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今(10/11)日舉辦第七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日本東京大學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機構客座教授秋山弘子,分享在長壽社會發展趨勢下,如何因應人生百年的新時代。
2023幸福熟齡論壇今天登場,以「夢想‧富足 熟齡生活提案」為主軸,規劃「銀髮職場」、「退休理財」、「智慧照護」、「健康樂活」四大議題。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在致詞時提到,台灣僅花7年就從高齡社會進入超高齡,勢將衝擊政府、企業、社區、家庭、個人,無論食衣住行、醫療、資產,各層面都無可閃躲。
就職場來說,在高齡、少子化夾擊下,人力短缺的問題將越來越嚴重,但台灣65歲以上的高齡勞參率卻長期低落。以2022年各國高齡勞參率來看,美國為19%、新加坡25%、日本32%、韓國37%,台灣則僅9.65%,只有上述4國平均值的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現在是一個長壽的社會,許多人在65歲之後依舊保持健康與活力,梁永煌說:「選擇退休是一個美好的決定,但繼續留在職場也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說,面對既高齡、又長壽的台灣社會,選擇退休是一個美好的決定,但繼續留在職場也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許銘春:推動專法鼓勵高齡就業,助逾40萬人重返職場
勞動部長許銘春則表示,依國發會推估,台灣再過2年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就1位是65歲以上高齡者。隨著高齡人口增加,除了退休、養生、理財、追夢之外,持續活躍於職場,也是一個可能的選項。
勞動部推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2020年專法上路後,我國中高齡與高齡者勞動參與情形都有顯著的提升。勞工人口約增加30.4萬人,中高齡勞參率提升2.35%,其中65歲以上勞參率也增加0.79%,幫助逾40萬名中高齡與高齡者重返職場。
不過相較於日本、韓國,台灣仍有極大的努力空間,特別是我國55歲以上勞參率斷崖式驟降,相較亞洲鄰國都還有70%以上勞參率,台灣則不到60%。
為此,勞動部今年5月1日結合10個部會資源,針對不同年齡層規劃不同因應策略,包括修改更具彈性的勞動契約、開設高齡職訓專班等。在少子化、缺工缺才的時代,中高齡者勢必是未來勞動市場的主力軍,許銘春鼓勵中高齡者,將重返職場納入人生下半場的人生選項,營造精彩第二人生。
▲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在少子化、缺工缺才的時代,中高齡者是未來勞動市場的主力軍。
延伸閱讀:
秋山弘子:參與社會就業,高齡者發揮價值
日本是全球第一個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國家,東京大學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機構客座教授秋山弘子,追蹤調查日本高齡者生活樣態長達30年。她指出,日本人口從2008年開始下降,勞動力人口也逐漸減少,隨著高齡人口增加,造成沉重的扶養壓力。
「社會扶養比結構,從原本的『多對一』型態,到現在的『少對一』,最後會演變為『一對一』!」秋山弘子憂心道。
相對於此,日本高齡者卻有身體年輕化的趨勢,若以「一般步行速度」來檢視老化程度,可以發現25年來同齡者的步行速度驚人提升,「可見高齡者不僅長壽,也變得健康。」
秋山弘子在2010年提出的「長壽社會造鎮」社區實驗計畫,以東京的衛星城市——千葉縣柏市為根據地,導入「高齡者的社會參與就業企畫」,要讓高齡者成為地方的幫手。
距離東京都心車程約半小時的柏市約有40萬居民,多數人白天前往東京工作,晚間下班返家。但隨著日本「團塊世代」(日本戰後嬰兒潮)邁入退休,越來越多居民回到此地生活,他們仍健康有活力、具豐富經驗與技術,「很多人還想做些什麼,但又不知道該做什麼?」
「打高爾夫球、看電視、溜狗…持續過著這種生活,肌肉會逐漸衰弱,腦袋也會退化,我們還是希望長者能盡量出門活動。」秋山從大規模的訪談中,發現這群曾推動日本經濟飛騰的團塊世代,「最願意出門的理由還是『工作』!」但他們不願再像過去早出晚歸、擠地鐵到30~40公里遠的東京去上班,促使秋山開發在地工作機會。
計畫中包括各式各樣的職場與業種,如迷你蔬菜工廠、社區食堂、學童安親等,高齡者可選擇每週2到3天的工作模式,讓他們在顧及個人喜好、屬性下,選擇自己想要的工作。
第二人生就業,對生心理有正面影響
秋山弘子笑說,「許多人即使退休回到家鄉,還是想做以往在東京的位階工作,譬如以前是部長,就不想做部長級以下的工作。」但她總會勸慰這些熟齡者趁機「重新設定人生」,將退休後第二人生就業,視為嘗試完全不同事情的好機會。
例如休耕地開墾、種植蔬菜,或是協助食品廠協助採收等。而除了農場工作,有些工作則是延續長者過去的工作經驗,譬如媒合曾在機器人製造商工作的長者,讓他在安親班教授機器人課程。另外也有曾在大型商社工作,或長期外派紐約、倫敦的高齡者開設英語會話課,教授生活與商用英文。
這些年長者重返職場後,不僅人生更為活躍,也因為生活變得規律、活動量增加,對身心理健康方面都是正面影響。如今這項地方實驗已獲得政府支持,目前約有80處正在推動這些示範職場,朝高齡者「全體參與、終生參與回歸社會」的目標邁進。
秋山弘子不諱言,這項計畫在多方面仍面臨許多瓶頸,包括現行年金制度、雇用規範仍採用「人生五十年時代」的規劃,若不加以改變,反而會使重返職場的長者減少年金收入,降低他們參與社會的動能。
此外,企業也必須進行職務再設計,創造出「任何人都能工作」的就業環境,同時也要消除對高齡者的就業歧視與年齡歧視。而高齡者也必須與時併進,精進職場上的技術革新、跟上數位化腳步,提升自己的就業力等。
秋山強調,長期以來人類致力追求長壽,1980年代先進國家平均壽命已超過80歲,卻出現許多長期臥床的人,使得人們轉而追求「延長健康壽命」。
「但是人類只要健康活著,就夠了嗎?」秋山弘子說,高齡者在健康活著同時,也應與社會連結,以「人生百年」為目標規劃,持續學習、貢獻並樂在生活,讓生命越老越精彩!
10月11日09:00準時直播!【夢想‧富足 熟齡生活提案】第七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 精彩內容,邀請您一起線上參與!https://youtube.com/live/qdlUcJqysis?feature=share