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作者99啪原為公職人員,2017年出書分享投資心得《沒有18% 我靠股票打造自己的鐵飯碗》,鼓勵大家要有危機意識,「自己的退休金自己救」,獲得廣大回響。2018年累積資產達到預設目標後,便毅然離開公職,轉為專職投資人。
隨後經歷多次股災洗禮,諸如2018年中美貿易大戰、2020年肺炎疫情及2022年通膨危機、聯準會暴力升息等,雖然市場波動劇烈,但他藉由後來發展的「動態資產配置」,打造攻守兼備的投資組合,即使離開職場後,資產仍可以穩健成長。
本書是他睽違多年的最新力作,也是他通過嚴峻環境考驗、證實省時有效的投資心法與實戰經驗分享。
年金制度勢必改革「多繳、晚退、少領」,靠自己才有保障
財務規畫最重要的就是要先設定一個具體目標,這樣才有明確的方向與動力。
所以第一步要先討論退休目標該如何設定,也就是退休金該如何設定與規畫。
或許有人會問,未來政府的各種退休年金是否能納入規畫?這部分可以討論的議題很多,簡單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國家的退休制度分為「確定提撥制」和「確定給付制」,目前的年金制度大多是採取「確定給付制」(勞退新制、私校退撫除外),不過因為台灣人口持續老化、少子化,未來繳付的人愈來愈少,領取的人卻不斷增加,所以年金勢必無法永續經營,只會不斷縮水。
雖然這些財務缺口可以靠政府撥補預算來延長時間,但國家預算畢竟有限,長期來看,終究很難抵擋這個趨勢,未來遲早都會面臨改革,也就是對於政府的各種退休金,大家可能都要面臨「多繳、晚退、少領」的改革。因此,這張未來的退休支票勢必縮水,如果你離退休年齡還很遠,就不要抱有太樂觀的期待。
至於「確定提撥制」屬於個人專戶,沒有破產危機,領多少取決於最後的提撥金額和投資報酬率。然而問題在於,政府過去操盤的績效偏低,主要受限於法規及操作策略,假如這部分不進行改革,那麼未來能領到退休金額的預期也要降低。
因此,目前的退休制度都存在不少問題,而未來還有很多變數,除非你已經符合領取資格或者距離退休年齡不遠,不然我認為應該保守一點,不必將這部分納入未來規畫中,先靠自己準備,才是最有保障的一條路,這也是我的個人經驗談。
退休金1500萬夠用嗎?如何設定退休目標
那麼該如何設定目標呢?前面說過,投資最重要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防守部分,要對抗通膨,維持現金的購買力;二是進攻部分,讓資產能穩健成長。
如果套用到退休目標,就是希望退休後能維持原本退休金的購買力,不會隨著通膨而縮水;另一方面,退休投資組合還能穩健成長,所產生的收入能夠提供日常生活花費所需。
舉例來說,假設你退休後擁有1,500萬元的投資組合,每年可以產生6%的收益,這樣就有90萬元的收入。
假設每年通膨是2%,其中2%的收益30萬元就能夠抵抗通膨,維持我們的購買力,剩下的4%收益60萬元則能支應日常生活所需,平均計算下來,相當於每個月有5萬元的被動收入,這樣就算是很不錯的退休組合。
當然,投資報酬是不穩定的,不會每年都是固定6%,可能有時高、有時低,甚至可能面臨虧損,這時就要再加上一個穩定的要求,也就是降低投資波動,績效不能大起大落,獲利才會更穩定。
高通膨時代,「4%法則」已不夠用
至於退休的目標及提領比率該如何設定呢?1994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退休財務顧問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提出著名的「4%法則」,指的是如果退休後持續做好投資規畫(例如股債各半),並且每年只提領其中的4%資金作為生活費,如此便可安心退休至少30年,不必害怕花光老本。
這項根據來自班根研究美國1926至1992年間股票與債券的表現,發現只要退休投資組合中有長期配置50%以上的股票,即使每年提領其中的4%,而且隨通膨增加,也有高達95%的機率至少可以維持30年。
因為4%是生活費,倒推回來,本金就是生活費的25倍。因此如果退休時能存夠25年的生活費,就可以每年提領4%,並且隨通膨做調整。
比如你準備好1,500萬元的退休資產,並且進行適當的投資組合,以4%法則換算,等於你每年可以提領60萬元作為生活費,相當於每個月有5萬元。
不過現代退休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過去的經驗能否複製?這就和之前講的傳統資產配置所面臨的風險一樣,過去40多年來,我們身處在長期降息的大環境,也帶來多數資產價格的大幅上漲。
但聯準會已經打破過去四十年來不斷降息的週期與趨勢,而且這種改變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很難期待債券還能繳出和過去一樣穩定的報酬,同時股票等各項投資標的報酬率也會跟著降低。
另一方面,隨著通膨高漲,退休族面臨物價上升,被迫支出更多的生活費,甚至可能入不敷出,這些都是傳統4%法則所面臨的挑戰。
而班根也注意到這個現象,所以他後來重新研究,將美國1968年曾歷經停滯性通膨、股市低迷的最糟狀況納入模擬,並且推翻原先的說法,推出全新的「4.5%法則」。
乍聽之下或許覺得奇怪,為何新的法則反而讓每年的提領率從4%變成4.5%?主要就是為了因應物價上漲而提高提領比例,並且可隨通膨調整,以保障退休族的生活水準。
