利於投資組合快速升級的大好環境。

 

高通膨時期,迫使退休族的生活支出增加;對此,班根認為,去年的市場 情況並不會比1968年時糟糕。

高通膨時期,迫使退休族的生活支出增加;對此,班根認為,去年的市場情況並不會比1968年時糟糕。(圖/達志)

 

調整股債比》股票占55%最佳

 

關於這點,班根先從「4%法則進化史」談起。1992年的最初版本研究結果,是以「美國大型股加上中期債券」來配置,股票比重約落在45%至65%之間,因而得出4.15%的退休金提領率。後來,隨著金融商品多元化,班根開始納入更多類型資產,「進一步加入了中型股、小型股,以及1年內到期的短期美國政府債券等。」

 

其中,能讓他在2006年將4%比率調高到4.7%的關鍵,就是小型股的貢獻,「我的計算是,小型股的長期報酬率比大型股高了約2%,且價格波動與大盤的相關性不強。因此,小型股的確能對資產組合有效補強。」

 

在股債配置比率上,他認為最佳的股票比率應為55%至60%之間,這當然也是精密計算後的結果:「若股票比率少於55%,投資組合恐怕很難產生足夠的績效回報;相對的,如果股票比率高於60%,又會因為承擔了較高的風險,因而降低整體報酬率。」此外,根據計算,班根強調即使納入更多的資產類型,「算出來的結果也不會差距太大,因為各類資產所貢獻的邊際效應會逐漸遞減。」

 

透過這段進化史,班根一方面提出了股債配置的具體建議,另方面,也強調隨著環境更迭,各類商品的功能與意義,都有與時俱進地變化,例如,債券。

 

談比特幣投資:

 

重新看債券》收益率4%  甜蜜點到了

 

在此之前,其實這位退休理財大師並不認為債券對整體退休金組合有多大的貢獻。班根曾說,「固定收益資產對退休金沒有太多的加分作用。它的功能,多半只在於降低股市的波動風險而已。」如今,他卻改口了。

 

「相較於過去兩次熊市,這次熊市,對我而言是『舒服』的,因為現在能將現金投資於收益率為4%的標的。」班根表示,「如果你能用便宜的價格,買到配息水準較高的投資商品,根本不用擔心未來這個商品的價格波動。」

 

作為「用數據說話」的信徒,班根所謂的兩次熊市,指的是在美國政府定義中的近兩次景氣衰退期間,2007年底到2009年6月的「金融海嘯」,與2020年2月到4月的「新冠疫情」,對比聯準會在這兩段期間的利率調整動作,不僅將利率調降到0%至0.25%的最低水準,更實施了量化寬鬆。

 

降息與量化寬鬆所帶來的豐沛資金,雖然有利於股市後續上漲,但作為退休族,「你其實會擔心股市本益比太高,擔心未來會有重大修正……。我可以很負責地這麼說,因為我的心情就是這樣。」不僅擔心股市會修正,在前兩次的熊市中,「我也找不到其他的應對方法,因為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債券能提供的收益率實在太有限了。」

 

然而,時間來到2022年3月,聯準會政策轉向了。為對抗通膨,開始實施激烈升息。至今年11月,不到兩年時間,聯邦利率即被調升21碼。對債券市場來說,投資的甜蜜點已經出現。

 

這是一個重要的提醒,因為在長期低利率的環境下,理財族恐怕已經忘記「低價買進高息債券」所帶來的優勢。在法盛投資於六月公布的調查中,有一項略微艱深的考題:你是否知道升息對債券的影響?問卷提供了5個可複選的選項,其中包含兩個正確答案:債券價格下跌、新債的收益率將會提升。

 

考試結果,在台灣,僅有五%受訪者能夠通過考驗,單獨勾選到這兩個正確答案,這代表仍有95%的國人可能忽略債券投資的大好甜蜜點;此外,台灣另有18%受訪者在這題乾脆選擇了「不知道」。不過,台灣理財族仍應感到驕傲,因為在這份跨越23個經濟體、涵蓋8550位富裕投資人調查中,僅有2%有錢人能夠完全答對這道測驗,而台灣的5%正確答題率,竟然已是各國之冠。

 

在報告中,法盛以「不幸」來形容理財族對當前債券投資機會的無感或錯認,認為這是「缺乏債券知識」的結果。而終於改變對債券觀感的班根,則是用相對逗趣的說法來提醒退休理財族,「我雖然不敢斷言通膨已經結束,但我認為,每個退休族現在都應該寫一封感謝信,感謝聯準會主席鮑爾快速升息打擊通膨……。現在,你可以輕易從政府債務(指公債)中賺取可觀的收入。」

 

談退休哲學:

 

高息股意義》讓你在下跌時不恐慌亂殺

 

說到穩定收益,除了債券資產外,近年來高配息率的基金或股票,成了許多投資人的熱門之選。那麼,對班根這位退休理財大神來說,買高息股會是一項好選擇嗎?