但同時為了配合提領率的提高,班根改變了資產配置的做法。原本採取至少股債各半的規畫,並且是美國大型股與中期公債各五成的搭配,現在改成30%美國大型股、20%美國小型股和50%美國中期公債的比重。
新的做法加入了預期回報較高的小型股,希望藉此提高投資組合的報酬。根據班根的研究,這樣的配置長期年化報酬約7%,可支持4.5%的提領率。
傳統4%法則 50年後成功機率僅剩8.6%
不過先鋒基金公司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因為無論是4%或者4.5%,前面這些研究的前提最大的盲點,都是假設美國人在60歲屆齡退休後30年內的狀況來回測。
但隨著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增加,很多新世代的人更傾向於規畫提早退休,所以退休後預設時間長度可能要拉長到50年才行,當退休提領的時間一拉長,就可能出現更多的意外與變數。
根據他們的研究顯示,4%法則若維持在30年內,成功退休的機率有82%;若拉長到50年,就只剩下36%。因此如果認為過去的回測可以套用到現代,那是太過樂觀的看法。
另外,當初的研究是假設投資報酬等於市場指數的回報,並未考慮到投資費用,但現實投資都是有成本的。根據統計,如果投資費用為0.2%,成功機率會再降為28.8%;如果費用為1%,則成功機率會再降至8.6%。
還有,當初的投資範圍僅限美國國內資產,沒有更多元分散的投資組合,以及固定不具彈性的提領比例,這些問題都會導致最後成功退休的機率大幅降低。
進化版「4%法則」:動態提領 退休金50年都夠用
有鑑於此,先鋒公司認為,以上這些退休法則需要更多的調整。根據他們的研究顯示,如果退休族採取以下這些策略做調整,比較能夠因應未來的退休挑戰。
首先,他們假設退休後的投資組合是股債各半,但提領年限則拉長到50年,並分成四種不同的投資組合來比較。
A投資組合是假設退休後的股票投資區域只有美股,投資費用為1%、提領方式是固定比率,這樣的安全提領率只有2.6% 。
B投資組合是假設股票投資區域加入國際股,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提領率可以提高到2.8%。
C投資組合是假設投資費用從1%降為0.2%、其餘條件不變,提領率可再提高到3.3%。
D投資組合是假設提領方式不是固定比率,而是每年採取「動態提領」,這樣提領率可以提高到4%。
所謂的「動態提領」是指每年提領比率是浮動的,花費有一個上下限,介於提領率4%的-1.5%至5%之間,並且依當年股市投資報酬狀況,作為明年花費的規畫。
舉例來說,假設小明原本每年提領生活費60萬元,因為他今年的投資報酬很好,高於原先設定的目標,那麼明年的花費就可以多一點,但也不能多於原本提領金額的5%上限,也就是63萬元。
但如果他今年的報酬不佳,甚至虧損,明年就該少花一點,但也不要低於原本提領金額的1.5%下限,也就是59萬1千元。同時他應該投入更多錢到股市,因為這時通常代表市場基期較低,可以累積更多單位。
經過以上的調整,未來退休的提領率才能保持在4%。經過統計,有高達85%以上的機率至少能維持50年。
新時代退休規畫要有新思維
總結來說,現代人的退休規畫要有新的思維。但應該如何調整呢?
首先,隨著新時代的來臨,未來各種資產的預期報酬要跟著調降,尤其是債券,不能以過去的歷史來推算未來的表現。
其次,提領率只是一個概念,不管最後研究結果是多少,那都是從過去歷史數據得來的結論,未來可能有變數,所以退休後還是要保守估算。
當然,提領率愈低,未來退休成功的機率也就愈高。但如果預設過於保守,就會因此犧牲未來退休的生活品質或延長準備退休的時間。所以規畫退休時,還是要在風險與報酬中取得平衡。
至於傳統提領率4%是否可行,我認為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就像之前的研究報告結果,必須進行優化調整。
比如使用低成本的ETF作為投資工具、採取動態的提領方式、降低投資費用,還要多元布局,包含國際股、小型股等,而這些多元布局的調整,其實也是第四章所強調的重點,比如投資組合要納入國際股或小型股的曝險等等,只不過我們還更進一步增加研究報告內容中所沒有的動態資產配置,因為資產配置的動態調整能對沖傳統投資組合的系統性風險,可以進一步提高回報、降低風險。
如果你的投資組合有參考上述內容進行規畫或調整,相信就能再提高未來退休投資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作者簡介_99啪
曾任公職,投資經歷逾16年,年領百萬現金流,40歲財務自由辭職,現為專職投資人、「99啪的財經筆記」版主、財經作家、講師。
在投資過程中使用過很多方法,後來專注研究動能投資及動態資產配置,因為這種方法更能有效管理風險,讓資產穩健成長,創造穩定現金流,同時結合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優勢,也是投資效益最高的策略!
希望透過自身經驗分享,幫助讀者一起打造更穩健高效的資產成長計畫,早日達成財務目標,享受更富足的人生。著有《沒有18% 我靠股票打造自己的鐵飯碗》。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社《動能致富:每月2分鐘,創造超額報酬!99啪教你活用動態資產配置,打造最高效投資組合》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