 

對此,班根認為,在退休族的投資組合內配置高息股,主要有兩個優點,首先「它能讓你在多數資產價格下跌時,仍能提供現金流收入支撐你的日常所需。」換言之,也就降低你從退休資金池裡提領本金的需求。而這個特質,又衍生出高息股之於退休族的另一優點:「在市場不佳時,它能防止你在錯誤時間、因驚慌失措而亂殺股票。」

 

換個方式理解,在「4%法則」的實踐上,假設整體投資組合產生的總報酬一部分來自資本增值、另一部分可能來自股息或利息,不論它們來自哪裡,都會是投資人退休金的提領來源,「高配息股票與其他個股,本質上的意義沒差。」班根說,兩者差異,在於高息股能讓你在風險來臨時更加安心。

 

今年9月,富達發布了一份關於4%法則的研究報告,用「股6債4」的投資組合,一路計算1994年至2013年來,每一年退休者所面臨的情境,以及這群退休者採用4%法則的10年成果;數據顯示,20年中有多達17年的退休族,10年後的資金規模會比退休初期更大,等於實證了4%法則的威力。

 

但這份報告也發現了班根對「退休時機」念茲在茲的原因,因為,同樣的本金、同樣的配置、同樣是退休10年,2012年退休族經過10年下來的資產,會比2000年退休者多出1倍以上。如果必須在「最糟時刻」退休,又該怎麼辦?富達的建議與班根異曲同工:日常開銷可盡量以高配息股票、基金或債券的配息收入來支付,這意味著當資產價格下跌時,無須實際出售資產,藉此盡可能保留手中的資產部位,靜待市場回升。

 

整體而言,這位退休理財教父並未恐嚇退休族必須咬牙節省開支,雖然他認為通膨是退休理財的一大挑戰,但僅須微調退休金的固定提領比率、善用高配息資產的固定收益即可因應。相反的,他更鼓勵理財族應該善用好不容易等到的高利率環境,把握當下「輕鬆買到四%收益率資產」的難得機會,建構更具韌性的投資組合。

 

「如果我現在40歲,我至少會把收入的10%用來建構投資組合。而且,或許百分之百都會投入股票型資產,賺取更高的報酬。」採訪末段,班根提醒相對年輕的族群,應該用更積極的心態面對退休準備,不只是投資理財層面,「你也要開始培養一些想要積極參與的事物或喜好,並且,在你正式退休前,能為這些退休後的生活重心打下基礎。」退休理財大師在經過10年的一段退休生活後,儼然有了更完整的退休準備建議了。

 

延伸閱讀
幸福熟齡論壇/太晚儲蓄、太早退休…退休理財多數人都做錯的幾件事!人生下半場富足3大關鍵
幸福熟齡論壇/太晚儲蓄、太早退休…退休理財多數人都做錯的幾件事!人生下半場富足3大關鍵

2023-10-11

退休大計》讓歐洲央行示警、美國拜登憂心的新難題  減碳反讓物價飆 退休理財如何戰勝「綠通膨」?
退休大計》讓歐洲央行示警、美國拜登憂心的新難題 減碳反讓物價飆 退休理財如何戰勝「綠通膨」?

2023-06-07

退休理財大調查》77%自認  退休準備達陣率不到5成! 青年派、中壯族必看 20年存千萬退休  專家教戰
退休理財大調查》77%自認 退休準備達陣率不到5成! 青年派、中壯族必看 20年存千萬退休 專家教戰

2022-10-12

退休理財善用這2點,提高20%年金、再享股息退稅
退休理財善用這2點,提高20%年金、再享股息退稅

2022-10-12

做股債配置抗跌,一文快速了解:台股規模最大的債券ETF「00772B」,月配息免手續費的小撇步
做股債配置抗跌,一文快速了解:台股規模最大的債券ETF「00772B」,月配息免手續費的小撇步

20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